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流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就目前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条件下,前壁与下壁急性梗死病人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下壁心肌梗死是右冠状动脉或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阻塞,使下壁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相似文献   

4.
在未进行溶栓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的年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者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且,前壁者较下壁者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在目前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下,对前壁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的预后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病、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近1年心内科3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诊治过程。结果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29例患者好转出院。大多数患者经提升心室率的药物治疗及溶栓、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缓慢型心律失常得到改善。3例患者安装了临时心脏起搏器。仅1例患者安装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仍以再灌注治疗为主,对于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安装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特点。方法 1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药物、临时起搏、永久起搏等治疗。结果下壁AMI所并发的1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经药物、临时起搏治疗后全部恢复;7例前壁AMI所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经药物、临时起搏治疗后6例恢复,1例施行永久起搏治疗。结论 AMI所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大多经药物、临时起搏治疗可恢复,少数AMI所并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需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8.
邹卫东 《中原医刊》2007,34(16):75-75
急性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恶性心律失常,对梗死后预后有很大影响,而且某一部位梗死出现的心律失常,对判断预后亦有一定帮助。我们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对其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未进行溶栓与急诊直接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的年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梗死者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而且,前壁者较下壁者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注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在目前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条件下,对前壁与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的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下壁心肌梗死是右冠状动脉或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阻塞,使下壁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下壁梗塞时,有、无心脏传导阻滞者各60例,并对两组的病史、临床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心脏传导阻滞,绝大多数发生在梗塞早期,且大多数能完全恢复,仅少数出院时仍为I°AVB或室内阻滞,其死亡率高于无阻滞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原因是心脏受累较广泛而严重,多数病人的死亡与严重的心功能障碍有关;但亦有死于心脏无收缩者,此种病人若药物不能提高心率或不能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时,应考虑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心脏传导阻滞消失后,仍应积极改善心功能,病人应逐渐进行体力活动,尽量避免各种应激状态,以免突然增加心脏负荷而导致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12.
对3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进行了临床分析。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患病年龄以51~60岁组最多,占36.3%。男:女为3.8:1,比值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发病的高峰期在冬季。1978年以来,AMI病死率下降的原因是开展冠心病心律监护,加强了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综合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方法:11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7例行静脉溶栓、14例行冠状动态内容栓(PTCR)、12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2.6%,其中,AMI发生〈6h者再通率为67.6%,〉6h者再通率仅为20%。PTCR再通率为50%。急诊PTCA手术成功率为91.7%,2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  相似文献   

14.
从1980~1989年我院内科共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按照起病时有无心前区疼痛共分为三组.52例发作典型的心前区疼痛(Ⅰ组);12例为不典型的心前区疼痛(Ⅱ组);16例为无痛性心肌梗塞(Ⅲ组).Ⅰ组中多数患者的梗塞部位为前壁和/或侧壁,而下壁心肌梗塞多见于Ⅱ和Ⅲ组病例,在三组病例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29例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再发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显大于首次梗塞病例的死亡率(P<0.05).本观察表明在八十年代重庆地区AMI的发生率分别低于北京和上海市  相似文献   

15.
报告13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发病率增加。发病诱因以感染、药物降压过度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AMI多以上腹痛、晕厥、昏迷、偏瘫症状就诊,老年患者极易延误诊断。主要并发症以泵衰竭占首位,24小时死亡率高,占16.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临床资料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V1-V4导联ST段下移(STD)的临床意义。方法和结果:AIMI61例,STD≥0.1mv30例(A组),<0.lmv31例(B组)。分别比较A和B组临床因素和冠心病死亡发生率:其中肺部罗音、心功能Ⅱ~Ⅳ级及Ⅳ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低血压休克综合征及住院期内冠心病死亡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1)。而A组STD导联数≥3(∑ST≥3)的心功能≥Ⅲ级、休克综合征和住院期内死亡率显著高于∑ST≤2者(P<0.05);STD均值XST≥0.2mv住院死亡率也显著高于XST≥0.1(<0.2)my,(P<0.05)。结论:该组结果表明AIMIV1-V4导联STD≥0.1mv预示高危亚组;兼有∑SF≥3者发生高危事件危险性进一步增加;而同时有XST≥0.2mv和∑ST≥3者发生最高危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56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病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发生率5893%,比收缩功能障碍(1429%)更为常见。老年人,梗塞面积大,梗塞前有高血压,梗塞后心肌缺血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多无左心衰症状,被称为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以区别于有左心衰症状者。  相似文献   

18.
对142例老年患者和90例60岁以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贵阳地区老年人的AMI有以下特征:相对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高于女姓,再梗塞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起病常不典型,梗塞部位以前、侧壁为多,主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142例老年患者的病死率为23.3%,死因以泵衰竭最多。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回顾分析 1 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院住院的 1 1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胸前导联心电图改变 ,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1 1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均证实右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肌酸激酶水平、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胸前导联无ST段压低者 (t=9.90 7,χ2 =4.434~ 7.81 1 ,P <0 .0 5、0 .0 1 ) ,且左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显著多于无ST段压低者 (χ2 =8.0 2 5~ 2 0 .331 ,P <0 .0 1 )。④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范围较大或存在左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20.
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干膜层析技术,连续测定了40例AMI早期(1~8h)入院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中cTnⅠ,结果与心肌酶(CK、CKMB)对比。结果AMI时血中cTnⅠ升高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且对心肌细胞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心肌酶,尤其cTnⅠ定性测定方法简单,出结果迅速。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