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瘦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过程中血超敏C反应蛋白(us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的变化。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并进行比较,与有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中usCRP、IL-6、LE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usCRP、IL-6、LEP水平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血usCRP和IL-6、LEP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反应强度与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两组空腹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同时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22.82±5.65) ng/L、( 18.92±5.35) mg/L、(13.14±4.27) 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8,5.71,4.99,均P <0.01).在T2DM组中TNF-α,IL-6和hs-CRP均与HOMA-IR呈正相关(t=0.55,0.62,0.69,均P<0.05).结论 TNF-α,IL-6和hs-CRP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T2DM)无视网膜病变(A组,40例)、T2DM合并视网膜病变(B组,40例)和正常人(C组,40例)泪液和血清IL-6的表达.结果 A、B组泪液IL-6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12.21±3.88) pg/ml、(18.86±6.56) pg/ml vs.(4.29±3.27) pg/ml](P<0.01),B组泪液IL-6表达量高于A组(P<0.01).泪液IL-6与血清II-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31,P<0.05).结论 泪液IL-6表达与T2DM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泪液IL-6表达的测定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病情评估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并发血管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探讨hs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12年2月至6月连续收集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收集对象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糖尿病病程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hs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较长(t=2.69,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高(t=2.59,2.60,P均<0.01)、hsCRP水平较高(t=2.7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平衡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hsCRP仍为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1.6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时血清hsCRP表达水平高,高水平hsCRP是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T2DM未合并DR组(DM组)63例、单纯型DR组(SDR组)64例、增殖型DR组(PDR组)45例。结果 SDR组和PDR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hs-CRP与T2DM患者DR相关,hs-CRP可能参与T2DM患者DR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3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糖尿病神经病变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生化指标差异。结果通过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以上指标分析后发现,与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在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仅在糖化血红蛋白一项上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项上有显著性差异,即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相关。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应密切关注患者这两项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的变化在不同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入选我院冠状动脉造影且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按有无糖尿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78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42例.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FPG),采用高敏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组hs-CRP、白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结论 hs-CRP、白细胞计数和空腹血糖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过程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选定ACS患者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40例(SA组)及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完全随机将ACS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比较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ACS组与SA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IL-6[SA组(29.2±22.1)ng/L、ACS组(49.3±29.6)ng/L、对照组(4.5±2.9)ng/L]、IL-8[SA组为(0.37±0.05)ng/L、ACS组为(0.58±0.09)ng/L、对照组为(0.14±0.05)ng/L]及hs-CRP[sA组为(1.31±0.64)mg/L、ACS组为(28.35±21.02)mg/L、对照组为(1.19±0.92)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组与ACS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6、IL-8及hs—CRP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用OLY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S-CRP、TC、TG、HDL-C、LDL-C。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S-CRP、TC、TG、LDL-C匀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S-CRP,P<0.01其他P<0.05);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CRP浓度与TG、LDL-C浓度呈正相关;hS-CRP浓度与HDL-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hS-CRP在预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紊乱,提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0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三组,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A组)50例,2型糖尿病组(B组)50例,健康对照组(C组)50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HDL-C、LDL-C)等指标。结果 hs-CRP水平:B组显著高于C组,A组显著高于B组。A组:(5.63±2.36)mg/L>B组(2.71±1.73)mg/L>C组(0.76±0.43)mg/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s-CRP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呈正相关(r=0.313,P<0.01)。结论 hs-CRP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与 2型糖尿病 (T2 DM)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的关系。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方法测定单纯 T2 DM组、T2 DM合并 SMI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 CRP水平。结果 单纯 T2 DM患者血清 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0 .0 1) ,T2 DM并 SMI组 CRP水平较单纯 T2 DM组升高更明显 (P<0 .0 1)。结论 CRP增高与 T2 DM合并 SMI明显相关 ,是 T2 DM发生 SMI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型耱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T2DM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IMT≥0.90 mm)患者100例;对照组为T2DM无大血管病变(IMT<0.90 mm)患者50例.另选取5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Sfrp5、IL-10含量,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血清Sfrp5、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frp5、IL-10分别与TC、TG、LDL-C、FBG、HBAlc、糖尿病病程、BMI呈不同程度负相关(r=-0.336、-0.256、-0.293、-0.455、-0.653、-0.667、0.72,P均<0.01;r=-0.219、-0.242、-0.208、-0.417、-0.543、-0.305、-0.392,P均<0.01),而Sfrp5、IL-10之间呈正相关(r=0.347P<0.01).结论 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Sfrp5、IL-10水平降低,并与T2DM大血管病变呈负相关.检测Sfrp5、IL-10水平可作为诊断T2DM大血管病变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与糖化血红蛋白(GSB)、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关系。方法 采用德国BN-Prospec特定蛋白仪、伯乐DiaSTAT糖化血红蛋白仪、日立OLYMPUS2700生化分析仪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的hs—CRP、GSB、TC、TC/HDL—C进行测定。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成为两组:A组无临床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障碍);B组至少有一种临床并发症。结果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比40例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在2型糖尿病组中B组hs—CRP比A组明显升高(P〈0.001),且与GSB、TC、TC/HDL—C正相关。结论 hs—CRP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用超声检测血管内径的变化。结果 T2DM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与不伴SAS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sCRP水平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成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hsCRP水平与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血非甲基化胰岛素DNA(INSDN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NT2DM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7.0±9.6岁);长病程2型糖尿病(LT2DM)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偶联因子6(CF6)在2型糖尿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Western blot检测动脉组织CF6表达,并通过Evansblue方法检测CF6对血管渗透性影响。结果模型组心率(HR)及收缩压(S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干预组和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及干预组的CF6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干预组CF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6在糖尿病血管组织大量表达可能对血管渗透性调节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CALPAIN-10(CAPN-10)是一个Ca~(2+)依赖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家族,其基因编码672个氨基酸,有15个外显子,其全长为31 kb。最新研究发现,CAPN10的3种多态性及变异同时存在,可使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近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在不同种群中就CAPN-10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着研究,发现两者的关系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且存在着种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吉林松原郭尔罗斯自治县蒙古族和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T2MD)患者CD36内含子3(intron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40例正常组和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①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有5种单体型,即[TG]重复次数为11、12、13、15、16次。②正常组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各种单体型及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蒙古族与汉族之间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各种单体型及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13次的单体型及基因型在蒙古族人群中正常组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CD36内含子3[TG]重复次数13次的单体型是松原蒙古族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基因。 相似文献
19.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2013,29(11):1487-1494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