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6月,南卡罗来纳州一4岁男孩因发热5天、水样泻、腹部痉挛而住院,烘便培养发现有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
首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3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变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原菌,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医院感染的报告屡见不鲜。我们在鼠伤寒沙门氏菌调查研究中,从食物中毒病人及医院感染病人粪便检出3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变种(无动力变种,不产气变种,I相菌单相变种),这3种变种均为福建省首次检出,在全国也罕见报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男性,11个月,泉州市人。因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住院2天后突发腹泻,日泻5~10次,排出蛋花样带粘液的腥臭粪便,伴发热,体温38.gaC,经补液及氟吸酸等治疗后腹泻症状消失。从患儿粪便中检出鼠伤寒沙…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于1991年6~10月以硫酸小诺霉素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20例,均有典型临床症状并经大便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20例均做了药敏试验,结果15例对硫酸小诺霉素高度敏感;5例中度敏感,20名患儿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小诺霉素每日4mg/kg2次静脉滴注或肌注,视治疗效果决定用药时间。结果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平均3.5天(3—6天);腹泻控制、粪便常规正常时间4.9天(4—12天);粪便培养转阴时间平均7.1天,(4—14天)。20例患儿均治愈。由于细菌耐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治疗效果差,我们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中近年推出的新品种硫酸小诺霉素治疗,疗效满意。未发现耳、前庭,肾功  相似文献   

4.
从健康人粪便中发现一株无动力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报告深圳市卫生防疫站林一曼,李宝开近年来鼠伤寒沙门氏菌除对人类引起食物中毒外,在医院内经人传播的爆发屡见不鲜,但从病人粪便中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O型变种(1.2.5.12:一:一,以下简称O型变种),除内蒙、...  相似文献   

5.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8月下旬福建省永安市突然发生大批发热、腹泻、腹痛病人,5天内住院1 113人。经调查,患者均主诉有食冷饮史,从患者粪便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血中检出相应抗体,并在冰淇淋、冰砖、鸡蛋和生产冷饮工具中检出同种菌,证明是因鼠伤寒菌污染冷饮品而造成的一起食物中毒。四个月后对患者、健康人、禽类、蛋品及污水进行复查,结果仍从5%污水中检出鼠伤寒菌。表明当地仍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6.
李允业 《工企医刊》1996,9(2):117-118
1992年9月5日新生儿病房收入1腹泻儿(其母临产前腹泻),3天后同病房的20名患儿相继腹泻,经大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同病房3名未发生腹泻的患儿,2例血培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1例脑脊液培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经流行病学调查,首例患儿母大便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此可能为传染源所在。在医务人员手及粪便、尿布、被絮、床、抢救台等多处采样,结果尿布有多数鼠伤寒  相似文献   

7.
伤寒沙门氏菌脑膜炎是罕见的疾病,多并发于伤寒病。本文报道1例成人原发性伤寒沙门氏菌脑膜炎。患者女性,24岁,发热、呕吐、头痛2天,无肠道症状。两年前曾作过伤寒预防接种,既往史无殊。体检:患者呈发热面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均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无肝脾肿大。神志清,表情淡漠,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其他神经系统包括眼底检查结果均属正常。白细胞计数17200/毫米~3,中性92%,淋巴6%,单核2%。脑脊液混浊,压力增高。脑脊液沉淀物染色镜检有许多固紫染色阴性杆菌,培养分离到伤寒沙门氏菌。而在起病第1至第2周的血液和粪便培养中未见有沙门氏菌生长。从起病后的第4、12、20及50天分别作肥达氏凝集试验,均与以前的伤寒预防接种的效价一致,未发现抗体滴度增高。  相似文献   

8.
鼠伤寒沙门氏菌常引起食物中物,但食皮蛋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少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起因食皮蛋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报告如下。一、食物中毒情况:曾某一家1984年9月18日晚餐生吃皮蛋,所吃的四个皮蛋中,有一个质地稍疏松,有少量液体渗出,但外壳完整,颜色和味道与一般皮蛋相似。4口人中有3人吃皮蛋,当天晚上这3人全部发病(另一人未吃皮蛋没有发病),两例成人患者,男、女各1例,均为32岁,另3岁女孩1例。3例均有发热,体温38.5~39.5℃。腹痛。腹泻水样便或稀烂便,无血便及粘液便,两成人每日腹泻4~5次,持续5天,无呕吐。患儿仅腹泻一次,呕吐胃内容物2次。患者均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腹痛持续8天才消失。  相似文献   

9.
1985年元月24日至元月30日,我院小儿科发生了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流行,住院的8名小儿均出现以腹泻、发热为主的症状。其中5名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1名分离出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1名分离出大肠杆菌,1名未分离出致病菌。并从二名陪护人员手指上、病房地面、床头、医生办公桌和病房空气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达到低费用和短疗程治疗伤寒的目的,本文作者在儿童和成人中进一步评估了头孢三嗪5日疗程治疗伤寒的效果。 本研究是在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进行。病人的年龄为6月龄~60岁;发热4天以上;腹泻的定义为24小时内3次以上的水样便;伤寒沙门氏菌肥达氏试验检测O凝集索滴度>1:80。对有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作血和/或粪便培养,伤寒沙门氏菌阳性者可确诊。有黄疸、胃肠出血或穿孔、近期有抗生素治疗史和已知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史者除外,要求患者住院治疗14天。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近年在医院内分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抗菌素有明显的耐药性。作者观察的住院沙门氏菌病人中,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者占80%。530例沙门氏菌病患儿,年令从几天到12岁。405例用综合疗法(包括各种抗菌素),125例未用抗菌素。接受抗菌素1个疗程(7天)者占62%,2~3个疗程者占38%。1岁以内的35.2%给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2.
我们儿科病房于1979年4月曾有鼠伤寒沙门氏菌流行,当时对住院28名患者均作了便培养,其中15例为阳性,同时亦对外环境分别作了鼠伤寒菌的培养(结果如后表)。鼠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细菌分布广,抵抗力较强,鼠类、家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0月4日~11月12日十堰市某医院儿科,56例住院病儿中发生17例腹泻病儿,其中死亡5例。从病儿的粪便、部分门把手、床沿、桌面上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时,查出4名医务人员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健康带菌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医院概况该医院儿科病房位于住院部东楼1楼。医院儿科病房有病床56张,病儿多来自于十堰市及襄樊。1楼后门约3~4 m的地方有一垃圾堆,有老鼠、苍蝇活动。病房消毒人员2名为临时工,缺乏卫生常识、无菌观念差。该医院儿科陪伴互串病房,来往人员频繁。发生鼠伤寒流行后,儿科消毒人…  相似文献   

14.
伤寒沙门氏菌在伤寒病人和带菌者骨髓内发生变异,已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得到证实。本文作者选择12例不同病期的伤寒病人(20~67岁)、26名带菌者、5名伤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5名对照者,分别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用兔抗伤寒沙门氏菌L型血清)检查骨髓片中伤寒沙门氏菌和L型。同时取粪便、尿液、血液、胆汁及骨髓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15.
1984年至1989年,山东省济宁市某医院儿科曾4次发生急性胃肠炎流行。经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分析证实,系接触传播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院内交叉感染。首次流行在1984年2月7日,儿科病房收入一例肠炎患儿,第2天从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出院后,病床又住新患儿,也培养出本菌。此后该病相继蔓延整个儿科病房,55例住院患儿有32例继发腹  相似文献   

16.
一起因院内感染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暴发的调查贾春玲,杨秀华,胡宝文,周新喜,马皖玉,杨其智1995年4月6日,信阳市防疫站接到有关信阳地区人民医院发生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病人的疫情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一起因院内感染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7.
对俄罗斯顿涅茨克地区43例播散型沙门氏菌病(即伤寒型和脓毒型沙门氏菌病)进 行了观察。 28例伤寒型沙门氏菌病患者(年龄为18~56岁),占全部沙门氏菌病患者的0.5%。此型患者均以发冷、发热(38.5~39.5℃)急性发病,热型多呈弛张热,持续9~18天。6例于病后2~4天粪便呈水样或粥样,每天1~2次。7例患者发生呕吐。自病初起与全身不适、乏力和关节酸痛的同时,还发生剧烈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0岁,住院号32185。因发热、腹痛三天于1080年8月18日入院。该患于1980年6月28日曾因发热、腹痛、腹胀一周住我院传染科。住院后患者体温在37.1~38.2℃,腹部柔软,肝不大,脾于肋下触及。腹部未扪及包块。白细胞6100~5800,中性78~68%,嗜酸细胞计数为0,血沉80毫米/小时,血培养(一)。按“伤寒”治疗7天,体温正常,症状改善出院。出院后尚能坚持工作。3天前因着凉又发热,体温37.1~38.5℃,伴头痛及全身不适。当日下午感脐周隐痛,不放射,时有恶心,未吐。翌日体温不退,腹痛加重  相似文献   

19.
医院内感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1977年7月,在大阪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发生了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流行。31名住院患儿中,有15名受到感染,9名发病,6名带菌。一、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发病患儿都有高热(体温多在38.0~40.0℃)、腹痛和腹泻,同时伴有恶心及呕吐。腹泻每天6~15次,开始为水样便、稀便或粘液便,2~6天后8例出现血性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C-反应蛋白全部强阳性,血沉均增快。8例从粪便中、1例从尿中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以培养  相似文献   

20.
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但硫化氢阴性菌株很少见.1995年7月我们从1例高烧病人粪便中分离出硫化氢阴性的伤寒沙门氏菌,药敏结果与以往报告亦有不同.报告如下:患者王某,女,33岁.每日下午高烧(39~40℃),头痛、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经青霉素、林可霉素等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12天后来我站诊治.采取粪便后分离培养出硫化氢阴性伤寒沙门氏菌.经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治疗,14天后痊愈出院.于发病第12天和第26天采病人血做肥达氏反应,分别为“H”160,“O”80;“H”640.“O”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