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探讨张秀桂柯翠娥厦门市仙岳医院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来,对精神疾病的治疗除了选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外,心理治疗音乐治疗及其它各种康复措施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为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音乐、体育综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采用对照方法,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18周对照研究,以SANS量表评定,提示研究组量表总分在治疗前后。其分量表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缺乏出现显著性差异;停止治疗6周,SANS量表分又升至疗前水平。显示音乐、体育综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但需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照组在4周评分与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在8周末评分下降显著(P<0.05);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SANS减分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BPRS减分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8周末NOSIE量表减分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音乐治疗合并国产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国产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精神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分别治疗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t=16.32,P<0.01);研究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t=8.60,P<0.01);研究组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t=2.69,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音乐治疗对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被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70-371
目的 观察主、被动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方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72例 ,随机分为主、被动音乐治疗组 ,各 3 6例 ,观察 8周。以 BPRS、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 BPRS、SANS量表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主动性音乐治疗优于被动性音乐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集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以联合音乐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接受性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的核心在于根据治疗的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性的运用,以达到音乐以外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强调被治疗者在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和人际反应.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被治疗者必须克制自己的反集体行为,学习和适应在集体活动中充当领导或服从的角色,并努力与他人合作.通过调查发现,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在药物的帮助下,他(她)的症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很多的康复期患者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缺少与人能自如的相处的能力.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康复期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已经在这个阶段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就是通过再创造式音乐治疗这一新兴的心理治疗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李某的个案来研究这一方法对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者的心理治疗有无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而目前大量的心理社会干预研究都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进行[1]527-532.本研究探讨小组音乐治疗对早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水平及恢复力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具有病情迁延、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征。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仍然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遵循早期、有效和维持原则,即尽早治疗、单药治疗、原药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种类越来越多,科学合理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不同时期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选择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及伴抑郁存在自杀和自伤倾向患者的药物治疗,以期为该病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中,患者或者家属常常询问:“有没有更好的抗精神病药”、“用药时间多长”、“长期服用是否安全”等等。不论在何种情况下,说服患者及家属坚持系统长程治疗,是一件头等重要的事。在坚持服药的患者也常常会有停药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对我院40多年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调查显示,早期的休克治疗转为精神药物治疗后,效果显著提高。在日趋繁多的药物治疗中,副反应大的药物逐渐淘汰。经典抗精神药物逐渐被非经典抗精神药物替代。非经典抗精神药物和长效制剂效大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张载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2):182-184
本研究观察36例接受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剂量1mg-6mg/日,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临床总体量表(CGI)评定,结果发现,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症状有显著疗效,锥体外系反应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内客、方法。方法 查阅中英文文献,对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的治疗内容、方法等内容进行综述。结果 认知行为治疗用于精神分裂症,有其特殊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精神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疗效明显,便于学习、运用,有很大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利培酮(risperidone)为苯并异恶峻衍生物,是第一1‘5一羟色胶/多巴&(5-HT/DA)受体平衡始抗剂.国外文献报道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本文采用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利培同治疗精神分裂症90例,有效率为889%。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90例均为1997年1~IO月住院病人,符合****一直R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伴有明显心肝肾疾病和人格障碍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18~54岁.平均31土10岁。病程3~20周,平均62土S6.8岁.临床分型:偏执型50…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对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采取随机分配、开放自身对照方法。在使用维思通之前和第8周末分别用BPRS量表和TESS量表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8周终点时的临床显效率为75%,副作用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维思通是一种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及认和功能障碍均为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结构也在传统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上出现了康复医学。同时,由于人们对精神卫生的普遍重视,精神病的防治也从单纯的住院治疗,逐步走向社会化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基层精神病 相似文献
20.
在澳大利亚,一名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雌激素贴剂治疗后,幻听现象明显减轻。MONASH大学阿尔弗雷德精神疗法研究中心的Jayashri Kulkarni教授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雌激素贴剂治疗后,幻听症状明显减轻。Kulkarni教授还说如果此次实验结果能够重复,我们就可以开创一种治疗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