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苯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2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A组31例晨800顿服苯那普利片10 mg;B组31例晨800顿服非络地平缓释片5 mg.连续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及降压疗效.结果(1)苯那普利和非络地平缓释片均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24 h平均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1%和88.2%.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苯那普利和非络地平缓释片降低SBP的谷峰比值(TP)比率分别为(62.3±12.8)%和(65.2±13.1)%,降低DBP的TP比率分别为(68.6±18.3)%和(77.2±12.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非络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均有效,谷峰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136例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组,单次口服苯那普利10mg后,各年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但50岁以上两组降压效果更显著,老年组(〉60岁)有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趋势,基线血压及下降值与基线肾素活性水平无明显相关,结果说明苯那普利降压效果明显,不受年龄和血浆肾素活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C-I)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56例高血压病患服用苯那普利前和后6个月的心脏形态和心律失常变化。结果:检测的27例LVH患VA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H(77.7%对34.5%),尤以复杂型VA多见(48.2%对10.4%);治疗6个月后,IVS、LVPW、LA和LVMI显消退,VA发生率亦明显降低。结论:高血压伴LVH时VA和复杂型VA发生率显增多;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LVH有明显消退作用,VA亦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4.
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吉贤  曹倩  安向光  魏立平 《河北医药》2009,31(19):2564-2565
目的评价坎地沙坦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为治疗组给予坎地沙坦剂量8-16mg/d,对照组56例服用苯那普利,剂量10-20mg/d,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所有参与者测血压和胆固醇、三酰甘油、肾功能。结果监测血压显示坎地沙坦组降压与苯那普利对照组无差异,对胆固醇、三酰甘油没有影响,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咳嗽发生率低,并能改善肾功能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结论坎地沙坦同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对血脂、肾功能无影响。坎地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咳嗽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伊贝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的方法 ,比较伊贝沙坦 (Irb)与苯那普利 (Ben)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70例 2 4h平均舒张压 (DBP)≥ 85 m m 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 1wk药物洗脱期、2 wk安慰剂期后 ,随机服用 Irb15 0 mg/d,qd或 Ben10 m g/ d,qd。 4wk末坐位 DBP≥ 90 m m Hg者剂量分别加量至 Irb30 0 mg/ d,qd或 Ben2 0 mg/ d,qd,继续服用4wk。分别观察安慰剂期末和 8wk末的 2 4h ABPM值和实验室检查值的变化。结果 :8wk末 Irb组 2 3例中需服 30 0 mg者占 75 % ,Ben组 2 5例中需服 2 0 mg占 85 %。 2组用药后各时点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可保持血压的昼夜节律。 SBP/ DBP下降值在 2 4h、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 6 :0 0 ) Irb组分别为 (16 .2± 11.8) / (10 .0± 7.9)、(18.2± 6 .2 ) / (11.6± 4.5 )、(11.8± 4.0 ) / (7.0± 2 .7) mm Hg;Ben组分别为 (9.9± 10 .4) / (5 .1± 5 .7)、(11.1± 3.4) / (6 .3± 2 .9)、(4 .6± 4.9) / (2 .8±4.1) mm Hg。D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SBP下降值组间比较 P>0 .0 5。 2组降压 T/ P均大于 5 0 %。Ben组咳嗽发生率9% ,而 Irb组无。结论 :Irb降压幅度好于 Ben。两药降压的同时均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降压 T/ P满意  相似文献   

6.
陈阿娣  徐旦 《上海医药》1999,20(10):29-3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效应。方法;以随测血压及动态血压法测定苯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2例的参数。结果:所有病例随测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平均值均显著下降。其中的22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显著下降,昼、夜血压也显著下降,白天血压下降幅度更大。降压谷峰比值(T/P)>0.50。结论:苯那普利副反应小,顺应性好,可抑制高血压对靶器官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停用原降压药1周后即给予苯那普利10mg和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血压、血钾、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两药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总有效率达91.2%。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值得临床推荐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苯那普利的降压作用及其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 89例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中 3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给予苯那普利 ,剂量10~ 2 0mg/d ,治疗 4周 ,治疗前后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结果 苯那普利降压总有效率为 94% ;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者 ,其心功能不全改善的有效率为 87%。结论 苯那普利降压疗效可靠、安全 ,并能改善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C_I)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56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和后6个月的心脏形态和心律失常变化。结果检测的27例LVH患者VA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H者(77.7 %对34.5 %) ,尤以复杂型VA多见(48.2 %对10.4 %) ;治疗6个月后 ,IVS、LVPW、LA和LVMI显著消退 ,VA发生率亦明显降低。结论高血压伴LVH时VA和复杂型VA发生率显著增多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LVH有明显消退作用 ,VA亦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10.
孙建钧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41-3442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洛丁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使用苯那普利治疗9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并使用了动态血压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90例均为2002年2月~2004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4组 ,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 ,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 (均P<0.01),以缬沙坦 (24mg·kg-1)的降压幅度最大 ,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 (TDM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缬沙坦 (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 (HW/BW )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 ;缬沙坦 (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 (1mg·kg-1)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选择性I型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及两者合用对心肌梗死 (MI)后的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中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冠状动脉结扎术后24h存活的SD大鼠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 (B组 )、缬沙坦组 (V组 )、苯那普利 +缬沙坦组 (B +V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 ,假手术组 (S组 )作为正常对照。治疗6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醛固酮 (Ald)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浓度。结果 :MI后6周C组与S组相比 ,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_dp/dtmax)显著降低 (P<0.01) ,而左室舒张末压 (LVEDP)显著升高 (P<0.01) ;3治疗组中以上指标得到相似程度改善 ,并使LVEDP恢复至正常(分别与C组比较 ,均P<0.01 ;与S组比较 ,P>0.05)。与S组相比 ,C组血清AngII无明显变化 ,而Ald显著升高 ,治疗组中除V组的血浆AngII显著升高外 ,其余均显著降低 ,且血清Ald浓度与LVEDP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1)ACEI、ARB均有改善MI后受损心功能的作用。(2)合用ACEI与ARB具有良好的叠加作用。(3)血浆Ald是较AngII更持久的心功能不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姚熙慧 《天津医药》1999,27(2):111-112
近年在肾脏病临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使用较多。为进一步研究其保护、改善肾功能,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笔者对32例DN患者分组进行了苯那普利疗效观察,主要探讨该药的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排泄的作用。 临床资料 1.病例 32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均累及肾脏,出现临床蛋白尿,即属DNIV期[1],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既往无肾脏病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男7例,女9例,平均年龄 56.8岁(54~73岁),病程(12.8± 4.9)年。对照组男 8例,女 8例,平均年龄 57岁(53~74岁),病程(2.5±5…  相似文献   

14.
文献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者约40%~45%患有高血压,而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则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已占全国末期肾病的26%[1].因此,对于高血压导致早期肾脏损害的治疗已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而对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有人证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目前延缓肾病进展最可靠的手段[2].本院使用苯那普利(洛汀新),观察ACEI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并以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多少为评价指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旨在观察螺内酯对苯那普利长期使用的降压疗效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的影响。方法 :13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先予苯那普利 10mg·d-1口服治疗 1个月 (A组 ) ,未达显效者再随机分为B组和C组 ,单盲法分别加服氯沙坦 5 0mg·d-1和螺内酯 4 0mg·d-1,治疗一个月。 3组中显效病人 (A组 5 7例 ,B组 2 0例 ,C组 2 1例 )均继续原方案治疗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6 ,12个月末观察 :(1)诊室血压 ;(2 )超声心动测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F值及A/E比值 ,并计算左室重量、左室重量指数 ;(3)测血钾、肾功、血糖、血脂。结果 :苯那普利小剂量单用 ,近期显效率 4 1.9% ,长期使用仍能维持降压疗效 ,但需增加剂量。未显效者加用氯沙坦和螺内酯后 ,近期显效率分别为 5 7.14 %和 6 1.76 % ,长期用药血压维持正常率分别为 91.4 3%和 94 .12 %。 3组均有显著逆转左室肥厚作用 ,治疗后LVDD、IVST、LVPWT、LVMW及LVMI及A/E均明显降低 ,EF值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6个月末 3组无差异P <0 .0 5 ;12个月末B、C两组接近P >0 .0 5 ,但均优于A组 ,P <0 .0 5。治疗前后对血钾、肾功、血糖、血脂均无显著影响。结论 :螺内酯在加强苯那普利长期降压及改善左室肥厚作用方面 ,与氯沙坦一样有效。且  相似文献   

16.
戴华  林建珍 《海峡药学》2016,(10):115-116
目的:研究比较培哚普利及贝那普利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收集112例未治疗的新诊断或以往单药治疗而血压未控制的1、2级高血压病患者,分两组比较:一组服用培哚普利1日8mg,另一组为贝那普利1日10mg,观察时间8周,观察24h平均血压和清晨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均能明显降低24 h平均血压和清晨血压( P<0.05),1日8 mg培哚普利较贝那普利1日10mg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均是有效而且安全性良好的降压药物,且足量的培哚普利(1日8mg)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24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分别在使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NO、SOD、MDA的含量,并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清NO、SOD水平较治疗前增加(P<0.05),MDA水平减少(P<0.05)。结论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慢性肾衰患者血清NO、SOD、MDA的水平来发挥其保护肾脏,延缓肾衰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和糖代谢异常。我们就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口服萄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观察苯那普利(洛汀新)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高血压30例(高血压试验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50岁±13岁。27例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疾病。以血压正常,经临床实验检查身体健康者20例作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32岁~68岁,平均52岁±10岁。 1.2 研究方法 高血压患者停服降压药2周。停药期间每天测坐位血压一次,以实验前3天的3次血压平均值作为用药前血压。实验者当日采用静脉血  相似文献   

19.
20.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苯那普利(洛丁新)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无高血压,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82例,对照组7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苯那普利10mg/d,观察19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尿白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试验结束时尿白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1。结论早期应用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