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属中医学"腰腿痛"、"痹症"范畴。其发病主要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经络及损伤、劳损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脊柱侧弯,运动受限,并且常常反复发作。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火罐、牵引、手法复位及自我功能锻炼,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祛邪扶正等综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总结汪悦教授治疗产后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汪教授认为产后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相当于中医学的"产后痹",妇人产后"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是产后痹发生的基础和内因。治疗上初期应以养血祛风为大法,辅以祛邪通络止痛,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中后期则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并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祛痰、化瘀。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多由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逐渐转变,或因损伤治疗不及时及人体素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直接感受风寒潮湿,留住经络、关节、肌肉等部位,缓慢而发生.对于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各有阐述.多从"行痹、痛痹、着痹"论治.西医多以抗风湿止痛消炎为主.我就临床心得体会归纳为八法.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以本虚标实为特点,肾虚督亏为其本,风寒湿邪或湿热之邪痹阻经络、脉络瘀阻为其标,姜泉教授将本病分为病情活动期与缓解期,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病情活动期的治疗当祛邪通络为要:辨证祛邪,急则治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缓解期的治疗当补肾活血为要:补肾强督,缓则治本,活血通络,兼顾祛邪.不论急缓,全程...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指出:"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本病又称"骨痹"、"历节风"、"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较多。发病多由于人体气血亏虚,腠理疏松,致使风寒湿邪乘虚袭入,壅塞经络,结聚于关节,多形成风寒湿痹。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起病隐匿,常表现为骨髓红、粒和巨核细胞三系不同程度的增生,以红细胞增多为其突出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血积"、"虚劳"等范畴。杨文华教授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以热毒、肝火、血瘀、痰结为标,病理上以血实、血瘀、血痹为主,率先提出清肝化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变初期以攻为主;中期扶正与祛邪兼顾,标本兼治;晚期以扶正为主,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产后痹是妇人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证。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产褥期气血亏虚、复感外邪及瘀血阻络有关。在治疗上多从血痹、气血亏虚、祛邪化瘀论治。清代吴师机明确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为中医外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外治法关于治疗痹病的论述较多,但在治疗产后痹方面理论欠系统化,治疗欠规范化。本文在此概述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中医外治疗法对产后痹的治疗,以期能够促进中医外治法理论系统化和治疗规范化的进展,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产后痹的思路和方法。下面就产后痹的中医外治疗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萍老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王老师认为本病以虚证占主导地位,其中脾肾两虚、阴阳不调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因此在治疗时,应确立扶正重于祛邪的指导思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使在急性期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而采用清热解毒凉血药,也不要忘记"顾护阴液"。若病情迁延,则更要注重扶正固本。扶正以健脾益肾、调和阴阳为核心,佐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之法;祛邪则多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喉痹范畴,与脏腑虚损、邪滞咽喉有关。治疗上扶正多从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而论,而祛邪多从虚火、痰凝、血瘀论。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本病时往往加祛风药,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中医周痹范畴 ,其多系统损害为中医的五脏痹。在本病的治疗上 ,刘完素《宣明论方》提出 :“……本痹不痛 ,能上下周身 ,故名之 ,大豆蘖散主之。”周痹的病机及其变化规律为“一本一标五痹” ,因此在治疗上应固本祛邪宣痹。但本虚为素体不足 ,五脏亏虚 ,而其中有各脏器亏虚的主次 ,及气血阴阳的多寡 ;标实为痰瘀互结 ,阻滞三焦 ,而其中痰瘀各类 ,及滞有轻重。五痹为气血闭阻 ,形成脏痹 ,而其中各脏的痹阻情况不一。在治疗中要主次分明 ,根据临床证候分型治疗。在主病一本一标的病机中常见的证型有痰瘀阻滞 ,热毒壅盛 ;肝肾阴…  相似文献   

11.
薛珉英 《光明中医》2011,26(5):1078-108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有"历节风""顽痹"、"尪痹"之称。病因病机主要包括感受外邪,肝肾亏虚,脾胃虚弱,肝气郁滞,血瘀,痰湿等方面;证型有风寒湿阻型、湿热蕴结型、寒凝经络型、肝肾不足型、阳虚型、瘀血阻络型。痹证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重视养血活血,扶正。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认识和诊治痹证方面有充分的优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珉教授辨证治疗痹症时,首先明辨寒热病性,区分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的不同。其次,分清标本虚实,痹症初起,予祛邪为主,酌配补虚药;痹症日久,予补虚为主,根据邪气不同予祛邪之品。在治疗上根据痹症疼痛部位及程度轻重选药,注意顾护脾胃,善用活血药、虫类药、藤类药、风药和对药。附验案2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吴生元教授治疗肌痹的经验与心得。方法 通过对吴生元教授临床诊治肌痹病案的整理总结,分析其在肌痹治疗上临床遣方用药的特点及常见证型。结果 吴生元教授认为肌痹的基本病机是正虚不能御邪,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肌腠,留滞于肌肉关节,脉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遂出现皮肤红斑,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病程初期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多调补肺脾;病程后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标,重视补益肝肾。脏腑辨证以脾为主,病因辨证以湿为主。治疗肌痹注重邪气偏盛转化辨治,审证查因,祛邪为先;强调顾护先后天,调护脾胃贯穿治疗始终。根据临床经验分为风热伤肺证、寒湿痹阻证、湿毒化热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上热下寒证、脾肾阳虚证论治。结论 吴生元教授在肌痹治疗上临床疗效颇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或中枢性延髓麻痹,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类似于"喑痱"、"喉痹",多为本虚标实。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疗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近年来,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娄多峰教授对脊痹的论治经验,提出了"虚、邪、瘀"理论,娄多峰教授认为气血亏虚、督脉失养是脊痹发生的重要内因,起主要作用;邪气侵袭是发病的外部因素;血瘀气滞、经脉痹阻是脊痹发病的病理关键。三者共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双向恶性循环。基于此确立了补肾壮督、祛邪化瘀的脊痹治疗原则。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脊痹是娄多峰教授的独到经验,疗效明显,简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脏虚络痹"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提出“脏虚络痹”的病机理论,并用于指导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辨证论治。认为“脏虚络痹”是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在“脏虚络痹”中,五脏虚衰为本,络脉痹阻为标,脏虚有气血阴阳之分和体用性之别;络痹有气络血络、体络脏络之别和络实致络痹、络虚致络痹之异;脏虚与络痹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主张以“补脏通络”作为慢性病和老年病的基本治则,补脏要辨气血阴阳而治,并宜体用性并调;通络有祛邪与扶正之别,用药宜流通活泼而忌阴凝呆滞。  相似文献   

17.
1膝痹病的概念及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范畴,《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阴精虚久阳必虚"。《内经》有"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施杞从痹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施杞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学术思想。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乃是本虚标实、气血失和;临床治疗应遵循"益气和营,扶正祛邪,从痹论治"之法则,祛邪重在祛除风、寒、湿、热、痰、瘀、毒诸邪,扶正关键在于补益肝、脾、肾三脏。并例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20.
(二)祛邪以安正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CGN是虚实相兼的病证,在其整个发病过程中,不但有正虚的临床见证,而且有不同程度的邪实之候.有人认为,实邪在本病各类型、各阶段都是存在的,它对正虚与疾病进退影响极大.因此,在治疗时,既要重视扶正,又要重视祛邪,祛邪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又一重要措施.现分别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