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脑梗死(cerebral infra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灶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1]。我科自2010年4月开始采用高压氧内头针治疗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兆祥 《河北中医》2009,31(10):1519-1519
缺血性中风属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缺血性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占脑血管发病率的80%左右,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征。2005—02--2008-05,笔者采用复原振瘫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4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全功 《世界中医药》2011,6(2):121-121
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且易复发,探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病残率、发病率,乃是目前研究和治疗课题的重点。我们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以上。笔者2010年6月~2012年1月运用通脑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获得良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男51例,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亦称为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对本病的认识,采用益气化瘀通络法为主治疗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初次患脑梗死的120例患者,对其中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博洛克胶囊),观察其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虫类药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飚 《光明中医》2006,21(12):55-56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所改.绝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造成的,其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征,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在临床上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四大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在脑卒中发病率中的比例高达85%。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CIS)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IC),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中医学将缺血性脑卒中归于"中风"的范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有着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等不可逆性损害,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正>缺血性中风又名脑梗死,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上运动神经元功能缺损的疾病[1],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脑梗死经急性期治疗后常会遗留偏瘫后遗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废用性肌萎缩。导师刘喆长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颇有经验,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刘老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生脑梗死与复发脑梗死的l临床特点。方法采用Logi5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年龄、性别、高血压痛、糖尿病、三酰甘油(TG)、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及吸烟为自变量,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生脑梗死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复发性脑梗死1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糖尿病、LDL-C、颈动脉斑块及吸烟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脑卒中首次脑梗组年龄63.26岁±9.93岁,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复发脑梗死组,收缩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o.05);首次脑梗组胆固醇、TG、LDI。一C均高于复发组(P〈O.05);复发脑梗组年龄66.35岁±9.51岁,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首发组(P〈O.05)。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两组均以硬斑为主,结果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组入院及出院时NHISS评分均低于复发组(P〈0.05)。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脑率中首发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PICA)比例最多,而复发组以腔隙性脑梗死(LACI)比例最多,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首次脑梗死组收缩压高,血脂明显异常,而复发脑梗组血液黏度升高;首次脑梗组以部分前循环梗死为主,复发脑梗组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呈多灶病变;复发脑梗组患者预后差,遗留神经功能缺损较明显,住院时间延长,卒中相关性痴呆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艾宗耀 《中国中医急症》2014,(11):2061-2063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中风,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本文现就目前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迅速恢复血流,使缺血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苷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采用Longa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2 h,绞股蓝总苷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绞股蓝总苷100 mg/kg、20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24 h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TTC染色测定各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使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检测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占比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占比均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和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P均<0.05)。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15.
宋坚  倪光夏 《吉林中医药》2010,30(3):239-240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而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已取得相关疗效。对比不同时期单纯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针药结合治疗,在脑梗死的超早期以溶栓治疗为主,急性期以神经保护剂和针刺治疗,恢复期以针刺治疗为主,中药结合治疗为辅,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易复发等特点,居脑血管病死亡原因之首。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且随着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发展,其对脑梗死的治疗机理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研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我科采取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甚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指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受损,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80%,发病率、致残率高。本人运用祛瘀汤治疗脑梗死8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是临床中对相关缺血性卒中疾病,如腔隙性梗塞、脑栓塞及形成脑血栓等的一种总称。其主要特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所有的脑血管疾病当中,占比约为75%。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发病率,而发生脑梗死之后发生偏瘫比率十分高,约为80%。  相似文献   

20.
时良玺  梅海云  刘欣 《河北中医》2012,34(3):468-470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出现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斜及偏身麻木等临床表现,一般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或短暂性意识障碍[1],亦称缺血性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等特征.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前景广阔,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