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比较国产新型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选择80例ASA I~II级,拟在臂丛阻滞下行前臂、腕和手部手术的患者(年龄22~41岁)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即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组和1.5%盐酸利多卡因组,两组局麻药容量均为20mL。利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后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疼痛和运动阻滞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后10、306、0 min时的HR、SBP、DBP、RR、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较利多卡因组短(P<0.05),且运动恢复时感觉几乎同时恢复。两组病人均未见不良反应。认为2%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利多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观察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使用效果。方法:将64例(ASA1—2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n=16),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进行操作定位;B组(n=16),用3%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按常规阻滞方法进行操作,C组(n=16),用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二者配比为2:1),应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进行操作定位,D组(n=16),用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二者配比为2:1),按常规阻滞方法进行操作。4组局麻药容量在肌间沟阻滞中用量均为20mL,在腋路阻滞中用量均为30mL,对比观察两组的臂丛阻滞成功率。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问,疼痛和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前、麻醉后10、30、60min时的HR、SBP、DBP、RR、SpO2的变化。结果: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较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组短(P〈0.05),且运动恢复时感觉几乎同时恢复。认为3%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中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传统阻滞中利多卡因复合布比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结论:①周围神经刺激仪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②3%国产新型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目前常用的2%盐酸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碳酸局麻药进行了大量研究 ,认为碳酸局麻药具有潜伏期短、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等优点。为此 ,本文对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1 2月 ,手臂外伤手术 2 0例 ,其中急诊 1 5例 ,择期 5例 ,男1 6例 ,女 4例 ,平均 ( 2 8.5± 8.2 )岁。ASA[1 ] Ⅰ~Ⅱ级 ,术前无明显心肺疾患。1 .2 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 g ,硫酸阿托品 0 .5mg。患肢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当针尖触及第一肋骨后 ,不找异感 ,回抽无血即… 相似文献
4.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观察其麻醉效能。方法 :选择 6 0例上肢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用 2 %盐酸氯普鲁卡因 ,对照组用 1 5 %利多卡因 ,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用 2 2G静脉留置针穿刺产生异感后将留置针向前推进 2mm ,拨出针芯 ,用丝线将留置针尾部与皮肤固定 ,连接带延长管的输液三通 ,先分别注射 3mL试验量 (不含肾上腺素 )。 6min后注射 9mL(含 1:2 0万U肾上腺素 )。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呼吸、循环的变化等。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在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 ;运动恢复时间实验组快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呼吸、循环变化无明显差异 ,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起效快 ,神经阻滞完善 ,作用时间短 ,无明显不良反应 ,配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满足各种上肢手术 ,不受时间长短限制 ,并能随时检测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浓度碳酸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60例手外伤手术和上肢骨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Ⅰ组(30例):1.2%碳酸利多卡因30ml;Ⅱ组(30例):0.6%碳酸利多卡因30ml。在注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60min分别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的感觉区域和运动区域进行感觉和运动阻滞评估,同时记录两组药物所引起患者寒战的机率。结果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患者发生寒战机率明显高于II组患者。结论低浓度(0.6%)碳酸利多卡因行肌间沟路臂丛神经阻滞,与高浓度(1.2%)碳酸利多卡因一样能产生较好的感觉运动阻滞,且较少发生寒战反应。 相似文献
6.
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其他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ASAI、Ⅱ级病人 30例 ,随机分成 3组 :①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组 (n =10 ) ,②盐酸氯普鲁卡因冻干粉针剂组 (n =10 ) ,③对照组 (n =10 )。观察 :起效时间 (痛觉消失时间 ) ,痛觉恢复时间 ,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等指标及给药后不同时相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盐酸氯普鲁卡因比盐酸利多卡因起效快 (P <0 .0 5 ) ,且痛觉及运动恢复亦快 (P <0 .0 1) ;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与冻干粉针剂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三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相点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及其冻干粉针剂均可安全用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并且比利多卡因起效快。 相似文献
7.
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果。 方法将 4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下腹部、盆腔部择期手术的妇产科患者 ,随机分入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 2 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分别注入 2 %氯普鲁卡因 5ml或 2 %利多卡因 5ml。 5min后 ,如无全脊麻现象 ,再予 2 %氯普鲁卡因或 2 %利多卡因 10ml,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与持续时间、硬膜外阻滞范围。 结果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为 4.13±1.5 1min ,痛觉消失时间为 10 .2 7± 2 .31min。氯普鲁卡因组分别为 2 .0 0± 0 .6 5min和 7.76± 1.95min( P均 <0 .0 1) ,麻醉持续时间 :利多卡因组为 47.2 7± 11.82min ,氯普鲁卡因组为 5 2 .0 0± 8.40min(P <0 .0 5 )。两组阻滞范围相同。用药后10、30、6 0min ,利多卡因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 (P <0 .0 1) ,氯普鲁卡因组仅在用药后 10min低于用药前水平 (P <0 .0 5 )。 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妇产科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利多卡因起效快 ,痛觉完全消失快。在阻滞范围和持续时间上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8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氯普鲁卡因组(3%盐酸氯普卡因,n=40)和碳酸利多卡因组(碳酸利多卡因,n=40)。均硬膜外试验量4mL 5min后,一次性注入12mL(含肾上腺素1∶20万)。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起效、痛觉消失、运动阻滞、痛觉恢复时间基本相同,运动恢复时间盐酸氯普鲁卡因组优于碳酸利多卡因组(P<0.05);盐酸氯普鲁卡因的寒战、耳鸣显著少于碳酸利多卡因(P<0.01);盐酸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结论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疼痛消失、运动阻滞、疼痛恢复无显著差别,运动恢复时间比碳酸利多卡因早,盐酸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较碳酸利多卡因安全。 相似文献
9.
曾宇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0,(9):896-897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桡尺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30例,Ⅰ组用15ml碳酸利多卡因+15Ⅱd生理盐水,Ⅱ组用15ml碳酸利多卡因+15ml生理盐水+肾上腺素50峭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对桡尺神经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感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用于前臂手术是安全和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效果. 方法将40例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下腹部、盆腔部择期手术的妇产科患者,随机分入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别注入2%氯普鲁卡因5ml或2%利多卡因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现象,再予2%氯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10ml,观察心率、血压、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及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与持续时间、硬膜外阻滞范围. 结果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为4.13±1.51min,痛觉消失时间为10.27±2.31min.氯普鲁卡因组分别为2.00±0.65min和7.76±1.95min(P均< 0.01),麻醉持续时间:利多卡因组为47.27±11.82min,氯普鲁卡因组为52.00±8.40min(P<0.05).两组阻滞范围相同.用药后10、30、60min,利多卡因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氯普鲁卡因组仅在用药后10min低于用药前水平(P<0.05). 结论氯普鲁卡因用于妇产科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利多卡因起效快,痛觉完全消失快.在阻滞范围和持续时间上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诊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A组注射2%氯普鲁卡因,B组注射碳酸利多卡因,每组各30例.麻醉开始后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同时记录麻醉前、切皮时、取出胎儿时、关腹时、术毕时的心率、血压、脉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取出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两组基本相同,运动恢复时间氯普鲁卡因组优于碳酸利多卡因组(P<0.05);氯普鲁卡因的寒战、耳鸣症状显著少于碳酸利多卡因(P<0.01);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结论 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在麻醉起效、痛觉消失、运动阻滞、痛觉恢复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运动恢复时间比碳酸利多卡因早,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较碳酸利多卡因安全. 相似文献
12.
骆永强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1):25-26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肱骨骨折在臂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另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P<0.05),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3%盐酸氯普鲁卡因,2%碳酸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1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硬膜外腔注入3%盐酸氯普鲁卡因(A组),注入2%碳酸利多卡因(B组),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注药后5min(T2),15min(T3),25min(T4),55min(T5)各时点的SBP、DBP、HR、RR、SPO2,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采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最高平丽,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评价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最大程度:0级为无运动阻滞,1级为不能抬起大腿,2级为不能屈膝,3级为不能屈踝.结果:A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P<0.01),A组产妇运动阻滞最大程度小于B组(P<0.01),痛觉消失最高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前后不同时点SBP、DBP、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2、T3、T4、T5的SPO2均高于B组.结论:3%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快;恢复快;镇痛肌松完善;毒副作用低;适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14.
选择ASAI—II级上肢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 0例。分别用两种混合液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丁卡因混合液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缩短 ,作用时间延长 ,阻滞范围增加 (P <0 .0 1)。利用血气分析仪测得的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丁卡因混合液的 pH为 7.15 9± 0 .0 12 ,CO2 含量为 430± 0 .2 8kPa。提示 ,在无碳酸丁卡因注射液的情况下 ,将盐酸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应用 ,同样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能满足长时间手术及术后镇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氯鲁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酯类局麻药,因其毒性低、起效快、时效较短、麻醉可控性好等优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本文以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对照,观察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经硬膜外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骶管神经阻滞的麻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管阻滞麻醉常用药物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它们有快速耐药性和神经阻滞较差的弱点。笔者将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骶管阻滞麻醉 ,其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拟在骶管阻滞麻醉下的会阴部手术 6 0例 ,排除局麻药过敏史 ,酒精及药物滥用史。随机分为 3%氯普鲁卡因组 (A组 )和 2 %利多卡因组 (B组 ) ,每组 30例。两组药液中均加入 1:2 0万的肾上腺素。1.2 方法 术前 30min两组患者均肌注鲁米那钠 0 .1g ,阿托品 0 .5mg ,患者入室监测ECG、BP、SpO2 。患者侧卧或俯卧位 ,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行骶管穿刺 ,… 相似文献
17.
18.
骆永强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Z1)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法 )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 16 0例肱骨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 ,其中 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另 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 (P <0 .0 5 ) ,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 ,阻滞完全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永强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3(2):25-26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肱骨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另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P<0.05)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性 .方法 2 0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患者 ,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和碳酸利多卡因组 ,每组 10例 ,分别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或碳酸利多卡因 (6 mg·kg- 1 ) .以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测定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 ,以临床观察评价药效学 ,比较利多卡因盐酸盐和碳酸盐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差异 .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达峰浓度及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17.2± 8.9)和 (2 5 .6± 9.7) min;(4.2± 1.6 )和 (3.3± 1.2 )mg· L- 1 ;(11.8± 1.8)和 (8.7± 1.6 ) mg· h· L- 1 ;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药效学参数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 (4.9± 1.8)和 (9.1± 2 .1)min;(8.9± 4 .6 )和 (13.7± 5 .2 ) m in;(2 11.3± 4 7.4 )和 (15 2 .6± 31.4 ) min.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吸收速率和达峰时间均快于其盐酸盐 ,AUC也大于其盐酸盐 ,临床麻醉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其盐酸盐 ,体内消除半衰期与盐酸利多卡因基本一致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