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患者男,40天。1990年1月5日出生,足月顺产。其母在初次哺乳时发现患儿右手大拇指掌侧指根部有一蚕豆大肿块,表面发红,质地较正常组织硬,无疼痛。肿块逐日增大,月余已增至红枣大小,但患儿无任何不适。生后第40天时患儿日夜哭闹不肯吃奶,其母发现其手部肿...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脐尿管瘘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采用硝酸银瘘管内注入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患儿,男,出生10天,因脐部间断溢液于1990年4月12日入院。患儿为第二胎(双胞胎),足月顺产。出生后第5天脐带脱落,脐部潮湿并间歇性溢液,腹压增加时,可见液体自脐部呈一线状喷射出。体检:脐部表面潮湿,有少许脓血样分泌物附着,脐正中略下可见1.5×1.5mm红色粘膜突起,液体即自该处溢出,  相似文献   

3.
正患儿男,3月16天,系39周外院出生,产前36周时发现腹腔积液,出生后腹胀,无呕吐、发热,腹壁皮肤无潮红,出生以来排稀烂便。外院定期复查提示腹水逐渐增多,为进一步诊治于2016年10月9日转至本院。体格检查患儿腹部明显隆起,未见明显肠型,腹壁无潮红,压之患儿无明显不适,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叩诊呈浊音;腹部超声检查(图1)提示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4.
正患儿,男,生后3天。因窒息复苏后气促3天、腹胀1天,于2019年12月22日入院。患儿系G3P2,胎龄29+1周。因臀位、纵隔子宫、胎膜早破、产前发热、羊水过少剖宫产,出生体重1 440 g, 有胎膜早破27小时,羊水清、量少,出生时窒息,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为3分、8分、10分,患儿生后皮肤紫绀、哭声弱、肌张力低下,予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后仍呼吸急促,予呼吸机辅助通气,  相似文献   

5.
例1:男,3天。出生时脐部无皮肤,在当地治疗后转入找科。体检:脐部无皮肤范围约4.5cm×4.5cm,表面覆以混浊的囊膜并有小裂口。腹部B超提示囊内为肝组织。局部换药后加压包扎,静脉给予抗生素。出生第5天囊膜完全质破,裸露的肝脏呈乒乓球状,并被一层脓答覆盖。即全麻下手术:在距囊膜周边约0.5cm的皮肤上切开分离,切除整个囊膜后,回纳肝组织,腹壁缺损分2层缝合,在回纳肝脏缝合内层腹壁时患儿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术后诊断:脐膨出。例2:女,1天。出生时脐部无皮肤。体检:职部无皮肤范围约有3.scmX4cm,脐带位于右下方…  相似文献   

6.
早产极低体重儿麻醉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儿,女,早产(孕34周剖宫产娩出),双胎,出生时体重1.4kg,无窒息,哭声弱,皮肤颜色红润,四肢张力尚可,24h内排胎便。出生第2天出现呼吸暂停.经胸外按压及给氧后好转,人工鼻饲喂养,睡温箱,抗炎、止血治疗。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开始腹胀、第7天入院,体温35℃、呼吸30次/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多处尖锐湿疣一例李典云出生15天男婴,因鼻塞、烦躁不安10日而就医。患儿系1胎1产,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5kg,病儿出生时母亲患有宫颈、阴道尖锐湿疣。查体:一般情况可,左鼻腔可见3枚针头大小淡红色乳头样柔软丘疹,咽充血、悬雍垂水肿,可见2个...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22天。因出生后21天肠管自脐孔脱垂出腹壁外而入院。患儿出生后7天脐带自然脱落,但脐扎未闭合,残留一食指尖大小的缺损,周围见肉红色样组织,每天皆流出少量血性液体,但未见粪汁。入院前一天患儿哭叫后肠管自未闭合之脐孔脱垂外翻于腹壁,状似香蕉,初始呈肉红色,渐转为暗紫色,肿胀加剧,当夜呕吐数次,且肛门停止排便、气。查体:T 37.5℃, P120次/分,R 30次/分。腹稍胀,肠鸣亢进。脐孔处见一长约10cm 脱垂外翻的肠管,卷曲呈半环状,外观暗紫色,表面散布淤血点,水肿明显,光泽度差。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子宫内左股骨干骨折一例报告王仁崇患儿男,出生20小时,于1990年9月23日就诊。其父代诉:于20小时前头枕位娩出,新法接生。在娩出断脐时接生员发现左大腿肿胀,屈髋屈膝位,被动伸直时即哭闹不安。追询病史,在患儿出生前10天,其母曾俯卧位跌伤,腹...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空肠闭锁Ⅰ期手术治疗一例报告徐丙宗我院外科1994年3月17日收治1例出生仅6天空肠闭锁的早产儿,在静脉麻醉下行1期手术治疗成功,随访至今,患儿发育良好,现报道如下:患儿子1994年3月11日晚10时在我院妇产科平产出生。出生时体重1.gkg,...  相似文献   

11.
病例女,9岁。出生时即发现心前区有广泛而明显的心脏搏动,局部稍隆起。站立时上腹壁正中至脐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患儿无气喘、紫绀等症状。体检发现患儿胸骨短小,其下极止于第4肋间,心脏表面仅有一层皮肤覆盖。心脏触诊稍重时可诱发早搏,未闻及病理性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手术对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围术期的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心内直视根治性手术的788例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9例,女409例,平均年龄4.5(1~6)个月,出生时平均体重1 780~2 500(1 844.6±44.5)g。对患儿手术时间、围术期处理以及手术成功率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心内直视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110~240(132±18)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2~120(80±20)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5~45(35±11)min,平均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5~96(15±5)h。患儿术后治愈总有效率达到96.8%,死亡率3.2%,患儿的治愈效果较显著。结论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早期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一例出生时即诊断为严重Ⅸ因子缺乏患儿,在出生10个月起接受单核隆Ⅸ因子(Mononine)治疗,剂量为100u/kg隔日注射,1岁时出现血清中抗Ⅸ因子抗体,14个月时接受免疫耐受及抗原脱敏疗法,并增加Mononine量至100u/kg/天。23个月时患儿出现浮肿,蛋白尿(尿常规蛋白》),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06g/d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同时测血清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抗体及抗核抗体等均阴性,患儿亦无SLE的肾外表现。足量强的松(2mg/kd/天)8周口服治疗无效而…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性,8/12岁,左颞区肿块八个月。患儿出生时家长即发现其左颞部有一蚕豆大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触之柔软;患儿生长发育正常,但左颞区肿块逐渐增大,后期生长迅速。入院检查时见:颅面明显不对称,左颞区明显突起,上到颞顶交界,下达耳垂  相似文献   

15.
一、病例介绍患儿,男,2月。足月顺产,新法接生。出生前10天,母亲患过“黄疸型肝炎”。出生后尿色黄,一直未退。存院外服中药稍有好转。近2天无明显诱因发烧.皮肤出现出血点、淤斑,1986年7月9日上午来我院门诊行颈静脉穿刺后,颈部出现淤斑、肿胀。当日下午5时半入院。体检:T37.6℃,P12。次/分,R35次/分。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6.
一.临床资料 患儿为出生2天女婴,体重3.35kg。喂水发现吞咽困难,呛咳,未好转就诊于我院。患儿足月顺产,无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患儿一般情况尚可,平卧位呼吸困难明显,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是一罕见疾病,首先由Virchow描述.患儿通常是足月的.生后即有呼吸窘迫,大多数死于新生儿期.乳糜胸是本病的少见症状.本组一例,现已超过两岁,出生时就有持续性呼吸困难,因出现乳糜胸而确诊.患儿男性,妊娠34星期,自然分娩,出生体重2040g,生后一小时之内,呼吸率为每分钟80~90次,胸部X-线检查显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无胸膜渗出征.PaO_2 54 torr(未用O_2时),用头罩给O_2几天,呼吸改善,胸部X线检查无改变.10天时始听到持续性心杂音,而诊断为继发于动脉导管未闭的心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女性患儿,3个月,其母诉患儿全身皮疹3天。患儿出生后7天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皮疹并逐渐增多,2个月后上述皮损加重,并出现于手掌及跖部,无渗出、糜烂、溃疡等,诊断为婴儿湿疹,外用夫西地酸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1周,皮损未消失反而增多,手掌和跖部出现大片环状红斑。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4天,因脐部红肿渗液7天入院。患儿为第一胎,足月妊娠,外院行剖宫产娩出,出生时情况良好。7天后发现脐部红肿、外突、渗液,脐孔有黄色大便样物排出,大小便均正常。体查:发育良好,腹稍胀,脐部红肿外突,脐带已脱落,脐部中央见1小孔,直径为0.2cm大小,渗液,孔周见少许黄色颗粒状大便样物,腹平片、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脐部湿敷、换药未见好转。行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0.
正新生儿男性,出生1天,精神差伴气促1h;出生时体质量3 860g,1分钟Apgar评分9分、5分钟Apgar评分10分。其母患糖尿病、妊高症,首次妊娠、生产,孕38周时B超示胎儿肝右叶10.0cm×5.2cm×9.3cm占位性病变,边界不清,内见粗大分支血管及不规则无回声;孕39+2周因"疑诊胎儿宫内窘迫"接受剖宫产。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未见异常。常规超声所见同产前。肝脏超声造影:动脉期肿块周边呈结节样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