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本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137-13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后囊膜破裂8眼,其中糖尿病组5眼,对照组3眼,经处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眼,植入睫状沟2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3眼。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娴熟的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正确处理,糖尿病性白内障均能得到有效控制。本文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7):2318-23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方法:对年龄50岁~92岁的老年性白内障575例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结果:术后视力:0.1~0.3者69眼(12%),0.3~0.5者264眼(45.91%),0.6~0.8者182眼(31.65%),10者60眼(10.43%),术后视力无明显提高者13例226%)见于网膜,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视神经萎缩。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后发性白内障、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虹膜脱出.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特点,手术成功关键在于手术技巧及手术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6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及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眼部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精心细致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5.
我科于1998年5月开始,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共645例,658只眼,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50例55只眼,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8年5月~2000年12月共施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50例55只眼,男30例,女25例,年龄40~70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3,术后3d,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查随访。超声乳化主机采用美国爱尔康公司产SERIES TEN THO USAND MASTER型,人工晶体为Alcon和Storz(EIE-FIT),光学直径5.5mm。手术方法:手术前测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前1h用Mydrin-…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白内障多发生于儿童和中青年人,且多单眼发病。为了恢复较好的视力和双眼单视功能,防止弱视,最好是行白内障现代囊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木[1,2]。我院从1990~1996年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468例,其中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5例,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9例,女6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19例,左眼16例。对33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和1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2例行Ⅱ期植入,都因外伤时未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年龄最小4岁,最大50岁,平均24.7岁。外伤性质:眼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比正常人早 ,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工晶体技术的进展 ,糖尿病不再是人工晶体手术的禁忌症。我院自1997年以来 ,对31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EC CE +IOL术。现将手术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中男12例 ,女19例。年龄50~81岁 ,平均66岁。术前均经内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病史3个月~16年 ,平均5年。4例胰岛素控制 ,7例饮食控制 ,20例口服药物控制。术前空腹血糖≤6.1mmol/L8例 ,6.1~8.9mmol/L23例。同时选31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作对…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复明效果好,但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视力恢复与术前及术后血糖控制及全身情况有关。因此,糖尿病病人术前必须进行全面查体,这就要求眼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了解病情,采取及时而适当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双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费贵书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3):176-177
目的:探讨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间间隔.方法:对52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双眼手术时间间隔为3 d.术后双眼矫正视力0.3以上者45例,占86.5%.双眼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3d内双眼分别行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6—05/2009—05对4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6例745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期、同一手术医师施行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做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术后1周矫正视力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0.5者301眼,均为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充分散大或术中瞳孔缩小、瞳孔缘损伤和术后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的病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视力,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的发病原因、机制及临床转归。方法 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有复视患者行视力、眼前节、眼底常规检查 ,并进行屈光、眼肌运动、复像检查 ,用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眼位及融合功能。结果 在双眼复视 8例中 ,斜视性复视 7例 ,中枢融合障碍性复视 1例。单眼复视 4例是术后人工晶体偏位所致。结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部分患者合并眼肌运动障碍性复视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经早期积极治疗 ,多数患者可获得双眼视觉。单眼复视多为手术并发症所致。 相似文献
14.
Zeiss IOL Master 测量人工晶体度数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Zeiss IOL Master与传统超声生物测量法对人工晶体度数测量的准确性和特点及术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评价Zeiss IOL Maste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6例100只眼年龄相关性的白内障患者,术前分别应用Zeiss IOL Master、超声生物测量仪及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使用SRK-Ⅱ或SRK/T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并将100只眼根据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结果随机分为两组,对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分别按上述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结果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术后1个月随诊检查视力及眼屈光度并作分析.[结果]Zeiss IOL Master和超声生物测量法,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59±1.18 mm和23.56±1.16 mm,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0.18,P=0.85);IOL Master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3.53±1.98D、43.71±1.91D,两者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0.65, P=0.51);按两种测量方法随机分组的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分别为≤±0.5D各占84%和80%,≤±1.0 D各占100%和98%,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t=0.237,P=0.82).[结论]Zeiss IOL Master是一种高精确性、非接触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切1: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123例(162眼),分为ECCE组(67例89眼)和Phaco组(56例73眼),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7--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3d时两组视力比较,ECCE组好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62眼)屈光度超过-10 D以上的高度近视病人采用超声乳化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视力改善情况。【结果】52倒(62眼)高度近视病人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110眼,0.1~0.5者31眼,0.5~1.0者21眼,矮正视力≤0.1者4眼,0.1~0.5者33眼,0.5~1.0者25眼,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角膜穿孔伤修补早期联合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疗效。方法对 4 8例已行该联合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伤后至手术时间为 4~ 4 8h ,随访时间 1~ 36个月 ,内容包括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矫正视力≥ 1 .0者 6眼 ,占 1 2 .5 % ;0 .5~ 0 .9者 2 7眼占 5 6 .3% ;0 .1~ 0 .4者 1 1眼 ,占 2 2 .9% ;<0 .1者 4眼 ,占 8.3%。无特殊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联合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使过去认为必须分期进行的手术在短期内一次完成 ,术后视力恢复快、疗程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46例(346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203只眼,占59%;≥1·0者59只眼,占17%。1月后矫正视力≥0·5者245只眼,占71%;≥1·0者83只眼,占24%。结论:该术式切口小,不需缝线,操作简便,不需昂贵设备,视力恢复快,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本院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38眼),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5±2.7)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O.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眼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2.98±0.38)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行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晶体植入及取出硅油。结果:经6~20个月随访,23例(23只眼),术后视力≥0.1(60.87%)≥0.39眼(39.13%),术中后囊破裂8只眼,结论:硅油填充术后的白内障囊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同时取出硅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