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过程中人体组织器官系统退行性改变在骨骼系统出现的症状,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前者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后者主要与增龄衰老有关。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害骨代谢所诱发的。特发性骨质疏松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期的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文中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汝专 《广西中医药》2001,24(3):185-186
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骨质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绝经后妇女。1941年Forbes等[1]首次提出了绝经后卵巢功能衰竭导致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造成单位体积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骨丢失明显增加,使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3.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Ⅰ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常见于妇女绝经后5~10年;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不活跃,但仍以骨吸收为主,一般指70岁后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肾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单位骨体积内骨量减少 ,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疏松 ,皮质骨变薄 ,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体态改变以致出现“龟背”甚至骨折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伴随年龄增加妇女绝经的骨质疏松症属原发性 ,是由于绝经造成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 ,影响正常的骨代谢 ,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骨量逐渐丢失 ,造成骨质疏松。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的临床主证及发病机理当属中医的“肾虚腰痛”、“肾精不足”、“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肾藏精生髓主骨、主水、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藏精 ,精化…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其防治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重要的卫生保健课题之一。目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但只解决了骨折的问题,临床上在使用手术治疗时常常配合使用中、西医药物疗法和营养搭配等以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生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现状、中西医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认识、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常见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目前,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收集了近年来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理论指导临床"角度来进行分析,总结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医辨证论治和所取得的疗效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1型骨质疏松症,是指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是公认的六大疾病之一。绝经后骨吸收及骨形成均加速,呈高转换型骨代谢,故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身材变矮或驼背、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绝经后发病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骨质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ory a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所特有的多发病,在当今的疾病谱中排列第5名[1]。临床上常表现为腰背痛、全身骨痛、肢体酸楚、乏力、驼背、身长短缩、非暴力性骨折。我科于2014年3月~8月间,运用砭石刮痧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改善腰背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3月~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其符合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2],合并有腰背痛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20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系统性多病因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4].临床表现腰背痛、身体畸形、骨折等.对于绝经后妇女而言,早期既要受到绝经的影响,晚期又要同时受到绝经与增龄的双重影响.因此,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防治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5],致使该病发病率高[6],且合并严重并发症[7,8],对个人、家庭、社会构成严重的负担.因此,WHO组织将OP列为四大老年病之一,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医学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08—2009世界骨健康年发布了《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显示,我国至少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以绝经后妇女占绝大多数,由于骨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组织,因而骨质疏松症在自然绝经后及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人工绝经)后妇女属高发疾病。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重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据报道,我国不同地区50岁以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在25.0%~51.2%,而绝经后妇女患病率为48%.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后骨折已成为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中医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向的整体调节作用,故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商恒淬 《中医正骨》2004,16(10):26-2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病,尤以绝经后妇女为甚,其病因十分复杂,其所导致的驼背畸形、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白细胞介素-6(IL-6)被认为是病理条件下调节骨吸收的重要因子,它与雌激素的关系更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表了关于骨质疏松症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有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大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为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  相似文献   

14.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无绝经后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归为骨痿、骨痹范畴。2016年由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与美国内分  相似文献   

15.
张雪琳 《双足与保健》2017,(10):128-129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绝经在1年以上的50~80岁的155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并应用骨质疏松性骨质相关危险因素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155例女性中有66例骨质疏松患者;体重指数、青少年时爱好活动、规律运动与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风险呈负相关(P<0.05),绝经年限、生育个数与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是否有规律性运动、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青少年时期是否爱好运动、生育个数等均是影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质发病的因素,绝经后女性避免低体重指数、规律运动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 ,多见于绝经期妇女 ,男子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仅为妇女的 1 /6。骨质疏松患者很易发生骨折 ,在一般外力作用下 ,即可导致骨折。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内源性雌激素有关。雌激素的减少 ,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 ,破骨细胞相对增加 ,破骨与成骨明显失衡 ,出现骨的吸收增加和骨的形成减少 ,导致骨质逐渐丢失。为了改善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替代疗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有关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概述。当今常用的激素替代疗法有两种 ;即单纯雌激素给药法和雌、孕激素联合给…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疾病。因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妇产科学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新进展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全身性骨质疾病,是由于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剧降低,造成其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引起骨折的一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现如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渐严重,受骨质疏松影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2018年全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率为32.0%。,其中老年女性患病率可高达51.6%[1]。PMOP导致的骨折及骨骼畸形等骨问题会导致患者疼痛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骨质疏松占发病的80%以上,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专门讨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代谢性疾病,由于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异常,继而引起骨质脆性增加。伴有腰背酸痛、骨折及体态变形,是多种因素而引起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又称骨质疏松综合症。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翠霞 《陕西中医》2006,27(6):749-750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两型:绝经后骨质疏松(1型),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2型),与增龄过程中骨组织结构与功能衰退有关。骨质疏松的病理原因,迄今为止尚未查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内分泌因素人在生命过程中,骨骼处在不断分解和重建的代谢过程中,雌激素对骨骼有保护作用,它可促使成骨细胞生长,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并与甲状腺有拮抗作用,降低骨消溶,从而提高骨峰值。40岁以后,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性腺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骼内的钙向血液转移,使骨质中钙含量逐渐减少。此外,睾丸酮缺乏可引起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