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市某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描述上海市某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某区15~49岁1 062名农村育龄妇女,采用现场调查和妇科检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育龄妇女RTIs罹患率为46.3%,其中一种RTIs的人数比例为38.6%,两种RTIs的人数比例为7.0%,三种及以上人数比例为0.8%.经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TIs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RTIs相关知识、月人均收入、医疗费支付形式、是否以淋浴方式洗澡、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丈夫职业等.结论 上海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造成RTI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及六枝特区新窑乡18个村共367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妇科体检,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75名妇女中,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病、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2.0%、2.6%、0.1%和25.8%。RTIs1036例,患病率为28.2%。性传播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是既往患RTIs病史、孕次和产次增加;内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低、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流产史;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是对象的文化程度、既往患RTIs病史、产次和流产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患RTIs病史是性传播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内源性感染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人流史。结论:贵州省农村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为28.2%,平时生殖道自觉白带异常和有人流史是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和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RTI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IT)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28个行政村4 256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白带镜检、B超检查,全部资料汇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IT患病为67.11%(2 856/4 256);年龄越大,家庭经济状况及卫生习惯好,文化程度高的育龄妇女RIT患病率低,反之则患病率高。结论:RIT患病率与育龄妇女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及卫生习惯、文化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生殖道感染是指人类生殖道由细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所导致的感染,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生育年龄妇女(15~49岁),常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症状。生殖道感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也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妇女的生殖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2004年7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影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行常规妇科检查的1 245例育龄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讨造成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 245例育龄妇女中共检出生殖道感染368例,感染率为29.56%,其中2009年的感染率为11.41%,2010年的感染率为14.67%,2011年的感染率为16.85%,2012年的感染率为23.91%,2013年的感染率为33.15%,与前3年相比,2012年以后生殖道感染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31~39岁、月收入<2 000元、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节育环避孕、有人工流产史、有既往生殖道病史、生殖道感染知识缺乏是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强对存在独立危险因素的妇女进行生殖道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生殖道疾病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7.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泰州市永安洲镇846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1.4%,2年内接受过妇女病普查的占33.3%,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率为30.0%。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妇女的文化程度、职业、人工流产史、家庭收入等。结论:泰州市永安洲镇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对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普查率低。应定期开展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推广安全、长效的节育措施,提高避孕套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降低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率,促进其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整群抽取陕西省20 878例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生殖道感染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20 878例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为53.4%(11 141例),其中25.4%的患者自我报告无明显症状。而14.6%(3 052例)的妇女患有2种RTIs,7.4%(1 557例)的妇女患有3种或者3种以上RTIs。阴道炎、宫颈炎和盆腔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6.1%(5 457例),37.8%(7 893例)和3.9%(810例)。单因素分析,育龄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结婚年龄、流产次数、分娩次数、生殖道疾病史、每周性行为数量、避孕情况以及过去6个月服用抗生素情况都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越大、职业为农民、家庭年收入较低、较多的流产或分娩次数、经常使用抗生素越有可能罹患生殖道感染。结论:陕西省农村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干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是影响已婚育龄妇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是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为了促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我们对两个乡镇的626名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工作,现将查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农村地区开展生殖道感染(RTIs)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山东省章丘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RTIs基线调查后开展宣教、综合性防治干预1年后复查,比较分析干预前后RTIs的患病率。结果干预前1292名已婚育龄妇女RTIs发生者占43.6%(563/1292),其中953例随访1年资料全程完整分析结果显示,RTIs发生睛况由干预前的40.0%(381/953)下降为31.6%(301/953),差异有显著性(X2=14.613,P〈0.0001)。但新发生病例占29.6%(155/523)。结论每年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RTIs的宣教和防治可以有效减低RTIs的发生;但RTIs的再次感染率很高,防治RTIs是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1.
18 569例城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18569例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47.75%;生殖道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影响妇女妊娠结局。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妇女要加大卫生、保健、避孕等知识宣传,定期进行普查普治,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率,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江西省4个县随机抽取的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查后,按江西省人口计生委制定的方案实施动态干预,干预过程中重复进行4次调查,另在这4个县各选取一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2·0建库管理,用SPSS10·0及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不同活产数育龄妇女的绝育率较对照组低24·7%,而置器率较对照组高22·3%,干预前后比较,绝育率呈下降趋势,置器率呈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参加干预的次数与置器率和绝育率均呈正相关。总节育率干预前后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提高了育龄妇女的知情选择,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生殖道感染(RTI)干预工程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RTI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江西省4个县随机抽取的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查后实施动态干预,干预过程中重复进行4次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干预前后RTI情况,另将未干预的行政村作对照。全部数据用SPSS10.0及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RTI患病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66.02%下降为24.69%,低于对照组的48.81%。对照组及干预组的各次环孕检查均以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最高,依次为40·00%、45·77%、41·55%、30·17%、22·85%。宫颈糜烂程度下降。结论:RTI的干预降低了妇女RTI患病率,患病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4.
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农村生殖道感染妇女就医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江西省4个县随机抽取的12个乡的12个行政村进行基线调查后实施干预,干预过程中重复进行4次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另选取这4个县的一个行政村作为对照,观察方法同干预组。全部数据应用Epidata2.0建库管理,用SPSS10.0及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症状现患率及患者无症状比例下降,就医率由干预前31·5%上升为69·0%,较对照组39·6%有明显提高,且立即就诊比例由第一次干预时的46·7%升高到第4次干预时的75·6%,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大幅度提高。结论: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改善了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就医行为,提高了就诊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德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筛查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以及探讨弓形虫的感染途径、感染与不良生育的关系。方法:于1998年12月~2000年12月采用ELISE方法对1042例育龄妇女进行了TOX-IgM的筛查及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本市已婚育龄妇女TOX-IgM平均感染率为12.18%,正常妊娠组及不良生育组显著高于未孕组(P<0.05);郊区妇女高于市区妇女(P<0.05);有动物接触史及有生食习惯的妇女显著高于无接触史及生食习惯者(P<0.05)。结论:TOX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孕期加强TOX筛查工作,以及早诊治;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水源、粪便等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病征筛查用于宫内节育器(IUD)使用者生殖道感染(RTI)的效果。方法:对江苏省10 884名使用IUD的育龄妇女RTI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RTI感染率为52.55%,经年龄、文化程度和活产数调整,苏中和苏北地区IUD使用者中RTI感染风险分别是苏南地区的1.08倍(95%CI=1.02~1.14)和1.42倍(95%CI=1.32~1.53)。感染RTI的IUD使用者在苏中、苏北地区有症状/体征的风险分别是苏南地区的3.80倍(95%CI=3.32~4.35)和4.71倍(95%CI=3.91~5.67)。卡方趋势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体征种类增加,IUD使用者中RTI阳性比例呈现升高趋势(P<0.0001)。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地区IUD使用者RTI病征筛查方法灵敏度分别为54.70%、82.11%和85.0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82%、65.39%和81.92%。结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IUD使用者中各类RTI感染情况不同;IUD使用者中RTI人群有症状/体征比例存在显著地区差异;RTI体征筛查优于症状筛查;各地应用RTI的病征筛查方法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婚前医学检查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未婚女性阴道清洁度情况及影响阴道清洁度的可能因素、未婚女性生殖道感染(RTI)的知识、态度和卫生习惯,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择2002年6~10月前来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未婚女性594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妇产科医师和化验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有关专项化验。结果:对象中阴道清洁度异常为3.5%(21/594),滴虫感染率为1.0%(6/594),念珠菌感染率1.7%(10/594)。卫生习惯调查中,每天换内裤的占89.4%(531/594),每天清洗阴部的占91.4%(543/594)。白带异常、外阴痒痛和阴道分泌物检查异常(包括滴虫、念珠菌阳性或清洁度在Ⅲ度以上)者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率低于无症状者和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者。对相关知识的调查中,认为白带增多是感染征象的占58.6%(384/594),认为出现白带含血、白带有异味或外阴痒痛是感染征象的占75%左右;认为腰酸痛、下腹痛或性交痛是感染征象的不到50%;如果出现生殖道感染症状,会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占80.3%(477/594);认为有必要并且应每1~2年检查1次的占96.1%(571/594),如果组织妇女病普查,一定会去的占75.9%(451/594)。结论:婚检对象中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了解不够,防范意识不强,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山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山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相关行为现状 ,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 -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区妇女 1 3 2 9人 ,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2 1 %的妇女从来不洗或很少洗下身。 44 7%的妇女与别人合用洗下身的盆 ,63 4%的人洗脚和洗下身的盆不分开 ;采用节育环避孕占 3 4 9% ,使用避孕套的仅 4 5 6%。 2 0 3 %的妇女接受过手术流产。 0 8%的妇女承认自己有外遇 ,1 1 %的妇女认为丈夫有外遇。有症状妇女的就诊率为 3 7 9%。结论 山区妇女存在生殖道感染相关危险行为 ,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危险行为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情况,掌握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广大农村育龄妇女预防生殖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5个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县中抽取18~45周岁的9355名育龄妇女,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无感染症状者共5639例,占60.2%;感染后愿意治疗者共8160例,占94.3%;生殖道感染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广播、电视、书报、宣传、板报、网络;在自述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3720例育龄妇女中,有1820例曾因此病就医,占48.90%。结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针对不同特征的育龄妇女进行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2000~2005年节育措施构成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节育措施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了2000~2005年,河北省农村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情况统计报表。结果2000~2005年,输卵管结扎术、输精管结扎术的构成比从49.64%、7.30%下降到42.77%、6.17%,并呈逐年递减趋势;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皮下埋植剂使用构成比从36.70%、4.165%和0.075%上升到43.02%、6.408%和0.111%,呈逐年递增趋势;采用外用药及其他避孕方法的构成比与年度无明显关系。2005年,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术仍为农村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在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中,34岁以下年龄段的妇女采用宫内节育器作为避孕措施的构成比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逐渐降低而输卵管结扎和输精管结扎的构成比逐渐增高;采用避孕套或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构成比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皮下埋植剂、外用药、口服避孕药、针剂等其它避孕措施的构成比与育龄妇女的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在农村避孕节育措施构成正在发生改变,不可逆性长效避孕措施使用逐年减少,可复性避孕措施的使用逐年增加,避孕方法正向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