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乳腺病变195例钼靶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素英  杨菊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4,19(3):196-198,F003
为提高乳腺疾病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初步分析了195例乳腺病变钼靶X线征象.对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的X线表现和乳腺癌的X线表现分别予以叙述,良性病变中以乳腺增生症、纤维腺瘤、积乳囊肿和炎症多见;乳腺癌大致分为肿块型、浸润型和钙化型,以肿块型最多见.粗大引流静脉和弥漫性微小钙化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甚有价值.文中对早期浸润型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症的鉴别,乳腺大导管与漏斗征的区别进行了讨论,并对乳腺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以及两者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分析ER在癌旁组织的表达特点。结果:11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乳腺增生性病变104例,上皮良性肿瘤34例,其他乳腺良性病变6例,乳腺上皮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类型(P<0.05)。90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癌86例,导管内癌3例,肉瘤1例,浸润性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P<0.05。乳腺癌患者恶性肿瘤家族病史关联度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67.1%的乳腺增生患者存在3种及以上病理变化。乳腺癌旁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均有ER高表达特征。乳腺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P<0.05)。结论:乳腺增生是常见的复杂乳腺良性病变,该种病变中ER高表达、不典型增生的演变过程与乳腺癌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CD15抗原检层,并与组织蛋白酶D(Cath-D)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表达作对比研究,以探讨CD15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标本取自我院1994~1997年间手术切除治疗的女性乳腺癌94例和乳腺良性病变41例。1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观察。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进行诊断、分型和分期。参照改良的Boom和Richardso…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在乳腺普查中对60例可触及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分析其X线征象,并且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0例经钼靶检查诊断乳癌5例,良性病变47例。术后病理结果乳腺癌8例,良性病变39例。钼靶X线诊断正确率86%。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7种凝集素的亲合组织化学染色法对94例不同的乳腺病变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凝集素受体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病变中多定位于腺腔面,而在乳腺癌中则多分布于细胞浆内,提示凝集素有助于区别乳腺的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用KLCA-91S型计算机近红外线扫描仪对81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灰影、血管改变及灰影与血管关系等3个方面进行诊断。诊断出乳腺癌18例,17例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94.4%。诊断乳腺良性疾病691例,接受手术者的病理符合率为96.3%。该检查为无痛性,对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灵敏度高,动态观察更有助于确诊。可作为乳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不典型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摄片误诊的病例82例。其中乳腺恶性肿瘤误诊为乳腺良性病变50例,乳腺良性病变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32例。从临床表现、X线征象分析误诊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结果50例漏诊的乳腺癌病例分别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乳腺慢性炎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有一定活动性的肿块,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等。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影,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多发性的主、分支导管充盈缺损等。32例良性疾病误诊为乳腺恶性肿瘤的病例中,术后病理诊断分别为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良性分叶状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病,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脂肪坏死、乳腺结核、胸壁结节性筋膜炎等。其中临床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乳房肿块16例,乳房局限性增厚区7例,乳头溢液5例,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4例。X线表现为片状密度增高阴影14例,边界不清的肿块11例,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4例,多发性分支导管充盈缺损2例,毛刺状肿块1例。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在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上均有重叠性,这是造成乳腺X线摄片误诊的主要原因。加深对乳腺癌不典型临床及X线表现的认识,结合超声及穿刺活检等其它检查手段,能明显减少乳腺疾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用KLCA-91S型计算机近红外线扫描仪对81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根据灰影、血管改变及灰影与血管关系等3个方面进行诊断。诊断出乳腺癌18例,17例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94.4%。诊断乳腺良性疾病691例,接受手术者的病理符合率为96.3%。该检查为无痛性,对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灵敏度高,动态观察更有助于确诊。可作为乳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提高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证实的36例乳腺肿瘤钼靶X线的表现特征.结果 36例患者中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14例,良性病变22例.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13例,良性病变23例.钼靶X线诊断正确率为97.2%.结论 X线钼靶是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首选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48例乳腺肿块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良性肿块为21例,恶性肿瘤为27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2%,良性肿块是33%,恶性肿瘤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5)。良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流速值这12cm/s。B型超声辅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可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特别是2cm以下小乳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组织和 1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c erbB 2表达情况。结果 本实验中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率为 6 7.5 0 % ,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为 30 .0 0 %。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乳腺癌组织中 2 2例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86 .36 % ;1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4 4 .4 4 %。两组阳性表达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 erbB 2的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常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大切片观察83例乳腺癌间质弹力纤维增生(EL)的形态学,以45例乳腺良性疾病作对照,并与乳腺癌淋巴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雌激素受体状况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有关临床病理因素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EL发生率为80.7%,分为局灶型和弥漫型两种:EL也可见于乳腺良性疾病,并非仅在乳腺癌出现。乳腺癌EL程度与病理类型有关,并与组织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状态及间质巨噬组织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提示EL属于宿主防御反应的一种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MSH2和BAG-1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与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SH2、BAG-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分别为73.0%和82.0%,而乳腺良性病变二者的表达率分别为28.3%和15.0%。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hMSH2和BAG-1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hMSH2和BAG-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 ABC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了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雌激素受体和四种凝集素受体.高分化乳腺癌 ER,UEA—1,PNA 的阳性率和 UEA-1,PNA 受体的分布与低分化乳腺癌不同.这些差异可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良性病变 UEA-1和 PNA 受体的阳性率与乳腺癌不同,其分布与低分化乳腺癌不同,此种差异可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依据.ER,conA,UEA-1阳性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这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 ER 与凝集素受体的染色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证明无相关性,因此凝集素受体的测定不能代替 ER 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乳腺癌P5 3、C -erbB - 2、组织蛋白酶D和C -myc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并了解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对乳腺癌 76例和乳腺良性病变 2 1例进行P5 3、C -erbB - 2、组织蛋白酶D和C -myc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a .P5 3和C -erbB - 2仅在乳腺癌有表达。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P5 3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升高而上升 (P <0 0 5 )。b .浸润性导管癌和乳头乳晕湿疹样癌C -erbB - 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类型 (P <0 0 1)。c .C -myc癌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P5 3、C -erbB - 2和组织蛋白酶D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依据 ,P5 3和组织蛋白酶D对乳腺癌预后的评估 ,C -erbB - 2对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0.00%)和乳腺导管原位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0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41.67%)和乳腺导管原位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有关(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孕激素受体(PR)情况、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患者是否绝经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阳性表达与Surviv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3,P<0.05)。结论:COX-2与Surviv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与Survivin阳性表达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JunD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及乳腺良性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JunD在1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191例乳腺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JunD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及乳腺增生性病变中的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①与其他分子亚型相比较,JunD在浸润性乳腺癌TNBC亚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他亚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Jun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P<0.01)。③Jun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与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与肿物直径大小、年龄、淋巴结转移、ER、PR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JunD在浸润性乳腺癌TNBC亚型中显著高表达,有可能为TBNC亚型乳腺癌患者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一定方向;Jun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有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汤永峰  谢莉莉 《中外医疗》2011,30(35):20-2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良性乳腺病变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乳腺疾病,其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而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癌基因Her-2无关。BCA-225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癌基因Her-2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E-cadherin与BCA-225两者表达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cadherin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对应情况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E-cadherin蛋白为乳腺癌有效的独立的预后指标,其风险系数exp为-1.795954,(P〈0.05)。结论乳腺癌E-cadherin表达缺失或减少,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乳腺癌BCA-225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但作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评价指标还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P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珂岚  丰美芳 《广西医学》2004,26(2):176-178
目的 研究 P2 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5 0例乳腺癌组织、4 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 0例良性乳腺组织 P2 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良性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析为 5 4 %、6 0 %和 76 %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其在良性乳腺组织中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其乳腺癌癌旁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腋淋巴结状态及临床分期相关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ER和PR的表达无关。结论  P2 7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P2 7蛋白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临床进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7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分析。结果:70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54例,阳性率77%;30例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2例,阳性率6%,正常乳腺组织端粒酶不表达。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原位表达和在乳腺良性病变细胞中的表达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端粒酶在乳腺癌细胞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将端粒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通过对细胞端粒酶的检测来协助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