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种植机、涡轮机拔除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双侧情况相似的下颌低位水平阻生牙患者共40例,左右两侧手术相隔大于2周,分别选用种植机磨除和涡轮机分牙的方法进行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并发症和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种植机拔牙的手术时间(51±16)min,明显长于涡轮机拔牙的手术时间(36±9)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肿胀和张口受限程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涡轮机拔牙组出现1例皮下气肿,2例干槽症,种植机组出现2例口角拉伤。患者满意度种植机组6.4±2.1低于涡轮机组8.4±3.6。结论种植机拔牙与涡轮机拔牙相比并发症出现的机会少,但手术时间长,病员满意度不及涡轮机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在笔者科室就诊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且全景片显示智齿牙根尖连结下颌管,并经锥形束CT(CBCT)扫描确认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分别采用截冠留根法拔除(观察组)和传统拔牙法拔除(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颌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手术并发症及牙根移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颌面部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断根移位(2.28±0.57)mm,前6个月移位较快,后期趋于稳定。结论: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轻,且断根可上移萌出,远离下牙槽神经管,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冷光源反角涡轮机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科室门诊需要拔除下颌水平阻生牙的186例患者(186颗牙齿),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93颗,术后记录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患者畏惧感及手术并发症(断根、干槽症、术后面部肿胀、张口受限、邻牙松动)的情况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微创组的拔牙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畏惧感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低,发生断根、干槽症、术后面部肿胀、张口受限、邻牙松动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冷光源反角涡轮机在下颌水平阻生牙微创技术拔除过程中,手术时间短、降低了手术创伤并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拔牙术和传统拔牙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1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3例与对照组149例,分别行微创拔牙术和传统拔牙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肿胀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开口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断根、邻牙损伤和牙窝不完整,观察组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干槽症、张口受限和术后恐惧,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低、张口受限率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方法在拔除下颌近中中位水平阻生牙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下颌近中中位水平阻生牙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3组(n=50)。A组采用传统劈冠拔除方法,B组采用三段式横断拔除方法,C组采用“T”形截冠拔除方法。比较3种拔除方法所用时间,术中出现断根现象,术后疼痛、肿胀,第二磨牙术后出现敏感的患者。结果:3种拔除方法所用时间,C组最少,B组其次,A组时间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中出现断根现象,术后疼痛、肿胀,第二磨牙术后出现敏感的发生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C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形截冠拔除方法和三段式横断拔除方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劈冠拔除方法。“T”型截冠拔除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需拔除下颌阻生第三齿患牙200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拔牙组(A组)与微创拔牙组(B组)各100颗。A组行传统拔牙术,B组行微创拔牙术。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根例数评价不同手术的疗效;统计牙龈撕裂例数、牙窝完整例数评价不同手术对软组织的影响;统计术后三天邻牙松动例数、干槽症例数评价不同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断根例数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牙龈撕裂例数低于A组,牙窝完整例数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邻牙松动例数、干槽症例数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阻生第三齿拔除治疗时,微创拔牙术相比传统拔牙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软组织损伤程度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比较两种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20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各100颗。分别采用传统锤凿去骨法和涡轮机去骨法拔除,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肿胀程度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锤凿去骨组出现干槽症与下唇麻木分别为5例和1例,涡轮机去骨组分别为1例和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锤凿去骨法相比,采用涡轮机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牙体分割微创术用于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牙体分割技术拔牙)与对照组(n=35,传统锤凿法拔牙)。将两组拔牙效果、手术用时、疼痛评分、肿胀分级、畏惧症发生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牙完整率高,断根发生率低(P<0.05);两组的干槽症发生率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的肿胀、FIS分级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用时短,疼痛评分低,张口受限评分低(P<0.05)。结论 将牙体分割微创术用于残根残冠患者中可以在减少其畏惧程度的同时明显提高拔牙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曦 《中国美容医学》2013,(21):2137-2140
目的:通过对微创拔牙器械和传统拔牙器械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为临床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拔牙方法和发展牙槽外科微创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临床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微创组107例,传统组103例,分别应用无痛微创器械和传统拔牙器械拔除患牙,比较二者术中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和患者畏惧率及术后第1~3天的局部疼痛和肿胀、张口受限程度,术后下唇麻木、干槽症、关节疼痛和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敲击增隙率、患者畏惧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微创组手术后下唇麻木、关节区疼痛、干槽症、伤口感染率也均低于传统组。结论: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手术中,无痛微创器械能明显提高牙槽外科操作效率,因而减少患者术中不适,术后肿胀和疼痛的发生。此外微创技术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损伤下齿槽神经而导致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颊侧截骨开窗法拔除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就诊的要求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变化。分析两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对比两组智齿拔除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变化。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3天及术后1周时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后张口受限情况0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40.00%、63.33%,10.00%、20.00%,20.00%、10.00%,30.00%、13.33%,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智齿拔除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6.67%、13.33%,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超声骨刀颊侧截骨开窗法拔除智齿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