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的2742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下肢静脉疾病中,DVT占22.39%.男女之间患病率无差异;DVT常见临床症状是患肢肿痛(92.34%),浅静脉曲张(32.57%),皮肤色素沉着(24.95%),及溃疡形成(18.45%).DVT易累及左下肢;混合型最常见,占60.09%.80.23%的DVT患者存在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40岁(76.29%)、手术操作史(12.18%)、严重创伤史(8.42%)、妊娠和产褥期(4.87%)等.最常见的手术类型依次为普通外科手术(26.05%),血管外科手术(23.35%),妇产科手术(20.96%),骨科手术(16.47%)和泌尿外科手术(7.49%).原发性血液高凝综合征占全部DVT患者的0.22%.结论 DVT占下肢静脉疾病的22.39%,临床症状以患肢肿痛最多见.DVT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40岁、手术操作和严重创伤史.原发性血液高凝综合征是DVT不可忽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或髂股段近端静脉, 血栓形成后脱落可引起肺栓塞, DVT与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没有任何治疗的30 d内有相当高的死亡风险, DVT为3%, 肺栓塞为31%。因此, DVT的防治越来越受重视。本刊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骨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专家共识", 2013年发布了"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 2021年更是发布了"中国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 以上共识与指南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DVT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骨折部位及类型不同, DVT的发生率也不同。近年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红会医院张堃教授研究团队针对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研究, 本期特邀请张堃教授撰写了"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时间、部位规律研究及药物防治效果评价"一文, 重点阐述了下肢骨折患者DVT的发生时间与部位规律、药物防治效果评价, 其结论不仅可为创伤骨科医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预防DVT...  相似文献   

3.
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鲜继淑 《护理学杂志》2006,21(18):24-2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3例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高龄、并存疾病、手术及应用脱水药物等是DVT和PE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存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抗凝、促溶药物加手术的综合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创伤及手术是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在血栓形成后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血栓形成后遗症将长时期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少数并发肺栓塞,造成严重后果。在骨科围手术期正确认识、评估和预防VTE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急性脊髓损伤病人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下肢麻痹、创伤、血高凝状态及制动所致静脉瘀血。临床上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1419例住院病人平均年龄33.0±0.44岁,男性81%,截瘫占49%。初期治疗中PE发生率为4.6%,DVT发生率为14.5%。按截瘫与四肢瘫分层,PE(P=0.545)和DVT(P=0.103)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上,有DVT的病人与无DVT的病人间无差异(P>0.3),而有PE的病人年龄明显大于无PE的病人(P<0.02)。已治疗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岁.术后2周行双侧下肢静脉Duplex彩色超声检查,观察DVT形成的情况,根据是否形成DVT,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围术期有关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2.2%,而近端DVT发生率2.7%.与非DVT组相比,DVT组麻黄碱使用率及其用量增加,麻醉时间延长,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下肢DVT有关(P<0.05).结论 髋、膝关节矫形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为麻醉时间>3 h、使用麻黄碱及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骨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属静脉系统回流障碍性疾病,下肢静脉好发[1]。DVT是骨科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创伤、大手术DVT发生率较高,大的矫形手术发生率40%~60%[2],50%~80%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好发于下肢,是血管外科领域的一种多发病,常常继发于手术、分娩、肿瘤等危险因素。发病率每年不断上升,据报道美国VTE发病率每年约为(104~117)/10  相似文献   

9.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的46例患者,在围术期间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开展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各项针对性护理干预。46例患者术后仅发生1例DVT。未发生肺栓塞和脑栓塞等其他严重栓塞性疾病,手术和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髋臼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影响髋臼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2髋臼骨折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术前及术后7~10d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并对11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髋臼骨折术后发生DVT有18例,DVT发生率为17.65%(18/102).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VT相关的因素有6个,其中年龄、肥胖、静脉曲张及手术方式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分别增加到4.075、7.803、46.176和4.251倍(P<0.05);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减少到0.121和0.114倍(P<0.01).结论 年龄和肥胖是人工关节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而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则是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髋臼骨折术后无症状DVT的大量存在,提示术后最好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一旦有DVT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或髂股段近端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可引起肺栓塞,DVT与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没有任何治疗的30 d内有相当高的死亡风险,DVT为3%,肺栓塞为31%。因此,DVT的防治越来越受重视。本刊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骨科...  相似文献   

12.
肺栓塞是以各种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最为常见,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1]。笔者于2017-11-04诊治创伤骨折后围手术期易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肺栓塞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是外科多发病.2004年,Baldwin等[1]综合文献资料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患者3000~6000万人,80岁男性患病率为10.7%.VTE大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001年,Nicolaides等[2]报道,心脑血管意外、髋关节置换术、多发性创伤、全膝置换术和髋部骨折等,并发DVT者占40%~50%;而心肌梗死、前列腺切除术、脊柱损伤和神经外科手术等,则为20%~30%.据统计,美国每年因DVT并发肺栓塞(PE)致死者约20万人.DVT的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经导管灌注溶栓药物的溶栓疗法(CDT),文献报道已超过600例,显著提高DVT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中,对预防致命性肺栓塞(PE)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指征。方法 10例下肢DVT患者接受IVCF植入术,术后给予溶栓及抗凝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获成功,疗效满意。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个月,随访期间无PE、严重出血性疾病及滤器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IVCF植入的应用不仅有效预防PE的发生,而且使溶栓治疗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创伤后的一种并发症,尤以髋膝部骨折后最常见。如处理不当,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截肢或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本院自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9例下肢骨折并发DVT病人,经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病因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肢的骨关节手术常常并发深静脉血栓 (deepvenousthrombosis ,DVT)形成 ,导致疼痛、静脉炎、肺栓塞 ,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kneearthroplasty ,TKA) ,如果不加以预防 ,其下肢DVT发生率为 40 %~ 84%,其中近端DVT占 8%~ 2 4%,有症状的肺栓塞 (pulmonaryem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创伤病人死亡的二个潜在因素.但DVT和非致命PE发作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因而其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据权威估计,复合创伤病人DVT的发生率约为20%,故建议采取预防措施.但迄今为止,仍无安全有效的方法.作者就复合创伤后血拴形成及其预防进行了研究.复合创伤病人113例,随机分成二组,分别用连续捆绑加压装置(SCD,共76例)及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LDH,共37例)来预防DVT和PE;并用B超定期监测股静脉血流.对于不明原因的去O_2饱和血症或临床怀疑有PE可能时,监测SPO_2并行通气/灌注肺扫描或肺血管造影检查.当证实有DVT或PE时,立即用肝素治疗.113例复合创伤病人,平均年龄38±18岁,多数病人合并骨折.共发现12例(10%)血栓栓塞,其中5例为下肢DVT,4例为PE但无DVT,3例同时有DVT  相似文献   

18.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栓塞是术后对病人的一个重大的威胁.预防的真正目标在于致命性肺栓塞.Kakar等证实,小剂量肝素不仅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还可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且无应用华法令作治疗性抗凝时并发的大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循环》编者指出,在美国,对所有40岁以上作胸腹部手术者,常规应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每年可拯救4000~8000名病人的生命.但上述观点尚未被外科界广泛地接受且有争论.为了明确争论的实质,作者就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自然历史、早期诊断技术的精确性以及已发表的支持机械性与化学性预防措施的资料作了复习.问题的范围一般公认,在普外外科病人中,致命性肺栓塞的危险是低的.在10个大的美国医学中  相似文献   

19.
���Ѫ˨�γɵIJ��򼰸�Σ����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并非少见 ,文献报告的尸检发现率为 35 %~ 5 2 %[1] ,经静脉造影证实有症状的DVT发病率为 1 6‰[2 ] 。DVT的急性期并发症有肺栓塞及股白肿或股青肿 ,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前者 ,是DVT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或导致截肢 ;后者 ,使患肢处于失功状态 ,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质量。Virchow提出的DVT三大发病原因 :血流缓慢、血液异常和血管损伤 ,至今仍被沿用 ,但有不少新的认识 ,而且DVT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 ,业已受到重视。了解DVT的病因及高危因素 ,对正确认识DVT的发生发展 ,指导合理的预防措施与…  相似文献   

20.
杨琨  费晨  王鹏飞  张斌飞  杨娜  田丁  庄岩  张堃 《骨科》2020,11(3):223-228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且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DVT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记录血栓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将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侧别、合并外伤、合并内科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术后1 d血红蛋白、术后1 d红细胞压积、术后1 d的D-二聚体列为观察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97例病人中,术后有17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5.21%,其中发生近端血栓2例(2/175,1.14%),远端血栓162例(162/175,92.57%),混合血栓11例(11/175,6.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后1 d D-二聚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OR=1.888,95%CI(1.213,2.930),P=0.005)、女性[OR=1.841,95%CI(1.268,2.673),P=0.001]、冠心病[OR=1.086,95%CI(1.190,3.945),P=0.011]、术后1 d D-二聚体[OR=1.077,95%CI(1.019,1.138),P=0.009]是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后DVT发生率较高,以远端DVT为主。对于年龄>60岁、女性、冠心病、术后D-二聚体升高的病人应注意重点预防下肢DVT的发生,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