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发生率的锥形束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舌根发生率。方法:采用锥形束CT扫描成像技术拍摄下颌第一恒磨牙113颗,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研究远舌根发生率。结果:在113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远舌根的发生率为42.5%(48/113),其中男性发生率为43.8%(28/64),女性发生率为40.8%(20/49);左侧发生率为38.6%(17/44),右侧发生率为44.9%(31/69),性别与部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形态变异较大,掌握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年满18周岁本国患者的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扫描,然后在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等多层面重建三维数据图像。根据C形根管系统的解剖学特征判断其发生率。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共有124名患者(156颗下颌第二磨牙)。其中,具有C形根管系统的有66颗,发生率为42.3%。结论:C形根管系统在下颌第二磨牙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CBCT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过程中,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锥形束CT和显微超声技术结合EDTA治疗钙化根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显微超声技术结合乙二胺四乙酸(EDTA)处理钙化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的钙化根管患者80例患牙,前牙25颗,后牙55颗,共102例根管。采用CBCT扫描,结合EDTA行根管治疗术,统计成功率。结果:80颗患牙102例根管中,有95例管疏通并完成根管治疗,钙化根管再通成功率为93.1%,其中前牙再通成功率为96.0%,后牙再通成功率为92.2%,根管口及上段再通成功率为100%,中段再通成功率为96.0%,下段再通成功率为83.9%。结论:锥形束CT和显微超声技术结合EDTA是处理钙化根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研究上颌窦底位置与上颌第一磨牙的关系,为临床治疗中磨牙的移动提供参
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拟行正畸矫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
型分类将其分为均角型组、高角型组及低角型组,每组18例。应用锥形束CT测量各组上颌第一磨牙与上
颌窦的距离,比较三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同上颌窦底间关系的分类情况、上颌第一磨牙至上颌窦底距离。
结果 三组上颌第一磨牙根尖同上颌窦底间的关系分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角型
组1+2+3类占比高于均角型组、低角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角型组、低角型组对比
1+2+3类占比一致;高角型组第一磨牙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腭根到上颌窦底的距离优于均角型组、低角
型组(P <0.05)。结论 通过CBCT检查可以发现,高角型患者上颌窦底位置偏低,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
邻近,且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尖多与上颌窦底接触。 相似文献
6.
7.
8.
9.
下颌角肥大截骨手术相关下颌管解剖标志的多层CT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层CT影像测量下颌骨与下颌角切除手术相关下颌管骨性解剖标志,为避免手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60例正常成人下颌骨多层CT扫描图像,应用efilm 1.94图像处理软件分别在第2磨牙远中的垂直线,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及下颌孔下5.00 mm取下颌骨断面测量下颌管的解剖位置.结果 下颌管在下颌第2磨牙远中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6.26±4.34) mm;在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5.18±2.12) mm;在下颌孔下5.00 mm断面距颊侧骨面的距离为(4.44±2.38) mm.下颌管在下颌第2磨牙远中垂面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为(11.76±4.62) mm,在第2磨牙远中至下颌角连线断面距下颌角缘的距离为(19.86±5.40) mm,在下颌孔下5.00 mm断面距下颌骨后缘的距离为(16.12±6.46) mm.结论 参照测量获得的解剖数据在下颌角截骨术中能降低下齿槽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锥束CT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例青年女性行锥束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三维重建数据,将数据导入Invivo 5 软件,显示下颌神经管走行,并测量下颌神经管距下颌升支后缘及下颌骨体下缘的距离.选择临床11例下颌角肥大的患者,术前进行锥束CT扫描,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进行弧形截骨线设计,指导临床操作.结果 下颌神经管与下颌后缘及下缘的距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下颌升支前缘水平至第一磨牙水平所对应的距离逐渐减小,至第一磨牙后缘水平所对应的距离最小,左侧为(8.93±1.78)mm,右侧为(8.16±1.51)mm,之后距离逐渐增加.下颌神经管距下颌角最短距离,左侧为(19.25±3.79)mm,右侧为(19.15±3.17)mm.临床应用CBCT可术前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并辅助截骨设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锥束CT可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提供准确的下颌神经管解剖影像,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三维X线头影测量与三维CT测量的比较研究.方法 从佳木斯大学在校学生中挑选120名汉族女大学生(出生并生长于三江地区),年龄19~23岁(平均21.4岁).采用三维X线头影测量技术和三维CT测量技术,对其面部和颅骨组织做定量测量研究,测量标记点参照祁佐良颧骨颧弓大小的测量方法,测量上面宽、中面宽、下面宽、颧突宽、颧突距和颧突角,并计算骨性面型宽度比值,对以上两种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维CT测量面型宽度比值分别为0.83和0.79,骨性面型宽度比值分别为0.81和0.77;三维X线头影测量面型宽度比值分别为0.84和0.80,骨性面型宽度比值分别为0.82和0.77.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CT测量与三维X线头影测量,均可以应用于颧骨复合体肥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利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与实体测量的方法,对下颌骨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进行比较,对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走行进行定位,为避免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手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16具下颌骨标本进行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再经该部位将下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进行测量,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的距离与下颌体高度比值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扫描和实测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其他下颌骨的手术前,通过曲面断层摄影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体下缘距离与下颌体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颊侧骨板的表面定位提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下颌神经管三维CT定位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以减少下颌角弧形截骨整形术中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几率.方法 对30例青年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定点后测量下颌神经管下缘在各点距下颌牙牙冠的距离.术中应用钢尺测量定位其在下颌骨体外表面的投影.指导截骨.术中、术后观察下颌神经管的完整性.结果 30例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神经管骨壁均完整,未损伤下颌骨体内神经血管柬.结论 三维CT可以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指导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截骨设计与术中操作,减少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A、∠B)。术中C臂机射线投照方向与术前三维图像测量时的位置保持一致,参照所测角度置入克氏针,并测量术中C臂机图像上克氏针进针角度(∠a、∠b),然后置入螺钉。按Mears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15例患者术前在三维图像的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理想钉道进钉角度(∠A、∠B)分别为1°~19°(7.9°±5.8°)、1°~9°(5.6°±2.8°),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克氏针进钉角度(∠a、∠b)分别为1°~21°(8.4°±4.9°)、1°~15°(6.9°±4.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置入18枚螺钉。15例均获随防,时间5~35(14.2±5.1)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螺钉断裂发生。Mears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7例。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16枚,1级2枚,无2、3级穿透。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通过三维CT测量获得理想钉道在出口及入口位上的进钉角度,结合术中C臂机透视个体化进钉能够保证经皮置入骶髂螺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盆后环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3月~2003年8月,对骨盆骨折且有完整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资料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中,9例X线片漏诊或可疑,经三维CT检查后修正诊断。对于骶髂关节部分及前后分离、骶髂关节内碎骨、骶髂关节髂骨唇或骶骨唇骨折、骶骨骨折及复杂粉碎性的骨盆后环骨折,三维CT较X线片有明显的优势,能多层次清晰显示骨盆后环的骨折形态。结论三维CT检查对骨盆后环骨折的诊断、分类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腰椎管CT扫描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对L3~4、L4~5椎管的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椎管截面积的影响。方法对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4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前后进行CT扫描,用ImagePro软件对CT扫描片进行椎管L3~4、L4~5的椎管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截面积测量分析。结果参照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术后评分较术前平均下降16.78分,平均改善率为74.5%,优良率95.2%,有效率100%。术后椎管矢径L3~4平均增加2.88mm,L4~5平均增加3.96mm。上关节突内缘间距L3~4、L4~5平均增加8.12、8.32mm。椎板间距L3~4平均增加6.42mm,L4~5平均增加5.26mm。横截面积L3~4、L4~5两节段分别较术前平均扩大2.81、2.68倍。结论穹顶形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扩大腰椎管的矢径、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板间距和椎管截面积,尤其是椎管截面积扩大更为明显,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Vascular disorders have often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disorders of the inner ear, in both the cochlear and vestibular systems. While the cochlea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vestibular blood flow. Existing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ly total vestibular blood flow, using microspheres. By combining the physiologic technique of microsphere injection with new developments in morphologic stereology studies, data on end-organ blood flow (excluding nerve; 0.074 +/- 0.027 microliters/min; 5.99 microliters/min/mm3), capillary surface area (10.87 mm2/mm3), mean capillary diameter (9.64 microns), and end-organ volume (0.013 mm3) was determined for the posterior canal ampulla of young Fischer 344 rats. Results indicate an anatomic basis for increases in blood flow with CO2 breathing, and 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appropriate microsphere size for vestibular blood flow studies. By allowing comparison of blood flow and capillary parameters related to surface area and volume, this new method of blood flow study will allow more meaningful data to be collected on the vestibular syste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