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再出血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的根本方法是早期行血管造影介入或手术治疗,但因各种原因,部分患者未能早期做血管造影。只能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止血、抗血管痉挛对症治疗。其中脑脊液置换术也是治疗方法之一。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7例SAH患者的治疗进行分组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吕静波  黄鉴政 《浙江医学》2006,28(8):645-64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是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临床分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但5.6%~15.0%的SAH的患者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本文就26例首次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发病原因与临床特点规律的关系,以便于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位于脑蛛网膜下腔的动脉破裂引起的,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SAH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选择适当时机进行造影是关键。早期即发病后3天内行脑DSA可以早期作出病因诊断。早期病因手术根治治疗对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有帮助。我科1994年至1999年对SAH患者早期行脑DSA检查15例,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舒英胜  米金洪 《医学综述》2002,8(6):341-342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重要并发症,是SAH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道,血管造影可发现70%的SAH患者出现CVS,而30%的患者继发缺血性脑损害[1].因此,进一步研究CVS的发病机制对其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 方法 36例SAH行CTA,其中16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结果 CTA检查的36例SAH中动脉瘤29例,脑动静脉畸形(AVM)4例,阴性3例.所有CTA检查结果与手术相符,其中经DSA检查的16例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可作为SAH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及制定治疗方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150例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结果示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及动脉炎为SAH主要病因,分别占36.67%,12.67%,8.6%。脑血管造影正常者41.3%,与SAH后病变本身变化或隐匿性血管病变未能被显示有关。早期脑血管DSA检查有利于颅内血管病变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并可减少SAH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雷  胡兴越 《浙江医学》2009,31(2):255-258
临床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占脑血管病12%~22%,引起SAH主要病因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等,尚有15%左右患者脯血管造影甚至重复造影未发现出血原因,其中21%~68%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主要发生在中脑周围池.早在1980年,荷兰神经病学家vail Gijn和放射学家van dongen对发生于中脑周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做了大量研究.1985年他们再次发表论文前瞻性研究120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8例SAH患者DSA检查结果。结果:颅内动脉瘤46例(42.59%)、血管畸形21例(19.44%)及动脉炎4例(3.70%),为SAH主要原因。DSA检查正常者37例(34.26%)。结论;脑血管造影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经典诊断方法,凡有条件应在SAH后3天内或3周后行DSA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的特点。方法 对 80例SAH症伏、病因及DSA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 ;DSA造影阳性者 65例 (81.3 % ) ,其中颅内动脉瘤 42例 (64 .6% )、血管畸形 14例 (2 1.6% )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 9例 (13 .8% ) ;有 5 4例进行了血管内治疗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原因 ,DSA全脑血管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并能血管内栓塞治疗 ,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26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得出病因结果。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应部位高密度影,及DSA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部位。结果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以单发性动脉瘤最多见。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其中电解铂金弹簧圈电解(GDC)治疗,是动脉瘤的治疗发展方向。结论颅内动脉瘤是SAH最常见病因,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来共收治的14例SAH患者。结果SAH患者可发生任何年龄段,约1/3患者有特殊情况下发病史。血性脑脊液是诊断此病的主要依据。结论除药物治疗外,保持镇静。早期介入治疗是愈后的关键,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是SAH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术的特点。方法对110例SAH患者症状、病因及DSA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2例,其中脑动脉瘤64例、血管畸形17例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1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26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得出病因结果。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应部位高密度影,及DSA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部位。结果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以单发性动脉瘤最多见。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其中电解铂金弹簧图电解(CDC)治疗,是动脉瘤的治疗发展方向。结论颅内动脉瘤是SAH最常见病因,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与原因。方法对120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术和临床症状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首次造影结果阴性的患者2周后行第2次DSA检查,对临床症状与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的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5例(79.2%),其中脑动脉瘤72例(75.8%),常规正侧斜位DSA检出脑动脉瘤75个,旋转DSA检出7个;脑血管畸形19例(20.0%),烟雾病3例(3.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0.1%),正常者25例(20.8%)。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SAH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象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AH总病死率24.3%,再出血发生率21.6%,再出血后病死率75%,发病时有意识障碍及头部CT积血越厚预后越差.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仅次于脑梗塞和脑出血的急性脑卒中,再出血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进早行脑血管造影查出病因,采用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是降低SAH病死率的根本手段,尤其对预防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及早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38例SAH患者早期行MSCTA检查,均经CT平扫及腰穿明确诊断,并早期应用依达拉奉,与36例未应用依达拉奉及时行MSCTA检查的SAH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依达拉奉及及时行MSCTA检查的患者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未及时行MSCTA检查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我院28例首次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重复造影明确诊断,2例MRI确诊,6例重复造影仍阴性,15例PNSH未重复造影,其中14例随访时间1~3年,无1侧再出血。结论 首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除非明确为PNSH可不必重复DSA检查,其余须重复DSA检查,同时辅助行CT、MRI/MRA检查,必要时行CTA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一般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数小时内的一般治疗:(1)开放气道,改善呼吸、循环;(2)既往血压正常的患者,SAH后血压升高,控制血压使接近正常水平;(3)若有癫痫,抗癫痫治疗包括足量的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4)必要时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5)对于动脉瘤性SAH,应进行急诊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监测,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颅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的狭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作者报道,血管造影可发现70%的SAH患者出现CVS,而30%的患者继发缺血性脑损害由其造成的脑缺血,轻者引起脑供血不足,重者发生脑梗塞甚至于死亡,是SAH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防治CVS是降低SAH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于SAH导致CVS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减数血管造影(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颅神经损害、癫痫发作较少,出血量较小,尤其是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与DSA阳性SAH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DSA阴性SAH症状相对较轻但不典型,易误诊,预后较好;DSA阴性主要原因是环中脑池出血、微小动脉瘤,少数可能为假阴性,必要时需行DSA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