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在开展证候规范化研究中,现在对"证"、'证候"等概念仍众说纷纭,未能统一,以致觉得越规范越糊涂.关键是"证"、"证候"均包含病变的现象和本质两种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和应用的混乱.因此,首先必须对"证"、"症候"、"证素"、"证名"、"辨证"、"病"、"症"、"症状"、"体征"等概念作出规范,统一认识,避免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2.
"方证相对"与"方证相关"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剂与证候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方证相对、方证相关等源流、内涵及其现代研究思路与进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方证关系及其概念得以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3.
罗树启  郦永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3065-3066
"证"的量化分级研究是中医辨证量化研究的深化,目前研究很少涉及此课题.该文从经典中蕴含的辨证量化思想、临床辨证论个体化等角度讨论"证"的量化研究的意义.精确、客观的"证"量化分级,将是对传统粗略、抽象辨证体系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手掌部粗糙开裂如鹅掌,名鹅掌风。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鹅掌风》曰:“此证生于掌心……初期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清《外科证治全生集》说:“鹅掌风,患于手足掌指皮上,硬而痒燥烈者是。”因此,就病名而言,鹅掌风不仅限于以往概念中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5.
痞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大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其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亦多为寒热并行。因此,总是令后学者难以掌握。但如果以字义及《易》理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便可以化繁为简。本文即是依此方法对痞证进行的探讨和研究。痞证取《易经》"否"卦之象,"否"卦乃"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否"即为闭塞之义。仲景论述痞证最详,立五泻心汤等方剂,为后学治痞之典范。  相似文献   

6.
"阴火"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火"一词屡见于李杲之前的文学作品,并与李杲的"阴火"概念密切相关,对此加以考释,对于进一步理清李杲的"阴火"概念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蕾蕾 《江苏中医药》2008,40(11):17-18
分析了金代医家刘完素从三焦辨证治疗呕吐病证的学术经验及后世医家对三焦呕吐证治的发挥.认为刘完素所提出之三焦,和中医传统的三焦概念不同,乃是专指胃之上中下三脘而言,并对其证候与治疗分别作了阐述.指出后世李梃、王肯堂、冯兆张等医家推崇刘氏之论,并进行了发挥.  相似文献   

8.
药物与药物合用之后可能发生的关系,称为"药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而配伍则具有主观性。要使配伍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必须使药物符合"好的药际关系"。经方、时方产生的根源正在于是否符合"特别好的药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可由含糊的经方、时方的概念,推出"精确处方"与"模糊处方"的新概念。由此,方剂大致可区分为两大类,这样的区分,使方剂学教学和方剂学研究今后可以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而临床运用方剂也可以按不同的思路进行。  相似文献   

9.
中医说的“证”是针对一系列有关的证征——即所谓证候或症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分析"因时制宜"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首先论述了临床中运用"因时制宜"的必要性,以说明其思想的存在价值.从理论上看,整体观念和气一元论是"因时制宜"的思想来源和基础,由于人体生理与疾病是因时变化的,因而"因时制宜"成为医家在临证时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思想.这也是其值得并得以传承的原因.其次本文从"因时制宜"思想的体系内涵及临床意义来说明其实用价值.在整个的中医学体系中,无论在中医的治则治法方面,药物的采集运用方面,还是饮食宜忌、养生保健方面、针灸等方面,"因时制宜"思想都闪烁着可贵的光芒.充分掌握和运用"因时制宜"的思想,对于提高中医的临证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总结古今医家对<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条文中"无阳"含义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即认为<伤寒论>是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其阴阳概念与<内经>不同,不能用<内经>中的阴阳来解释"无阳",而要注意<伤寒论>前后篇章及条文之间的联系,用<伤寒论>来解释<伤寒论>.故笔者认为,"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不可放在句末,此句原本结构严谨合理,并非汉文倒装语法,"无阳"当理解为"亡阳",即亡津液.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意象思堆,古人运用"象"的概念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认识,凡是对天、地、人、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认识都离不开象,中医的这个"象"指的就是体征、症状;"意"是内在的、深屡次的,是一个大脑加工过程,它将汇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演绎、推理、判断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认识的思堆过程,它是在具有一定相通性...  相似文献   

13.
从"一证多方"探讨"同证异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证对应”、“方证相关”、“一证一方”、“一证多方”的角度,对“异病同证”、“同证同治”、“同证异治”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一证一方”、“一方一法”属“同证同治”,是最经典、最精确的辨证论治方法;“一证多方”,方变法变,是总的大法不变,而在此之下的具体细法发生变异,属“同证异治”,是辨证论治的变法或灵活运用,是对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虚"从"湿"论治带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王炯辉 《新疆中医药》2007,25(5):104-104
带下病是妇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并列为妇科四大证之一。现代医学认为,白带多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多种疾病。带下病如经久不治,不仅影响月经和受孕,同时还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甚至酿成重疾。带下病的成因虽有脾虚、肾虚、肝郁、风冷、湿热、湿毒等,但不外乎"虚""湿"二因。如脾肾气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导致任带约束功能失司而致带下,为内湿:若因经期、产后胞宫空虚,或久坐湿地  相似文献   

15.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06,21(5):35-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是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汗的根本在于阴中的营血,营血在内为心所主,此所谓"汗乃心之液";阳主气,在肌腠之间,职司开阖,汗孔的启闭又在于阳之卫气.汗出过多,既可伤津耗血,亦可损伤阳气.<伤寒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为太阳病发汗太过或不当发汗伤及心阳而出现的系列变证,<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发汗太过伤及卫阳的证候.所以临床发汗太过或不当每虑伤及心阳,卫阳及津血.今于临床见一患者,大汗之后伤及脾气,以益气健脾为主治疗,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河南中医》2011,31(8):839-840
中医学理论中的"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模式中的气一元论,轻器重道的传统观念,认知特点中的主客合一,思维方式中的观物取象,程式化的思维特征等,都对中医"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中医证候实质的认识,应当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中,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对同一疾病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不同疾病的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着重阐述中医证候的分子基础。这对了解中医证的实质及临床辨证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亚新  王镇钢 《河北中医》2008,30(9):999-1000
中医学认为,血实证的表现以血分兼有寒热等邪之实象的瘀血、蓄血见证为主,以血邪相搏结,正气尚充实为特点.血实之治在<内经>治则中,突出一个"决"字,经后世医家不断的充实完善而形成了活血化瘀的治法.我们在此基础上对血之实者的治法归纳为刺、破、化、散治法,或针或药,用于临床效果显著.若再根据不同病因、证候加以辨证施治,这就更体现了中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湿证病机"蒙蔽性"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从古代文献、现代研究来探讨湿证病机"蒙蔽性"特点,推动对湿证病机内涵和内在科学规律的深层次探索.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中医"证"的结构方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脑梗死临床辨证诊断和证型的量化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现场调研,应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结构方程对脑梗死中医证候系统的研究。结果:在脑梗死结构方程中各因子与临床证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其共因子为风瘀证、各分因子分别为阴虚、气虚、火热、痰湿证;结构方程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脑梗死各证型之间的标本因果关系以及彼此相互兼夹、转化、演变的规律。结论:脑梗死直接的共同的病理要素是风瘀,而更深一层次的病理机制是阴虚、气虚、火热、痰湿等。表现在临床证候上,风瘀、阴虚、气虚、火热、痰湿既可合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合并出现,都必然兼夹(或存在)着风瘀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