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量化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解放军第89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按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和观察组(量化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对比两组肌力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肌力恢复优良率(94.29%)较对照组(62.86%)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14%)较对照组(65.71%)高,观察组ROM值较对照组大,P均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例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量化康复训练通过早期训练,合理制定训练强度,应用动静平衡等训练方法,有效提高患者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预防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病人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病人的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量化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运用及对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80例。采用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以康复训练量化法展开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康复训练效果及患者膝关节僵硬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86.13±1.33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89.53±1.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7±2.35分和77.98±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膝关节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康复训练量化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展开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预防膝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各60例,髌骨骨折32例。治疗组以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指导的量化康复训练在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s,TP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TPF患者12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指导的量化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训练依从性。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VAS评分和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指导的量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TPF患者训练依从性,改善其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缓解疼痛,加快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胫骨骨折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Lysholm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关节活动度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折病人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和1%利多卡因0.5ml,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通过手术给予钢板内固定处理,康复组患者术后早期介入系统、规范、全程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术后遵医嘱进行功能训练.采用膝关节Kolmert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随访,康复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并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可显著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进一步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疗效观察。方法对68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病人,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和1%利多卡因0.5ml,每周1次,共3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训练。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采用内固定治疗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固定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固定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0~24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加快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谢卫梅  姚晓红  陈惠冰 《护理研究》2013,27(20):2133-213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路径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依据康复训练路径实施系统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重建术后12周对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据康复训练路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指导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行ACL损伤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SS、Lysholm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HSS、Lysholm评分及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理论指导康复训练可降低ACL损伤重建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髌骨外脱位患者微创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髌骨外脱位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采用在关节镜下髌股韧带重建术进行微创修复,术后均采取相同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于者术后2周开始,治疗组则于术后6~12h(早期康复训练)开始2组患者均于康复训练前和康复治疗4周后(康复训练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康复训练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ROM与组内康复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康复训练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ROM分别为(91.80±8.20)分和(106.15±6.70)°,与对照组康复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髌骨外脱位微创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2例,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的情况,术后加强护理,早期开始膝关节活动训练及延迟负重训练。21例患者平均随访1.7年。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5%。表明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的维持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功能锻炼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134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术后第7天开始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和1%利多卡因0.5ml,1次/周,共3次,同时进行膝关节主动及被动功能训练.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对2组患者于术后第4个月末.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注射透明质酸钠和利多卡因及功能锻炼,能促进关节软骨愈合,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NMES康复治疗,均治疗3个月。术前及术后1、2、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尺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舒适度。结果术前,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高于、大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其膝关节活动不适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术后6周时给予水中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周、术后12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本体感觉测试.结果 经水中步行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周,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水中步行训练可更好的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及本体感觉,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2例,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的情况,术后加强护理,早期开始膝关节活动训练及延迟负重训练。21例患者平均随访1.7年。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5%。表明术后早期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的维持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在关节镜清理术后第2天关节腔内注意阿尔治(玻璃酸钠)并辅以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仅膝关节腔内注射阿尔治,于治疗后5周根据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及行走情况综合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康复训练组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炎病人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