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AASV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腹痛1个月入院,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10 d病情无缓解到我院就诊。痰查抗酸杆菌、结核抗体、癌细胞均(-);尿红细胞、尿蛋白均(+),血肌酐345.7μmol/L;行肾脏穿刺活检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ANCA及相关抗体(+),结合患者有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长期口服丙硫氧嘧啶(PTU)史,确诊为PTU诱发AASV。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予泼尼松口服维持并逐步减量,1年后随访痊愈。结论 AASV临床较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对有肾功能及多系统损害症状者应及时行ANCA、肾活检等相关检查,同时重视采集病史、用药史,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部病变表现为纤雏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肺部病变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住院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25.0%。胸部CT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肺纤维化,其中5例类似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所有患者均为ANCA阳性,9例为抗髓过氧化物抗体阳性.1例为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10例患者中2例仅有肺纤维化的表现;8例合并肾脏病变,其中6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肾损害出现,2例同时出现。结论 肺纤维化可作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早期表现,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患者应常规进行ANCA检查。  相似文献   

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变应性血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11例变应性血管炎进行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结果伴有肾损寄的3例老年男性阳性,均为核周型ANCA。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认为ANCA阳性的变应性血管炎可能有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4.
尹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86-1288
原发性小血管炎是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的一类小血管炎,以血管壁炎性反应、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原发性小血管炎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出率高因而又称之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AV),包括  相似文献   

5.
陈蓉 《南京护理》2022,(1):54-57
目的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该患儿病情得到了控制,逐渐好转,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类以小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特征,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亚洲地区AAV以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为主,最常累及肾和肺。近几年发现补体,例如C5a,通过替代途径在AAV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了解AAV补体与凝血过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从发病机制出发找到治疗疾病的靶点。本综述总结AAV发病机制中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与补体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由血管炎性病变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可以累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甚至淋巴管。因其受累血管的部位、大小、类型及病理等各不相同,使其临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经认识的系统性血管炎至少有20种。按照受累血管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小血管(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  相似文献   

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其相关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 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 ,ANCA)是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成份的一类。其靶抗原主要为MPO和丝氨酸蛋白酶 3(PR3)。临床上检测ANCA ,对多种血管炎性疾病有重要意义。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之为ANCA相关系统性血管炎 ,ANCA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ANCA相应抗原的特性及其不同相应血管炎的比较 ,ANCA在ANCA相关系统血管炎 (AAS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玉津  尹培达 《新医学》2007,38(7):484-485
1 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第一个被证实与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与其相关的血管炎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WG)、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CSS)]、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等.而WG、CSS和MPA具有相似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血管)、临床特点(具有肺、肾小球损害)和实验室检查(ANCA阳性),因此有学者将这3种小血管炎合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原发性血管炎的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朝生 《新医学》2006,37(5):293-295
1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原发性血管炎的特征性组织学损害为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局灶性纤维素样坏死,微动脉和小动脉也常被累及,即为坏死性小血管炎;有时中动脉也可受累(如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急性期常伴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性小血管炎可发生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因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原发性血管炎的肾损害(如显微下多血管炎肾损害,韦格纳肉芽肿肾损害)等问题进行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e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C)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sauto-antibodies,AEC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ANCA和AECA,并分型.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ANCA阳性率为68.8%(80例中55例阳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ANCA 36例,阳性率为45%,C-ANCA19例,阳性率为23.8%.AECA阳性率为7.5%(80例中6例阳性),其中IgG-AECA阳性率为6.3%,IgM-AECA 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与AECA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血管炎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检测血管炎患者方法及意义。方法 :以健康人血液中性粒细胞为抗原基底 ,回顾性总结了 6 1例各种血管炎患者及 5 0例健康献血员 (ANCA)的检测率。结果 :6 1例各种血管炎患者的阳性率为 34.4 3% ,其中 ,韦格内氏肉芽肿 (WG)阳性率为 5 3.5 7% (15 / 2 8) ;大动脉炎阳性率为 16 .6 7%(2 / 12 ) ;未分类血管炎阳性率为 19.0 5 % (4/ 2 1)。 5 0例健康献血员全阴性。结论 :ANCA是血管炎疾病敏感而特异的血清标志抗体 ,对以WG为代表的该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诊断、病理分型和病情评估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2例无LN的SLE患者、36例LN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NCA进行检测。对78例SLE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将LN患者分为ANCA阳性和阴性组,无LN的SLE患者为正常对照,进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与比较。结果 LN患者和无LN的SLE患者的ANCA阳性率分别为55.6%(20/36)和7.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CA阳性和阴性组的肾小球滤过率、严重血尿(镜检红细胞≥++/HP)和管型阳性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NCA可作为LN的辅助诊断指标,并与其肾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ANCA阳性可能更易出现在ClassⅢ和Ⅳ型的LN当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PTU引起的ANCA阳性的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EL 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的靶抗原及抗体滴度。结果2例病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 y,服PTU时间为29与36 m o。2例均有肾外表现,且为P-ANCA阳性,患者血清均识别M PO和PR 3。而服PTU无小血管炎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的10份血清仅有1例ANCA阳性。2例患者均停用PTU,1例应用激素,1例无特殊处理,2例小血管炎的临床症状均得以缓解,停药和治疗后各种抗体滴度均有所下降。结论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及时停用PTU或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V合并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结果栓塞组发生在AAV活动期23例(82.1%),发生在缓解期5例(17.9%),50.0%发生在疾病诊断后2个月。栓塞组合并急性感染率、BVAS评分、血清肌酐、ESR水平高于未栓塞组,但血小板计数、C3水平低于未栓塞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感染、ESR、C3水平是AAV合并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AV患者活动期,尤其在疾病诊断后的2个月,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合并急性感染、ESR升高、C3降低的AAV患者可能更易合并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1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其相关系统性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是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成份的一类。其靶抗原主要为MPO和丝氨酸蛋白酶3(PR3)。临床上检测ANCA,对多种血管炎性疾病有重要意义。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之为ANCA相关系统性血管炎,ANCA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ANCA相应抗原的特性及其不同相应血管炎的比较,ANCA在ANCA相关系统血管炎(AAS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8例以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des,ANCA-AAV)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肺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ANCA-AA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8例中6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1 mg/(kg·d)治疗4~6周,病情控制后改为泼尼松,逐渐减量,其中3例同时接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2 mg/(kg·d)口服1年;1例加用雷公藤1 mg/(kg·d)治疗3个月;2例因出现肾功能衰竭病死,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患者中,除2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外,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贫血、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因此,对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抗感染等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尽早行ANCA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ANCA-AAV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男,62岁,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3个月、加重伴痰中带血10d入院。既往:双侧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病史7年。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差,胸廓对称,双肺呼吸运动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少量干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相似文献   

19.
ANCA相关性血管炎称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以小血管为主要侵犯对象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造成所侵害血管的炎性反应和坏死,并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异常或衰竭,其中以肺、肾损害为主。目前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术仍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最佳方案。然而,对于肺癌合并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由于其具有术前肺功能较差、肾功能差、高龄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罗佐杰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51-105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 toantibodies,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指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微型多血管炎及原发性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较高 ,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认识不足 ,而导致漏诊或误诊时 ,患者将产生无法逆转的肾功能衰竭 ,危及生命 ;相反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可使大多数患者完全恢复。除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外 ,药物所致也屡有发生 ,丙基硫氧嘧啶是较常见的药物之一。丙基硫氧嘧啶是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 ,应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