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发林 《中国保健》2005,13(14):26-26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一期修复后腹膜外外置的价值.方法结肠损伤一期修补后,在损伤结肠段附近腹壁另做3cm-5cm长的外置口,或利用原创口,将修复处外置在外置口的腹膜外,敞开外置口观察,若外瘘,可置管引流,若未瘘,10d后将外置口缝合关闭.结果5例均痊愈,无外瘘,腹壁外置口二期缝合痊愈.结论结肠损伤1期修复腹膜外外置,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12岁。入院体检:T37.3℃,P180次/分,Bp测不出,R30次/分,表情淡漠、嗜睡,呼之不应。躯干、四肢散在淤点、淤斑,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口唇、指端发绀。双瞳等圆、等大,直径0.3cm,对光反射减弱。心率180次/分,音纯、律正、心音低弱无力,无病理杂音,两肺干鸣。腹软,肝大右锁中线上肋缘下3.0cm,脾大肋下2.0cm,质较。腹壁反射未引出,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相似文献   

3.
李绍武 《工企医刊》1995,8(4):78-79
在行结肠双腔造口时,传统的做法是用单玻璃棒或双玻璃棒穿过外置结肠系膜,并将其固定在造口处之腹壁上,48一72小时后将外置结肠近端系膜对侧肠壁纵行切开3cm,以解除肠胀气,术后6夭剪去暴露肠管顶端肠壁sx3cm;术后2周横形切断外置结肠,取出玻璃棒。这种做法比较繁琐,又易污染腹部切口。  相似文献   

4.
崔仙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1064-1064
病例1,女,2d,因"发现腹水2天"为主诉入院。患儿系3胎1产,胎龄39周,足月顺产,胎膜早破12h,羊水浑浊,量多,出生体重3 000g,Apgar评分1min、5min分别为4分、7分。产前B超检查发现胎儿腹水。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口周发绀,前囟平软,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呈蛙腹状,腹肌张力差,叩诊呈移动性浊音,肝右肋下1.5cm,质软,拥抱反射不全,四肢肌张力正常。血常规:WBC  相似文献   

5.
周野 《中国保健》2008,16(5):12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2岁.2006年4月5日工作时,长发辫被转动的机床轮绞入,致全头皮撕脱.检查:全头皮断缘前至额部,额左侧达眉睫,后及枕部,并部分断缘达发际;左至颞侧发际,右至耳廓上半部皮肤撕脱;长发辫连带头皮深达帽状腱膜完全剥离,面积约34cm×41cm,头顶枕部皮肤挫伤严重,大约有8cm×11cm瘀斑,头皮边缘不整齐,神经、血管牵拉性撕断,长短不一,挫伤严重,额、顶、枕、颞骨外露.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2岁6个月。因高热,咳嗽50多天。2年前曾患霉菌性口腔炎。患儿就诊时精神萎靡,发育迟缓,营养差,体温39~40℃,双手食指甲板增厚,呈灰暗色,口腔黏膜、唇部有白色乳酪状融合成片,不易擦掉,肝肋缘下2cm,质软,脾未及,无黄疸,阴茎龟头红肿,有白色乳酪状物,双肺可闻及中粗湿鸣,血沉102 mm/h,Hb 7.5 g,RBC 3.1万,胸部X线片提示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诊断为①肺炎;②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女患儿,20天,住院号5499。因腹胀、阵发性哭闹,伴有呕吐,于1979年11月11日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60次/分,心肺正常,高度腹胀,可见腹壁小静脉曲张,全腹压痛及肌紧张( ),肠音弱,胸腹透视双膈下大量游离气体,白细胞14400,中性441%,淋巴56%,拟诊全腹膜炎、气腹症。剖腰探查,可见腹腔内少量粘稠脓汁,回盲部有多处脓苔附着,阑尾浆膜高度充血呈紫红色,尖端有脓苔附着,与侧腹壁粘连,但未见穿孔。部分回肠浆膜面破损,并有斑片样白色组织。其他未见异常。闹尾切除,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法。方法对经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越长,病灶越大,13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位于切口上缘。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术,术前病灶长径≥4cm的4例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均已向下侵及腹直肌前鞘,其中1例向下侵及腹直肌,腹直肌前鞘缺损为4.0cm×4.5cm,术中运用补片,其余3例修剪前鞘呈锯齿状减张缝合,14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病灶长径〈4cm,常规缝合,9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结论剖宫产时应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及术中手术器械、纱布的相应隔离,以阻断子宫内膜在腹壁切口的医源性种植,可以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手术前要充分了解病灶的大小与深度,要充分切除病灶,减少复发。对于腹直肌前鞘缺损较大的患者要用补片,以防止切口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病例 患儿,男,6岁,因身材矮,四肢畸形就诊。患儿于1岁2个月会行走时,表现步态蹒跚,呈鸭步态。后渐出现四肢弯曲,踝、腕关节膨大,下肢粗短,呈“O”形腿。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智力发育正常。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母孕期无疾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疑为“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Ⅳ型”。查体:身高92cm,上部量62cm,下部量30cm,体重15kg,呈短肢型侏儒(见图1)。头面部外观正常,轻度鸡胸,肋缘外翻,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结果15例患者结节均位于腹壁切口内,结节最大为3.1cm×4.3cm,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部分内部无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内部及周边有星点状、短棒状和束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频谱,最高速度(PSV)14.9~25.9cm/s,最低速度(EDV)3.1~5.5cm/s,阻力指数(m)0.66~0.7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手术后腹壁瘢痕处的彩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玉 《现代保健》2010,(13):164-16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表现。方法对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腹壁瘢痕处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质的中低回声团块,团块内呈斑片状液性暗区间杂弱回声光点及条带状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有点状、短棒状和条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PW)表现为低速高阻的特点,Vs5.0~20cm/s、R10.65~0.82。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和PW能对剖宫产术后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下腹部多发性包块伴胀痛一个月入院。检查:体温37.3℃,脉搏84次,血压110/70mmHg。心肺正常。脐下3cm处腹壁皮下有5×4及3×2cm硬块。右下腹可触及6×4及5×3cm硬块,边界清,不活动,无压痛。于1981年4月2日剖腹探查;见下腹壁皮下有5×4及3×2cm实质性肿瘤,分叶状,包膜完整无粘连。腹腔内有大如婴儿头,小如黄豆样肿瘤,占据大部盆腔,呈多形性,有实质性和囊性之分,包膜完整,有蒂与腹膜相连。切除肿瘤50余枚。病理诊断:神经鞘瘤。术后二年,于1983年8月又因下腹包块剖腹摘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摘除后护理措施.声带息肉为一种常见病,它的病理改变主要在粘膜固有层,喉镜检查常在声带游离缘前中份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如水滴状新生物.有时在一侧或双侧声带游离缘见呈基底较宽的梭形息肉样变,息肉多呈灰白或浅红色,偶有紫红色,大小如绿豆、黄豆不等.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即Caroli病,又称为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症,是一种临床少见疾病,常易漏诊、误诊.我院2012年9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 男,52岁,因"右上腹痛1周,呕血1d"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无慢性肝炎病史,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右肋缘下未触及,脾左肋缘下约2 cm,质硬,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15.
徐敬敏 《工企医刊》2002,15(6):67-67
1 病历摘要例1,男性,30岁。因铁器砸左上腹部入院。查体:脉搏73次/min,血压9.1/6.5Kpa,腹板状硬,腹穿(一)。疑空腔脏器破裂于伤后2h手术。术中见胃体大弯侧前后壁各有1处4cm×5cm全层裂伤口。十二指肠第4段近空肠侧有2处1.5cm×1.5cm破裂,行胃修补游离十二指肠,将其远端连同破裂处切除,行十二指肠空肠端端吻合术。住院18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6岁,发现左耳下区肿块10年余,明显增大1年,于2011年1月14日入院.无明显自觉不适现象,10年前彩超考虑为脂肪瘤.左侧腮腺区皮下可及一大小约7.0cm×3.5 cm ×3.0 cm肿块,质中,活动可,呈分叶状,无压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CT示:左耳前下皮下混杂密度占位(图1).彩超示:左耳下及耳前实质性包块.肿块针刺细胞学示:高度异型细胞,恶性不能除外,建议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初步诊断:左腮腺区肿块待查(混合瘤恶变可能,腮裂囊肿恶变可能).全麻下行左腮腺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腮腺区颧弓下方至下颌角下方,皮肤深方,腮腺咬肌筋膜表面,大小约7.5 cm×2.5 cm×2 cm,表面完整的薄层包膜,长条索状,质韧,中央管状空腔,呈淡粉色鱼肉状.  相似文献   

17.
巨大弥漫性子宫肌瘤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发现盆腔肿物5年,近期增大明显。月经量增多伴尿频2+年。查体:腹部膨隆如孕6个月,脐上一横指可触及肿物上缘。内诊:穹隆饱满,子宫增大如孕24周,肿块质地硬、不活动。超声显示:肿块界限不清,盆腔内可见26.7cm×21.0cm×13.7cm杂乱回声团,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整,内膜显示不清。宫颈3.73cm×3.63cm×2.92cm,双卵巢显示不清。入院诊断:盆腔巨大肿物。病理检查可见:次全子宫体积为26cm×23cm×12cm,重量为3545g,子宫呈对称性增大,肌层弥漫性增厚,最厚处达9cm。肌层各层由无数灰白色小结节构成,直径为0.2cm~1.5cm。结节切面肌纤维走向…  相似文献   

18.
患者,24岁,孕1产1。妊娠7个月。以浮肿1月,昏迷、抽搐1天于1989年2月28日急症入院。查:T35.8℃,P108次/分,R20次/分,Bp19.2/13kPa,呈极度无力状,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喜卧,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皮下静脉清晰可见,骨骼突出明显,呈恶病质状。胸廓呈桶状,两肺散在干鸣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 ),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及下肢Ⅲ°浮肿。化验:WBC4.5×10~9/L,RCC2.1×10~(12)/L,Hb67g/L,总蛋白36g/L,白蛋白25g/L,球蛋白11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于磁性护理理念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周期慢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基于磁性护理理念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周期慢病管理实施前的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3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科室护理常规执行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磁性护理理念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周期慢病管理,3个月后测定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评分,统计患儿家属慢病管理总满意度并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抑郁、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慢病管理总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磁性护理理念的儿童系统红斑狼疮全周期慢病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心理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慢病管理的总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多发在男女性生殖器官、肛门、口唇等皮肤粘膜结合部,腋窝部尖锐湿疣在临床上十分罕见,现报告如下。病例:李某,46岁,既往双侧腋臭,经常清洗摩擦,1997年元月发现右侧眼窝有一蚕豆大的肿物,少量出血,有分泌物,前后摆手有异物感就诊。检查:右腋南有一暗红色的1cm×1cm肿物,呈鸡冠状,表面有血迹及少许脓性分泌物,拟乳头状瘤行摘除术,病理报告:肿物呈细颗粒状,质硬脆,镜下见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细胞大、核圆而深染,核周可见空晕,角层轻度肥厚,无角化过度,为弥漫性用化不全,乳头轴心为增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