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腹腔镜行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4年 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 2 3例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患者 ,分为传统开腹手术 (开放组 ,12例 )和经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组 ,11例 )两组 ,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  2 3例均行结肠全切除术。开放组中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和子宫前倾位固定 7例 ,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子宫前倾位固定和直肠前突修补 2例 ;腹腔镜组 11例全腹腔镜手术 3例 ,手助腹腔镜手术 8例 ,附加直肠功能性悬吊和子宫前倾位固定 2例。开放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 ( 3 78h比 4 79h) ,两组的术中出血 ( 15 8 6ml比 10 7 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 3 71d比 2 86d)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 10 14d比 14d)无明显差别 ,开腹组 1例发生切口裂开 ,腹腔镜组 1例发生左侧胸腔血性积液。术后 1月~ 16月随访 ,平均排便 2 45次 /d。结论 开腹或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均安全、有效 ,腹腔镜手术外观好 ,切口并发症少 ,但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次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协和医院2002~2007年接受次全结肠切除术的4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开腹组(21例)和腹腔镜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48例均行次全结肠切除术,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便秘症状改善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引流管引流量、伤口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行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已应用于治疗多种结直肠疾病。文中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全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腹手术组(l2例)和腹腔镜手术组(1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情况以及疗效评价。结果 2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相关并发症,1例结肠多原发癌患者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的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切口长度均少于或小于开腹组(P<0.05),排气时间和进食后排便次数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相比开腹手术组延长105 min(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未见转移及复发,排便次数2~5次/d。结论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徐良  谢明均  郑涛  马鸣  袁泉 《四川医学》2008,29(5):543-54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运输型便秘的可行性.方法 将31例惠顽固性慢运输型便秘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行改良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A组),另一组施行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较B组少、切口长度A组较B组短、镇痛药用药次数A组较B组少、肠道恢复时间A组较B组短、切口一期愈合率A组>B组(P<0.05).结论 改良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运输型便秘优于传统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经手助腹腔镜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14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单纯随机抽样分为经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组]72例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排便情况.结果 开腹组手术时间[(160±12)min]明显短于HALS组[(198±15)min](P<0.05);开腹组和HAL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12)、(230±30)ml,无统计学差异(P>0.05);HALS组切口长度f(57±1.1)cm]明显短于开腹组[(25.2±4.5)cm](P<0.05);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HALS组[(22±0.8)次]明显少于开腹组[(3.0±1.5)次](P<0.05);HALS组和开腹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3.4±3.6)、(92.5±5.3)h,HALS组优于开腹组(P<0.05);手助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3±3.9)、(14.2±5.1)d(P<0.05).开腹组发生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4例,肠梗阻2例;HALS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手助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安全、有效,术后早期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前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8例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69.8±30.2)m L少于开腹组的(133.6±36.6)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9.7±9.6)h小于开腹组的(60.6±10.7)h,术后住院时间(7.0±1.4)d短于开腹组的(11.5±2.4)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的优点并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辅助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优、缺点。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0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54例行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50例行开腹Soave法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前常规行下消化道造影,24h延迟拍片,直肠肛管测压及直肠粘膜活检。两种手术方法会阴部手术操作相同,均行Soave法直肠结肠全层吻合。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术式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但肠蠕动恢复快(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低于常规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儿巨结肠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创伤小、外形美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钟育波  邱磊  谢沛标  廖健南  周爱华  魏君 《广东医学》2012,33(13):1934-193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altic cecoproctostomy,LASCAC)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例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腹部做小切口入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手术.结果 LASCAC完成1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0) min,出血量50~130 mL,中位出血量7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0.8)cm,肛门排气时间(2.1±1.1) d,可下地行走时间(3.5±1.5) d,术后住院时间(11±3)d,无发生切口感染、吻合漏、吻合狭窄、盆腔感染.术后1周内,2例发生不全性小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随访3~26个月,1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1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数(110±25)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0±15)分.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条件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经比较发现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术中临床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一组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进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方法:共391例结肠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切除组(n=190例)和开腹手术切除组(n=201例)。以术后每隔6个月进行1次就诊的方式进行长期随访。生活质量分别在术后12个月、24个月、48个月以改良的简表-36健康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所有患者均在意向治疗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8例(4.2%)腹腔镜组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总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组为6.8%(13/190例),开腹手术组为14.9%(30/201例)(P=0.018)。在手术后12个月,腹腔镜组生活质量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护理。方法将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14例与开腹结肠次全切除术1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O.05),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减轻了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加强腹腔镜术后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骊  王欣  张凤坤  赵俊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11(4):221-222,224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至2007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5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其中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8例,行切除回盲部的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9例,行全结肠切除术5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3例。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示结肠肌间神经节细胞减少变性或缺如。盲肠结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2~4次/日,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3~5次/日,全结肠切除术后为5~8次/日,结肠部分切除术后为1—2次/1~2天。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与切除回盲部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技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35例(A组)与开腹大子宫次全切除术30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使用镇痛药例数及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70 4),但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03 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两组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子宫大于12孕周的患者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要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方燕飞  陈建亮  韩珺 《浙江医学》2010,32(5):633-634
目的 探讨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实施保留宫颈的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要求保留宫颈的86例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并选择同期9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6例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中除2例借助腹腔镜分离盆腔粘连后完成阴式手术外,其余均获成功.两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病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小于孕12周)者,严格掌握适应证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借助腹腔镜可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回肠远段环形贮袋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慢传输型便秘、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3例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均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例均手术成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5 d,3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6 d排便。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顽固性腹泻、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全结肠切除、回肠远段环形贮袋一直肠吻合术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措施,术后排便控制能力满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伍萍 《河北医学》2012,18(2):200-20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诊断和治疗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7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手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6.3±24.3vs97.6±45.2)和住院时间(7.4±1.6vs11.3±1.8)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高热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于是微创手术,研究组手术时间(87.3±18.8 vs 67.4±8.7)稍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月经;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壁,未出现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比传统手术在治疗子宫肌壁肌瘤剔除术方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colectomy with ileal J-pouch anal anastomosi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conventional open total colectomy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From 1990 until 1999, 11 patients underwent open total colectomy, while 21 patients had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colectomy.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perioperative course, and recovery were compar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tested using Student's t-test for independent groups and chi-square tests when appropriate. Nasogastric tube could be removed after POD 1.1 vs. 4.8 (p < 0.05), the mean time to passage of stool was 1.7 (range, 1 to 3) vs. 5.4 (range, 3 to 7) days (p < 0.05), and in the laparoscopic group watery stool was soon made solid after POD 24.3 vs. 87.3 (p < 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operating time and mean estimated operating blood loss between two groups.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patients treated conventionally (45.5%) and laparoscopically (33.3%).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colectomy improved cosmetic results and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e elective surgery of ulcerative colit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机、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且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安全、有效、可行,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