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型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免疫印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172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阳性检出率;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不同类型Hp感染在慢性上消化道疾病中的分布频数。结果免疫印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8%、71.2%、65.1%,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型Hp感染者中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Ⅰ型Hp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分型发现HpⅠ型菌株比Ⅱ型菌株更有可能增加胃癌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因此HpⅠ型感染者可能更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量胶囊法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2例因消化道症状就医的患者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快速尿素酶(RU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将上述三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加以比较j其中67例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快速尿素酶及病理组织学。经抗HP治疗后的患者大部分HP检查阴性,阳性者其14CDPM值也大为降低。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安全、简便、可靠、无交叉感染及无创伤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幽门螵杆菌)感染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确诊的497例患者均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检出Hp作为标准对照,并同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所选患者按疾病种类分为三组: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2(消化性溃疡组).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观察组低于对照1及对照组2(P<0.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特异性及敏感性较差,可能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在临床上,应联合其它不同检测方法,提高HP感染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回顾分析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吸试验对Hp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571例胃镜受检患者用快速尿素酶试验作Hp检测,对391例胃镜受检患者用^14C-尿素呼吸试验作Hp检测,以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照。结果 显示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吸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1.5%、95.3%;特异性分别为87.7%、9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94.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92.8%。结论 Hp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尿素呼吸试验均为Hp诊断的常用方法,两者敏感性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特异性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利用非扩散性红外线光谱仪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小儿幽门螺杆茵感染的可靠性。方法:186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内镜检查,胃窦部粘膜活检,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或Hp培养,以判断是否Hp感染,并同时检测^13C-尿素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通过内镜捡查获取胃粘膜检测Hp的结果比较计算得到的。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39%,阳性预测值为95.94%,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率为98.39%。结论:利用非扩散性红外线光谱仪可代替价格昂贵的质谱仪来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检测小儿Hp感染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幽门螺杆菌(H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我科住院患者早晨空腹行14C—uBT测定Hp,同时经胃镜检查并夹取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测定Hp,其检测结果两组进行对比。结果14C—UBT测定Hp阳性为98例,阳性率为81.67%,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为108例,阳性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4C—UBT不需通过胃镜获取标本,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常血清学抗体检测被认为不能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因此,缺乏一种简便、可靠、价廉的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评价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方法(ASSURE Hp IgG体检测试剂盒)在北京地区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方法:纳入半年内未进行根除Hp治疗,一月内没有服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铋剂及任何抗生素的门诊患者,以ASSURE Hp 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并同时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计算该药盒在北京地区诊断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34例.阴性64例;ASSURE Hp IgG抗体检测-CIM带检测阳性45例,阴性53例。该试剂盒检测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75.4%。准确性80.6%。该试剂盒对半年前曾经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100%.特异性68.4%,准确性76.9%。对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者诊断Hp现症感染的敏感性85.2%,特异性80%,准确性81.9%。结论:ASSURE Hp IgG抗体快速测定检测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经济、安全的新型的非侵入性的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其敏感性为88.2%,适合于临床上患者的初次筛查.尤其适合于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现症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6例患者,其中慢性胃炎92例、消化性溃疡58例、胃癌16例,同时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2种方法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结果: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胃炎58.7%(14C-UBT)、55.4%(RUT);消化性溃疡87.9%(14C-UBT)、84.5%(RUT);胃癌2种方法均为62.5%。2种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4C-UBT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无创的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谈13C-尿素呼气实验对慢性胃炎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40例因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黏膜活检,分别进行Watin-Stany(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并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将WS和RUT结果 相一致且病理结果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入选,分析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的特异性为82%;敏感性为91%;准确性为87%.结论 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BT)是一项敏感的、特异的、安全、可靠的非侵入性Hp的检测方法[1].  相似文献   

10.
周晗  王光明  王宏旭 《甘肃医药》2013,(10):751-753
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对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0例有消化道症状(7~14岁)的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同时采用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RUT法)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进行Hp检测,并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4C UBT、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9.3%、58%、51.3%;敏感性分别为95.6%、97.8%、84.6%;特异性分别为93.6%、96.7%、80.8%.结论:因此认为14C UBT和病理组织学是检测Hp感染较准确的方法,而14C UBT是非侵入性操作,更能反映“全胃”的Hp感染状况,同时无创伤、费用低,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和配合,因此便于在诊断儿童Hp感染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金新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4):512-512,520
幽门螺杆菌(Hp)是1982由澳大利亚学者 Warren 和Marshall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中分离的一种螺旋杆菌,该菌常见于人的胃窦和幽门部位。后来的研究发现胃内存在这种细菌的人患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较高,而患病时间久的还可能发展成胃癌[1]。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可分为侵入性检查即胃镜下取黏膜活检做快速脲酶测定,细菌涂片,细菌培养,组织染色等;非侵入性方法有血清或全血抗Hp抗体检测,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抗原检测等。本文就Hp抗体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及应用做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0例患者,其中慢性胃炎50例、胃溃疡50例、十二指肠溃疡80例、复合性溃疡20例、胃癌20例,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胃窦粘膜Giemsa染色3种方法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77.3%(RUT)、81.4%(Giemsa染色)、80.5%(C^14-UBT),阴性率分别为22.7%、18.6%、19.5%。各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是种简便、快速、可靠、安全的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快速试纸在检测Hp粪便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或)快速尿素酶结果为金标准,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粪便进行HpSA快速试纸检测,其中62例为抗Hp治疗之前患者(治疗前组),42例为抗Hp治疗之后的复查患者(治疗后组)。结果治疗前组患者按“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24例,阴性38例,HpSA检测阳性27例,阴性35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治疗后组患者按“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15例,阴性27例,HpSA检测阳性19例,阴性23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81%;104例患者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和88%。结论HpSA快速试纸在临床上诊断Hp现症感染和判断抗Hp疗效方面均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楼高波 《浙江实用医学》2003,8(5):324-324,330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螺旋状致病微生物。国内外的研究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密切相关 ,对感染Hp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行Hp根除已达成共识。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Hp根除治疗 ,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复发。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 ,并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C14 —呼气试验证实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32 0例 ,其中胃溃疡患者 92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 2 8例。上述病例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了解Hp在不同人群的感染率。方法 对未经任何治疗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105例健康者进行14C-UBT检测Hp。结果 88%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79%的胃溃疡患者Hp阳性,3。8%的健康人Hp阳性。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对Hp的检测敏感性高,方法简便,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我院采用奥美拉唑、丽珠得乐、克拉霉素、阿英西林四联药物治疗胃镜检查及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群燕  陈建永 《浙江医学》1999,21(9):530-531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应用微量~(14)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测272例胃病患者,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UBT计数(933±152tpm)显著高于慢性胃炎(552±41dpm),轻、中、重度活动性慢性胃炎UBT计数分别为211±13、547±57、784±96dpm.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轻、中、重度胃粘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UBT计数分别为261±54、513±101、807±201dpm及412±67、817±185、1203±367dpm,大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提示Hp感染与胃粘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已公认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胃 MACT淋巴瘤等有密切相关。我院于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同时作 14 C-尿素呼气试验 ( 14 C- UBT)与快速尿素酶试验 ( RUT)、病理改良 Giemsa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病人进行检测来对比分析 ,以探讨 14 C- UBT检测 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胃镜受检者 1 2 6人 ,男 82人 ,女 44人 ,平均年龄 ( 4 1 .8± 1 5 .1 2 )岁 ,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5 7例 ,糜烂性胃炎 2 2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排除孕妇、受检前 2周内服用抗生素、胃出血及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中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9月21日至2018年11月6日在我院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病患200例,所有病患均给予~(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检测,另外将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抗体胶体金试验联合快速尿素酶试验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的临床检验价值,同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00例病患,金标准检验阳性118例中,~(14)C尿素呼气试验检验阳性110例,金标准检验阴性82例中,~(14)C尿素呼气试验检验阴性78例;~(14)C尿素呼气试验检验幽门螺旋杆菌的特异性为95.1%,敏感性为93.2%,准确性为94.0%。结论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中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有着较高的临床检验价值,为进一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还需给予病患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胃癌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Hp的检测,探讨它们与胃癌之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8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Hp—IgG抗体的检测,同时对溃疡组、慢性胃炎组及对照组也分别采用上述方法进行Hp的检测。结果 胃癌组Hp的感染率为64.3%(18/28),溃疡组为87.5%(14/16),慢性胃炎组为20%(2/10),对照组为36.4%(4/儿)。Hp感染率最高为溃疡组,其次为胃癌组。结论 胃癌与Hp的感染有密切关系,用HpIg—G方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用^14C—UBT检查方法;胃内是否有Hp感染过则采用HpIg—G方法检查,而近期是否有Hp感染则采用^14C—UBT方法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