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口腔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经鼻胃管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口腔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口腔癌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98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鼻肠管与鼻胃管两种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实施两种肠内营养途径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鼻肠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8±3.75)d,鼻胃管组为(20.02±6.42)d,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t=3.2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肠管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0.4%)明显低于鼻胃管组(62.0%),经统计学分析,χ2=28.0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选择鼻肠管途径较选择鼻胃管途径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道癌患者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和癌肿本身原因,表现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加上手术带来的严重创伤及过强的应激反应,使术后营养不良加重,因此术后早期开始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预防感染和发生吻合口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急性胰腺炎患儿分为鼻空肠管组24例和鼻胃管组24例。两组在常规胰腺炎治疗基础上分别通过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肠内营养治疗的耐受性(腹痛、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管道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症状、管道并发症、代谢异常、拔管时间、恢复经口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在减少胃潴留、反流误吸方面优于鼻胃管营养治疗法,但在护理中仍要注意防止管道堵塞、非计划拔管等相关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在食管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采用鼻空肠管进行术后肠内营养的食管癌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食管癌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营养情况、营养期间体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营养后7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第7天时体重下降小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能够提高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和营养效果,减少病人的体重丧失,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121腔癌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把100例口腔癌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两种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时的患者舒适度及术前和术后7d的前白蛋白、肌酐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的前白蛋白、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比鼻胃管更为舒适,应用鼻空肠管比鼻胃管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周媛婷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3):238-238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本文对近3年来本科室1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者于入院后即经胃管注入生大黄、石蜡油及番泻叶,并对肠功能恢复者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结果19例患者除2例因病情过重死亡外,其余无症状加重及血、尿淀粉酶反复,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不会增加胰腺负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降低住院费用,但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肠内营养反应,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对3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采用鼻胃管营养支持,比较2组的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营养情况、营养期间体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营养7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营养第7天时体质量下降小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改善营养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鼻空肠管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MV)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A组留置鼻空肠管,B组留置鼻胃管,观察两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的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并发症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A组肠内营养可以耐受起始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明显比B组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比鼻胃管更为有效、安全,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有助于尽早脱机。 相似文献
9.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耐受,增强免疫力,减少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式,以往我们多采用单腔鼻肠管喂养,但是由于术后胃肠减压管、鼻肠管、氧气管等多管并存于鼻腔,患者很难耐受。对此,2004年11月-2005年8月我科应用三腔鼻空肠管对32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开展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史红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3-4
目的经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维持重症患者的营养需要,达到治疗目的。方法置管成功后,认真做好鼻肠管、营养液滴注和患者口鼻腔的护理,并开展患者营养评估和心理护理等工作。结果50例患者经肠内营养支持,无一例出现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结论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护理得当可以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地区战备消毒包储存时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战备消毒包在漳州、重庆和拉萨地区自然环境中的储存时限及细菌来源。方法准备双层棉布手术敷料包、器械包、敷料器械混合包,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后分别存放在自然环境战备仓库储存箱内,分别于灭菌后不同时限点随机取3种规格消毒包各3个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对战备仓库空气、储存箱进行取样培养,并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结果灭菌消毒包储存时限漳州地区24d、重庆地区40d、拉萨地区91d;三地区战备消毒包、仓库空气和储存箱优势菌属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消毒包内培养出的细菌与空气、储存箱分离出来的同种菌种不同菌株之间的16SrRNA-23SrRNA转录间隔区和ITS位置互换(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相似性漳州地区为98%~99%、重庆地区为97%~100%、拉萨地区为99%~100%。结论不同地区战备消毒包的储存环境对其储存时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战备消毒包内细菌来源于空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最适合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种置管方法。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置管方式分成鼻胃管联合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组、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观察三组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胃引流量、肠内营养给予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等。结果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在畏管心理、鼻咽部不适、异物感、置管后严重咳嗽、咳痰及置管营养期间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术后8日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氮平衡、转铁蛋白和CD4/CD8比值与术前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术后经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12例患者通过鼻肠营养管在术后 2 4h给予肠内营养素“能全力” ,观察临床表现和监测营养支持 7d前后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浆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体重。结果 所有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减慢输注速度或调节输注液温度没有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和手术并发症。各项生化指标及体重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对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保护胃肠道粘膜屏障 ,防止感染性并发症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50例食管癌病人早期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方法。结果:术后发生导管脱出5例,其中3例胃镜下重置导管成功,2例改肠外营养;导管不通23例,经注入可乐等含碳酸饮料通管成功。34例出现轻度腹痛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控制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6例出现严重腹痛、腹泻,给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并经肠内营养管注入止泻药(易蒙停)后症状得到控制。术后平均2~4 d恢复肠道功能,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简单、安全且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营养液的输注对病人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改善明显提高。加强护理,预防和减少鼻饲管管理中的并发症是保证肠内营养正常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将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胃管,另一组采用鼻空肠管。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2、第5、第10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0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情况,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置管后第5天、第10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反流率低于胃管组。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使用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方法 选取62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和C4进行测定.并观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术后第8天2组比较,tALB=2.535、tPA=2.880、t淋巴细胞数=2.720、tIgA=2.166、tIgM=2.065、tC3=4.103、tC4=2.478,P均<0.05,表明EN组在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方面优于PN组.术后并发症比较,x2感染性并发症=4.24、x2心血管并发症=15.55,P均<0.05,表明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N组.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0.
黄春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7)
目的:探讨改善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的早期营养状况和预后措施。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56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按术后场内营养时间点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术后第1天经周围静脉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于术后第3天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于术后第7天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行肠内营养后前白蛋白、白蛋白、氮平衡及感染率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感染发生;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值分别为(320.41±12.3)mg/L、(39.26±6.25)g/L、(0.65±0.3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7394,5.9017,1.9079;P<0.05)。两组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耐受性及预后情况,最佳的肠内营养时机约为术后5d。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尽早实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