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2~6岁肥胖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肥胖儿童睡眠状况。【方法】抽取北京市4个区678名2~6岁肥胖儿童,由医生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问卷调查。【结果】3~6岁肥胖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为10.90h、10.71h、10.55h、10.33h;2~6岁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5.7%,其中鼾症发生率12.4%,睡眠不安6.6%、磨牙5.9%.张口呼吸4.9%.梦呓3.2%,大于5岁儿童遗尿2.4%,睡眠中肢体抽动2.1%,喉头哽咽1.9%,睡眠呼吸暂停1.2%,梦魇1.0%.梦游0.3%。儿童鼾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打鼾、腺样体肥大、仰卧睡眠、肥胖。【结论】本组肥胖儿童鼾症、喉头哽咽、睡眠呼吸暂停等气道梗阻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0~5岁儿童睡眠习惯及睡眠障碍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睡眠习惯及睡眠障碍的发生现状,以便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我国12个省市14883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A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国城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0.87%。其中入睡困难、磨牙、打鼾发生率较高。儿童睡眠习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62.48%的儿童与家人或保姆同床睡眠;59.79%睡前需要安慰物;33.08%睡前30min经常看电视;11.22%夜间习惯俯卧位睡姿。【结论】睡眠障碍是当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较为突出的问题,许多障碍根源于儿童早期不良的睡眠习惯。因此,有必要及早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睡眠卫生指导,以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保证儿童良好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山地区1 837名小学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山市某小学6~12岁学龄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1月-2006年2月,中山市城区某小学全部学生共2012名6~12岁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发出调查问卷2012份,符合条件问卷1837份,其中男童984名,女童853名。本组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1.9%,其中男、女童分别为24.6%和18.9%,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8.726,P〈0.01);在各种睡眠障碍症状中,男童打鼾和磨牙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童(x^2=9.188、11.161,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存在睡眠障碍、儿童从上床准备睡觉到睡着超过0.5h、儿童的性别是男孩,儿童醒后马上去照顾他(她)、母亲孕期睡眠状况不好、儿童不可以一觉睡天亮、母亲情绪较焦虑或抑郁等7个变量是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r=0.161,F=10.922,P=0.000)。【结论】本组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男童尤为严重,应加强对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模式,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Aachenbach2~3岁儿童行为量表(家长问卷)及自制的家庭问卷调查2~3岁儿童2个月内的行为状况。【结果】 1012名2~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27.86%,依次发生的顺序为攻击19.66%、社会退缩10.57%、抑郁10.27%、躯体诉述3.26%、睡眠障碍1.89%、破坏1.19%。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岁组高于3岁组,97%的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没有正确认识。【结论】 利用多种形式普及儿童心理卫生常识,做到有问题早发现,针对幼儿行为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0~5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睡眠习惯、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南宁市1274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双录入所有调查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宁市0~5岁儿童睡眠昼夜节律的发展变化趋势与国外基本相似,但相比尼氏儿科学中儿童睡眠需求标准,2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天少睡1h;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5.08%,其中入睡困难、夜醒、打鼾发生率较高;睡眠习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61.54%的儿童与家人或保姆同床睡眠;61.77%睡前需要安慰物;10.83%夜间习惯俯卧位睡姿。【结论】学龄前期是睡眠发展及睡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及早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睡眠卫生指导,以预防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保证儿童良好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小学生睡眠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市小学生的睡眠现状,以期对改善儿童睡眠质量有一定帮助。【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2037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修订后的《小学生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2037名小学生中睡眠障碍者834例(40.94%),其中男生455例(54.56%),女生379例(45.44%);1~3年级有睡眠障碍者322例(38.61%),4~6年级512例(61.39%),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且睡眠时间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减少,原因居前三位为失眠(57.3%)、说梦话(15.3%)、打鼾(1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依次为:看电视时间、家人就寝时间、作业过多及父母或照养人文化程度。【结论】西安市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业繁重,学校及家庭施加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城区0~5岁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城区5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为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市2个主要城区1363名0~5岁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凋查。【结果】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和白天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8月龄夜间持续睡眠形成。睡眠昼夜节律于4月龄开始形成。和国内《儿童保健学》和尼氏儿科学比较,重庆城区儿童在3岁前的各年龄段的睡眠时间均减少1h左右。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35.22%。女童入睡困难和睡眠节律紊乱的患病率较高。男童打鼾的患病率较高。2岁以下儿童以夜醒、睡眠节律紊乱、入睡过早、夜惊、打鼾、呼吸暂停多见.2岁以上儿童以入睡困难、梦话、磨牙多见。【结论】本市儿童总睡眠时间少于国内外教科书上的参考标准.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南京城市6岁以下儿童睡眠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南京市6岁以下儿童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2个主要城区1272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每天总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缩短,2岁以下儿童打鼾、夜醒、抽搐、白天睡眠难以控制夜间清醒、入睡过早甚至傍晚入睡发生率较2~5岁组高;入睡困难2~5岁儿童组发生率高于2岁以下儿童组。男童磨牙、张口呼吸、夜醒、抽动、白天睡眠难以控制夜间清醒、入睡过早甚至傍晚入睡发生率高于女童;女童夜惊、呼吸暂停、梦呓、梦游发生率高于男童;在打鼾、入睡困难男女童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南京市儿童总睡眠时间及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全国儿童睡眠医学研究协作组于3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这项在北京、广州、大连、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2~12岁3万名儿童中并由家长协助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平均睡眠时间较以前有所减少。儿童睡眠障碍症的总发生率27.1%。其中睡眠不安占8.7%,睡眠磨牙的占7.6%,频繁鼾症为5.7%,张口呼吸为5.3%,梦呓为4.9%。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发病危险因素,为儿童睡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3460名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儿童睡眠状况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儿童睡眠时间平时为(10.04±1.82)h,周末为(10.13±2.09)h;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为52.95%,其中睡眠不安27.43%,磨牙23.22%,入睡困难21.96%;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看电视时间长、常鼻塞、经常饮用含咖啡饮料等。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低于国内外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基本需求标准。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0~5岁儿童睡眠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0~5岁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对天津市1 440名0~5岁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应答率为98.3%。【结果】天津市2岁以下儿童存在睡眠问题的占51.26%,2~5岁为22.90%。儿童不良睡眠习惯,包括与父母同睡、需要安慰物和入睡需要帮助等的发生率较高。影响2岁以下儿童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睡眠的环境、睡眠的规律性、睡眠地点的变换、家长对儿童睡眠问题的认识及儿童的情绪;2~5岁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气质、年龄、情绪、睡眠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家长对睡眠问题的认知。【结论】天津市0~5岁儿童的睡眠问题存在较普遍,除了环境因素和儿童的气质类型的影响外,家长的行为、对儿童睡眠问题所采取的方式和教育态度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2~7岁儿童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 ,由专人对儿保门诊10 95名入托入园体检儿童进行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 【结果】  2~ 7岁儿童睡眠障碍检出率为 62 .5 % ,依次为梦游 4.0 % ,夜惊 5 .9% ,遗尿 ( >5岁 ) 8.8% ,鼾症 10 .1% ,梦魇 19.2 % ,磨牙 2 5 .9% ,梦呓2 7.9% ,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性别、睡觉对父母的依赖程度。 【结论】  2~ 7岁儿童的睡眠障碍检出率较高 ,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儿童睡眠及障碍发生情况。[方法]2005年2至5月在我市2城区6街道随机抽取1049名0~5岁儿童进行睡眠问卷调查。[结果]0~5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25.9%,其中夜醒7.7%、入睡困难7.6%、磨牙7.2%、打鼾5.3%、入睡过早4.2%、用口呼吸3.5%。[结论]目前福州市0~5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儿童保健人员及儿童家长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临沂市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临沂市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止环境铅污染。保护儿童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严格质量控制下.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临沂市区2670名0~6岁儿煮进行血铅含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670名0~6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0.344μmol/L。其中,血铅含量≥0.483μmol/L者387例.铅中毒检出率为14.5%。不同性别间儿童血铅水平均值和铅中毒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0~岁组、1~岁组、2~岁组血铅水平均值有逐渐增高趋势,而2~岁组、3~岁组、4~岁组随着年龄增加叉表现出血铅水平均值略有下降趋势。【结论】临沂市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流行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儿童家长乃至全体市民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3~6岁儿童血压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了掌握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3~6岁儿童血压的现状以及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对血压偏高的儿童早期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0所幼儿园中的2073名3~6岁儿童进行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血压的测量并进行有关的特殊检查,用Logist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压偏高率为5.7%;高血压发生率2.5%,体重超重、性格内向、家族遗传、居住环境的拥挤等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男女性别间差异显著。【结论】 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儿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儿童血压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壮族3~6岁儿童睡眠障碍情况及影响因素,以便为儿童睡眠障碍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抽取6个幼儿园的壮族3~6岁儿童386名,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并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4.9%,其中,入睡困难的发生率为15.3%,睡眠不安(16.1%)、磨牙(14.0%)、打鼾(13.7%)及梦魇(14.5%);②在影响睡眠的因素中,除性别与睡眠障碍无显著相关外(Wald值=0.551,P=0.458),年龄、陪睡、家长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居住地等因素均对儿童睡眠障碍产生影响(P<0.05),尤其是经济状况(Wald值=58.471,P=0.000,OR值=97.703)。【结论】壮族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经济状况,这一现象应受到医疗及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小学生矮小症发生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6~12岁小学生矮小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方法】抽样调查福州市12所小学的23512名小学生,其中男11516人,女11996人,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标准评价。【结果】有230人属于矮小症,发生率为0.98%,原因有生长激素缺乏症(27.38%),小于胎龄儿(12.5%)、体质性发育迟缓(19、04%)、家族性矮小(12、5%)、晚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4、17%)、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7.74%)和营养不良性矮小(5.95%)。【结论】对于矮小患者或者生长缓慢的儿童,家长应早期发现并及早就诊进行干预,对防止矮小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托幼机构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与家长知信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和家长知信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朝阳区和大兴区各选择2所幼儿园,对2~4岁儿童进行体格测量,采用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4岁儿童肥胖患病率为5.94%。18.12%的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2h,27.65%每天运动不足2h,26.26%每天摄入甜饮料。家长的健康观念对儿童的饮食运动行为存在着影响。【结论】肥胖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应从健康教育人手,树立家长的正确观念,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家庭及社会环境对学龄儿童睡眠状况的影响,以改善儿童睡眠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西安市2037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修改后的《学龄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睡眠障碍者834例(40.9%),其中男455例(54.6%),女379例(45.4%);1~3年级睡眠障碍者322例(38.6%),4~6年级512例(61.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平时睡眠时间为(9.34-0.9)h,周末或节假日为(9.54±1.1)h。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为看电视时间、家人就寝时间、家族睡眠疾病史及父母或看护人文化程度。[结论]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睡眠起很大作用,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是改善儿童睡眠状况、降低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8~10岁儿童抑郁症状的稳定性以及演变的情况,为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儿童抑郁障碍内评最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对长沙市一所普通小学209名8~10岁的学生,进行抑郁现状为期两年的随访。由小学生填写DSRSC,由父母填巧Achenbach儿趣行为评定精表。【结果】在209名小学生中筛查出抑郁症状阳性者85例.占总人数的40.67%.伴CBCL行为总分增高并16例(18.82%)。两年后随访时筛查出阳性者36例.占总人数的17.22%,伴CBCL行为总分增高者27例(12.92%)。第一次筛查阳性儿童两年后仍有30.59%存在抑郁,占总体的12.44%,伴行为总分增高并3例(11.54%)。【结论】儿童抑郁症状在儿童青少年中存在较普遍,在两年的随访中发现伴发的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