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树芳(柘城县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河南柘城47620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顾名思义是由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壁内血肿)、外周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疾病。ASCVD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首先看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6个阶段:(1)首先是泡沫细胞沉积于内膜下形成脂质点,此阶段是动脉粥样硬化开始的标志;(2)第二阶段泡沫细胞不断堆积致脂质点不断扩大,在内膜下形成脂质条纹;(3)第三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脂核形成,即进入斑块前期;(4)第四阶段,脂质池形成,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对脂质池进行包裹,即形成粥样斑块;(5)第五阶段,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迁移覆盖于脂质池外层形成纤维帽,发展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在此阶段斑块突出于血管腔形成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2.
现已公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主要是内膜平滑肌的增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分为3期:(1)脂肪条索状块;这时只有少数增殖细胞,内膜只轻度增厚,但由于广泛的脂肪沉积,使病变部位呈黄色。显微镜检查黄色条索状块主要是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内脂质的沉积。(2)纤维斑块;此时内膜显著增厚,且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且形成新的结缔组织。斑块的深部含有细胞碎屑及脂质,且被一层密集的结缔组织所复盖。(3)晚期病变的纤维斑块,常含有钙质沉积,形态不规则。重者可引起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栓塞。作者 Rose 指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累及大动脉及中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主动脉,其他常见的AS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和动脉中层硬化.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其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性纤维灶、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特别是发生在心和脑等器官,可引起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重要的类型。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四肢大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其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椎动脉等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化和钙化。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均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现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能发生于大脑、心脏、肾脏以及其他重要脏器和四肢的动脉管壁,其造成的心肌梗死和卒中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因此,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热点。我们仅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分型的演变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综述如下。1分型的雏形早在19世纪初,就有学者认识到在动脉内膜上存在两种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一是脂纹(fatty streak),二是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脂纹在儿童期就可发生,由脂质在血管内膜上沉积形成,是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纤维斑块通常出现在成人动脉…  相似文献   

6.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原因,Ross和Glomset(Science,180:1332,1973)提出:在动脉内膜的内皮和微孔性内弹力层之间平滑肌细胞的堆积表示损害的开始。幼年时,该处的肌细胞罕见,但随着年岁长大其数目乃增多,从而使内膜增厚。作者主张,内膜平滑肌细胞增多伴有细胞内外脂质沉积和结缔组织增加,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正>动脉粥样硬化经常发生在大中动脉,其斑块由脂质、白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多种成分组成,病变发展到晚期,坏死中心会出现胆固醇结品及钙沉积。而具临床意义的是斑块有可能突然破裂,会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血管,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性初期斑块的逆转原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其发生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各种诱发因素使来源于血液和坏死细胞的脂质被大中动脉中膜的平滑肌截留在内中膜之间并在此聚积,当这些脂质含量超过局部细胞的消化能力时,诱发动脉壁损伤和慢性炎症,导致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等病理变化,造成血管狭窄、器官缺血坏死,并可能由于斑块破例,引起栓塞。  相似文献   

9.
平滑肌细胞和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是动脉壁多种损伤因素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其特点是炎性组织来源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硬化形成过程中,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功能,基因表达等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参与间质形成,脂质沉积,斑块钙化,并于血栓机化,血管痉挛,管壁增厚等改变有关,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功能改变是在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并受到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调控,其中最主要是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分别为45.50%和43.16%[1]。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其基本病变为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平滑肌增殖迁移、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形成。后期的斑块结构复杂、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易引起急性临床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局部狭窄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模型,探讨剪切应力对血管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兔颈总动脉平直段套环形成狭窄度为40%的局部狭窄,饲以正常饮食4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血流流场和剪切应力分布及其特征;HE染色检测颈总动脉病理改变;Verhoeff法染色观察血管弹力纤维分布;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内的脂质沉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管壁脂质含量。结果套环形成局部狭窄后,颈总动脉血流流场发生显著的扰动,狭窄远心端有涡流以及二次流形成;狭窄近心端形成局部高剪切应力区域(6Pa),而在远心端形成振荡的低剪切应力区域(0~0.3Pa);HE染色显示颈总动脉狭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均有明显的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心端比远心端病变更严重,近心端增生内膜厚度为165.6±28.3μm,远心端增生内膜厚度为38.5±12.7μm,并且近心端增生内膜的细胞成分主要为圆形的泡沫细胞而远心端增生内膜的细胞成分主要为梭形平滑肌细胞;Verhoeff染色显示病变处弹力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内弹力板断裂;油红O染色发现增生的斑块中有大量的脂质沉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也表明狭窄近心端胆固醇含量(7.6±2.1mg/g)以及远心端胆固醇含量(5.6±1.8mg/g)较对照侧(1.3±0.5mg/g)明显增加。结论高剪切应力以及低振荡剪切应力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但不同的剪切应力对斑块的组成和特性有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系初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胶原写组织胆固醇沉积以及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造型组动物主动脉壁内胶原含量及胶原/总蛋白比值随着组织内脂质沉积的增加而增加,且与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增加呈正相关。由此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确存在胶原含量的增加,提示动脉壁胶原合成的增加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与卒中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3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其卒中由大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血管病变引起。脑缺血由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或来自复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栓子脱落导致血流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狭窄的最主要原因,其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纤维化、血小板和凝血酶激活。鉴于他汀类药物(以下简称他汀类)降脂治疗与卒中防治的研究渐成热点,现将他汀类在卒中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重要的临床试验证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侵犯大、中动脉的疾病。脂质成分在动脉壁中浸润和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虽可通过血流和内皮细胞之间的脂质交换而进入动脉壁,但主要通过脂蛋白转运而进入动脉壁。通过对脂质成分分析发现,各种脂质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密度较小、直径较大的颗粒和乳糜微粒(CY)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不易进入血管壁,而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颗粒如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能透过血管壁。其中,HDL能从外周组织摄取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开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00多年前,人类就认识到在动脉内膜上有两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病理学改变。一种被称作脂纹,这种病变儿童期就可出现;另一种被称作纤维脂质斑块。纤维脂质斑块病理进展缓慢,大多出现在成年以后。有学者认为脂纹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而纤维斑块是进展期的表现。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公认。德国病理学家Aschoff提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是脂质,一种是胶原组织。在病变早期,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上,Aschoff将这种损害称为“动脉粥样化”,在病变晚期出现了组织纤维化(也可称之为硬化),只有在这个阶段才能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6.
十余年前,美国病理学家Ross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损伤反应学说.该学说指出,包括脂质、血小板损伤因子在内的多种因素所致的动脉内皮损伤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其后在血小板促生长因子(PDGF)等作用下,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迁移到内膜增殖、分泌,加之SMC内外脂质沉积,形成了As斑块。继而Ross又提出,应该重视对与As发生密切相关的三种细胞成份—内皮细胞(EC)、SMC和血小板的研究。内膜损伤是As发生的始动环节。目前已发现二百多种易致内膜损伤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人腹主动脉分支部内膜增龄性变化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年龄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选取出生 1日至 77岁之间各年龄段尸体解剖例的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之分支部 30例 ,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血流分流处尖端与分支部近心端侧壁内膜的增龄性变化。结果发现 ,随着年龄增加 ,血流分流处尖端的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 ,平滑肌细胞由合成型变为收缩型 ,且数量减少 ,无一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而分支部近心端侧壁内膜随年龄增大而增厚 ,平滑肌细胞多保持合成状态 ,数量略增 ,出现脂质沉积、水肿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提示分支部近心端侧壁内膜的增龄性变化是其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态学基础 ,很可能与此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晚期病变特点之一。本实验研究了巨噬细胞对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肌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平滑肌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摄入量以显示清道夫受活性,别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以显示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在异常剪切切应力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探讨Cathepsin L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套环法建立兔颈总动脉局部狭窄的动物模型,喂养4周;数值模拟法模拟局部狭窄远心端和近心端流场特性以及剪切应力分布;酶法测定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HDL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病变处脂质的蓄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thepsin L的表达。结果 4周后,兔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套环形成局部狭窄后,颈总动脉血流流场发生显著的扰动,狭窄远心端有涡流以及二次流形成;狭窄近心端形成局部高剪切应力区域,而在远心端形成振荡的低剪切应力区域(0~0.3 Pa)。HE染色显示颈总动脉狭窄的近心端和远心端均有明显的内膜增生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心端比远心端病变更严重。油红O染色显示有大量的脂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病变中有大量的Cathepsin L表达,主要分布于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且近心端Cathepsin L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远心端量,而对照侧血管仅有微量的Cathepsin L表达。结论切应力特性调节Cathepsin...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好发于大、中等动脉的由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的血管壁慢性病变。其病理特征包括脂质蓄积、平滑肌细胞迁移入内膜并增殖、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斑块形成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外泌体、肠道菌群、外周血管脂肪组织、非编码RNA等与As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对上述因素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As的发生机制及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和生物标记物。文章对近两年来中国学者围绕上述方面进行的As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