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给予189例手足口轻症患儿常规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基础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113例患儿接受中医辨证论治汤剂治疗(中药汤剂组),太和县人民医院76例患儿接受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泡腾片组),观察两组的住院日和疱疹消退情况.结果 泡腾片组住院日(2.9±0.3)天,中药汤剂组住院日(5.0±1.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院时,泡腾片组疱疹消退73例,未尽3例;中药汤剂组消退4例,未尽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莲清热泡腾片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日,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辅治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辅治小儿手足口病轻症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莲清泡腾片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起效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腔黏膜、手部、臀部和足部皮疹病变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计分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 d后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对药物的接受度良好,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肖苗苗 《河南中医》2012,32(5):581-582
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病情需要时均给予抗菌消炎、退热及对症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8.10%,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将145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利巴韦林)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在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总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及临床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疗程短、疗效可靠、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手足口病(HFMD)儿童患者9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柴黄冲剂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儿退热、抗感染等辅助治疗,重症患儿入本院住院部治疗。两组患儿门诊治疗5 d,治疗结束后随访3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 d和5 d后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在治疗普通型HFMD的疗效好,患儿退热时间快,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辨证施治手足口病(EV71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EV71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化湿解毒汤、清热解毒汤辨证施治,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消退时间,疱疹结痂时间,转为重症患儿例数,总病程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自拟方辨证施治小儿手足口病(EV71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辨证使用自拟汤剂及散剂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高热患儿予布洛芬混悬液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辨证施治以化湿解毒汤、清热解毒汤,有口腔溃疡及疱疹溃破者外用愈溃散,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转为重症患儿例数,总病程天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自拟汤剂及散剂辨证施治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药剂价廉,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0.2%、97.6%,对照组为48.8%、8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皮肤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抗病毒针剂治疗,另外试验组给予中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煎剂取水外洗或药浴皮肤疱疹处。分别观察2组患儿住院期间每天的病情变化,选取第2天、第4天、第6天的体温、口腔疱疹疼痛变化及皮肤疱疹消退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足口病的发热、皮肤疱疹等症状消退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加快皮肤疱疹消退,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 78 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8 例和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大柴胡汤合升降散加减,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抗病毒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退热时间,治疗组为(2.0 ±1.5)d,对照组为(3.0 ±1.2)d;疱疹消散及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0 ±1.3)d,对照组为(7.0 ±1.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有效率为 93.75% ,对照组有效率为 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大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9.07% (P< 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口腔溃疡消退、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能明显缩短发热、疱疹、口腔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8例总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巧香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31-31,37
目的:观察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符合小儿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口服银翘藿茵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改善发热、消退疱疹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应用炎琥宁加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轻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轻症手足口病患儿150例,依据新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轻症手足口病.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白细胞计数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治疗组75例给双嘧达莫口服联合口腔炎喷剂外喷口腔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联合西瓜霜喷剂外喷口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方面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应用双嘧达莫联合口腔炎喷剂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疱疹消退时间(2.14±0.62)d、发热消退时间(1.51±0.32)d、食欲好转时间(2.22±0.37)d和治愈时间(4.02±1.13)d,同对照组75.00%、(4.89±0.72)d、(3.21±0.78)d、(4.48±0.97)d和(6.32 +0.25)d相比,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清营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营利咽汤口服,对照组采用金莲清热泡腾片口服。两组均治疗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治疗组分别为(1.96±0.61)d、(3.16±0.81)d,对照组分别为(2.59±0.63)d、(3.88±1.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营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水溶及脂溶性维生素、磷酸肌酸钠针营养心肌治疗;对照组60例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53例给予清热解毒、利湿透邪中药清热抗毒煎剂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体温复常时间、疱疹和/或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心肌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解毒利湿方药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疗效好,有促进疱疹和/或皮疹消退、减轻咽痛、缩短病程、阻止疾病进展等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本科室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98例给予阿糖腺苷注射液5 ~ 10 mg/kg,静脉滴注,1d1次.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莲清热泡腾片(金银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炒苦杏仁等),热水溶解后口服,1 ~15岁每次1~2片,1d4次.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7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治愈率占78.00%;对照组治愈6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治愈率占61.00%.两组治愈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疱疹局部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联合锡类散吹敷口腔疱疹局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87.2%,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总病程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疗程缩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