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模拟临床常用的加药浓度,制备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同3种输液配伍的溶液,并测定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在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在5%葡萄糖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输液中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应引起重视。建议临床将注射用尿激酶与肝素钠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 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 ,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 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4种静脉用中草药注射液加入输液后所含不同粒径的微粒数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草药注射液对输液微粒的影响。方法模拟治疗常规的加药方法,制备几种常用中草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溶液,采用微粒检测仪检测其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输液中加入中草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结论中草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严重影响输液的质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郭冰 《中外医疗》2013,(36):19-20
目的 探讨观察头孢西丁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将头孢西丁钠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头孢西丁钠与以上输液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10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 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10度,25度,37度)条件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加入3种不同的输液中配成浓度均为1mg/ml的混合液,放置于不同温度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中两药的浓度,同时检查混合液的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上述混合液放置在4小时内,其溶液均澄明,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所含微粒数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配伍4小时内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生脉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与2种输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放置5 h,用HPLC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参皂苷Rg1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形状,测定不溶性微粒数目。结果:生脉注射液与2种输液配伍后,其外观无显著性改变;配伍后注射液中的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多;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1 h后人参皂苷Rg1含量明显下降,与0.9%NS 250 ml注射液配伍5 h内人参皂苷Rg1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与5%葡萄糖注射液相比,生脉注射液在0.9%NS注射液的稳定性更好,同时也适合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溶液,于室温密闭放置0、1、2、4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检查。结果在0~4h内,混合溶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本次实验考察的范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单建国 《当代医学》2011,17(20):23-24
目的观察三种中药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6h内≥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三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三种中药注射液与两种输液配伍后6h内≥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均有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对静脉注射液的要求。结论三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但配伍后的微粒数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英姿 《河北医学》2013,19(2):313-315
目的:对三种不同批号痰热清注射液输配伍液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伍操作,按照显微计数法(《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通过配伍实验,得出痰热清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GS)配伍后,会析出大量不溶性微粒,而且配伍液的浓度越高、放置的时间越长、析出的微粒就越多;但是与0.9%氯化钠(NS)注射液配伍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相对较少。结论:在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时,加入0.9%NC注射液可以稀释静脉滴注,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析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聚丙烯可立袋、非PVC复合膜软袋4种不同材质包装常用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配伍后Oh,4h,及通过输液器后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不同材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4种材质包装的常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输液显著增加,不同材质输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可大大减少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国内生产的抗生素类注射用无菌粉末和小容量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质量。方法用GW J-4型智能微粒检测仪按《中国药典》光阻法进行测定。结果293批次样品仅有1批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不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国产抗生素类注射用无菌粉末和小容量注射液不溶性微粒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皮下注射50%的甘油生理盐水15ml/kg,复制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注甘油后1,3,6,24,72h 的肾脏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肾衰初发期,肾小球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有改变,肾脏微血管中纤维蛋白形成,肾小球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足细胞)表面以及肾脏微血管内均覆盖无定形颗粒物质;肾衰维持期,除见上述小球和微血管改变更明显外,尚有典型的小管破裂和蛋白管型形成。这提示在家兔甘油性急性肾衰发生的早期,肾小球和无定形颗粒物质的作用可能比肾小管的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苏州市主要功能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 μm,PM10)、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PM5)、细颗粒物(粒径≤2.5μm,PM2.5)等4种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垂直分布特征、24h浓度变化,以及不同类型口罩对大气颗粒物的防护效果.方法 (1)在苏州市选取7个功能区,连续3d监测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2)选取一栋25层高的居民楼,分别检测第1、5、10、15、20、25层楼大气中TSP、PM10、PM5、PM2.5的浓度;(3)选取一监测点,每2h监测1次大气颗粒物浓度,连续测定3d,观察24h内颗粒物浓度变化;(4)分别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时尚型口罩、棉纱口罩、活性炭防尘口罩裹住采样头后监测4种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比较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效果.结果 (1)7个功能区PM2.5浓度均超标;(2)不同楼层间大气颗粒物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早晨和傍晚各出现1个小高峰,凌晨时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P<0.05);(4)4种口罩比较,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效果最好.结论 PM2.5是苏州地区主要大气颗粒污染物,4种大气颗粒污染物在凌晨浓度较高,在距地面75 m高的低空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无纺布医用口罩来防护大气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14.
已有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污染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联系。为更好地了解这一关系,对探讨颗粒物污染(PM10/PM2.5)与血糖水平相关性的研究展开系统综述。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检索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国内外关于颗粒物污染与血糖水平关系的研究,同时对参考文献也进行了追溯。共纳入15项研究,多数显示颗粒物污染与血糖水平的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具体的效应值有所不同。老年人群、女性人群和超重人群是可能的易感人群。目前关于颗粒物污染与血糖水平关系的研究数量仍较少,未来仍需大量研究基于个体水平的暴露数据,更精确地探索不同人群中颗粒物污染与血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o obtain the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s that could be used in health-based risk assessment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in China. Methods Me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literatures on air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in China and worldwide. Results For each health outcome from morbidity to mortality changes, the relative risks were estima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articulate matter increased to some certain units. Conclusion The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s recommended here can be further applied to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air particulate matter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溶媒、不同溶药方法及不同放置时间对粉剂抗生素类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灭菌)溶解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污染情况。方法将安灭菌(规格1.2g,30支)随机分为3组,每组10支。1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NS)10mL溶安灭菌1支,加入规格为100mL的NS中;2组用自带溶媒10mL溶安灭菌1支,加入规格为100mL的NS中;3组用自带溶媒10mL溶安灭菌1支后,用WzR-D951A型药用电子振荡器摇匀,充分溶解后加入规格为100mL的NS中。配伍后于5、30、60、120min时测定液体中不同直径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安灭菌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与溶剂选择、溶药方法和放置时间有关。结论配伍安灭菌最好选择自带溶媒并应用药物振荡器使之充分溶解,配伍后的溶液在5~60min为给药最佳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护理对策,可提高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long-term air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on the life expectancy and survival rate of Shanghai residents. Methods Epidemiology - based exposureresponse function was u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ttributable deaths to air particulate matter in Shanghai, and the effect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particulate matter on life expectancy and survival rate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life table of Shanghai residents in 1999. Results It was shown that in 1999, the long-term air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caused 1.34-1.69 years reduction of life expectancy and a decrease of survival rate for each age group of Shanghai resident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air particulate matter on life expectancy is substantial in Shanghai.  相似文献   

18.
大气颗粒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检测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 诱变性,获得阳性结果并有剂量效应关系,表明大气颗粒物中含有较强的有机致突变物。对进一步研 究空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以及大气污染的防护与治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