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查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颈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3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内固定。按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标准,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分级评定。结果:28例获访病人中,平均随访时间为13.8个月,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植骨于术后3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时Frankel分级好转率分别为50%和82.1%,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64级和1.14级。结论:选择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颈髓损伤,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早期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刘文胜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6):753-75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2月进行376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颈椎损伤组118例,颈椎病组258例,统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结护理要点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提出术中护理的方法和重点。结果手术时间颈椎损伤组85.5±17.7 min,与颈椎病组89.0±27.4 min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出血量颈椎损伤组450.8±81.6 mL,大于颈椎病组312.4±88.7 mL(P〈0.01)。1例手术结束后右上肢不能活动,立即打开伤口,调整植入物,术后恢复;1例手术结束30 min后四肢活动度降低,经及时打开伤口,清除血肿,术后恢复,其他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效果满意,无伤口感染、异物存留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早期颈椎颈髓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早期椎颈髓损伤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 ,骼骨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 3~ 2 8个月随访 ,全组病例无术后感染 ,无副损伤 ,无瘫痪加重及早期死亡者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为 74 5 %。结论 :在无脊髓横断及全身严重的全并症情况下 ,采用前路减压术加植骨固定 ,可尽早解除颈髓的受压时间 ,并恢复椎管生理容积 ,同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条件 相似文献
4.
吕翠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1)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分为对照组(颈椎损伤)和观察组(颈椎病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92.3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中良好的医护配合,可保证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效果,对于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6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26例患者术后颈椎即获稳定,基本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全部植骨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完全瘫3例无改善,23例不全瘫均有改善。结论: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疗效较佳,并发症少,稳定性好,患者康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性颈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手术经路及效果。方法:对我科运用多功能动力系统的自停颅钻及高速微型磨钻施行的5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2例,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改善3例。结论:颈椎前中柱损伤,脊髓前方有压迫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最佳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8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髓损伤病人临床十分常见 ,多数由于颈椎骨折骨块后移或椎间盘破裂后突压迫脊髓所致 ,少数病人为颈髓挥鞭性损伤 ,拍片时无异常表现 ,我们对前一类病人进行椎前入路椎体切除椎管扩大成形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术前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总结病人 80例 ,男性 5 6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 2岁。车祸伤 6 1例 ,高处坠落伤11例 ,重物砸伤 5例 ,其它 3例。合并颈椎前柱中柱骨折 5 5例 ,中柱后柱骨折 13例 ,前柱中柱后柱骨折 6例 ,单纯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颈髓者 6例 ,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1999年7月-2003年7月22例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拟行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获随访6—24个月。按Frank分析法评价。4例完全恢复正常(占18.18%).上升1级9例(占40.90%),上升2级6例(占27.27%),无改善2例(占909%),死亡1例(占4.55%)。结论 加强颈椎骨折脊随损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1999年7月 ̄2003年7月22例下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拟行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获随访6 ̄24个月,按Frank分析法评价。4例完全恢复正常(占18.18%),上升1级9例(占40.90%),上升2级6例(占27.27%),无改善2例(占9.09%),死亡1例(占4.55%)。结论加强颈椎骨折脊随损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总结采用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和后路侧块钢板联合手术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11例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5~24个月,全部植骨均获得牢固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脊髓功能按Frakel分级平均有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对于严重下颈椎损伤实施前后路一期手术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和评价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38例颈椎疾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1例术后4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余37例随访-16月,平均9.1月,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均融合,6例钢板或螺钉位置不理想,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是目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稳定颈椎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其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为促进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根据损伤情况及影像学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12例,D级4例;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5例,C级6例,D级11例,E级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1例,及时手术清除后病人恢复良好。结论:退变性因素是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的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Frankel功能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7例,D级2例,E级1例),均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除2例Frankel分级A级和1例Frankel分级B级患者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2个等级,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钢板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可使受压脊髓充分减压,脊柱恢复稳定,损伤脊髓获得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经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经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197.2±25.3)min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359.20±45.68)mL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时间(7.76±1.33)d、植骨融合时间(11.23±0.45)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Cobb角(6.42±1.03)°、椎体间滑移距离(2.56±0.17)mm明显小于对照组,而JOA评分(15.28±1.26)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9.726,P<0.05);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采用前后路联合方式进行手术稳定性更强,术后近期颈椎解剖结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不会增加并发症,但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出血量,应在严格把握适应症情况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AK在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2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久治不愈的根型颈椎病,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前路手术中,将BAK插入到49个病变椎间隙,术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2例患者平均随访37月,临床效果满意,无神经并发症发生,术前JOA评分5-14分,术后JOA评分12-17分,恢复率为40%-100%,无BAK移位或脱出。所融合间隙无塌陷及成角畸形,并均在3-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颈椎椎体间固定融合技术使施术节段稳定,避免了自体植骨引起的并发症,可作为代替传统颈椎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接受该术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8例,年龄56-74岁,平均60,4岁.结果:本组25例患者经3、6、24月的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3.5%,74.4%,76.5%,术后行X线,MRI复查,内固定无松动,颈髓压迫解除,恢复了圆柱形状.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能充分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稳定性.优点:缩短治疗周期,消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