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进行的173台手术,在细节护理管理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以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临床配合能力、安全识别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实施前后对比依次为:t=12.223,t=4.738,t=6.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外来植入器械护理中的消毒合格率(95.5%)(85/89)、存放完好率(97.8%)(87/89)明显升高,前后对比依次为χ2=4.707,χ2=4.837,且准备差错率显著降低(0%)(0/89),前后对比χ2=4.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配合能力、安全识别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并提升外来植入器械管理的消毒合格率和存放完好率,降低准备差错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肖花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430-1432
目的探讨8S管理模式在供应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实施8S管理模式前(2015年6-12月)供应室的外来手术器械200包(共计8 939件)作为对照组,实施8S管理模式后(2016年1-6月)供应室的外来手术器械200包(共计9 317件)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及消毒合格率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表评估医护人员使用手术器械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8S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外来器械的污染率为0.80%,损坏率为0.72%,丢失率为0.75%,器械包湿包率为3.50%,提前放行率5.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1.16%、1.24%、11.50%及18.50%(P < 0.01);观察组的器械准备合格率为97.11%,消毒合格率为9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37%和74.0%(P < 0.01)。医护人员对外来器械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8S管理模式在供应室对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流程,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将外来手术器械各150件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2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对照组,由器械商在手术室完成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试验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按标准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并将2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目测为63.3%、97.3%;5倍放大镜检测为58.0%、95.3%;包装质量为55.3%、98.0%;灭菌质量为92.7%、100.0%;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细节管理措施在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抽取80台次在我院实施的手术治疗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0台.A组采用常规的管理制度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B组采用细节化管理措施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对两组的器械情况、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器械出现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手术室的外来器械采用规范化的细节管理措施,可以使手术室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和完好率得到有效保障,是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避免手术器械出现差错,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的80台手术为对照组,对手术中外来植入器械进行常规管理。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的80台手术为观察组,对手术中外来植入器械进行细节管理。两组手术由相同的6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外来植入器械的质量情况及相关医疗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手术配合能力评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风险防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和保存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准备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医疗人员总满意度[99.33%(149/150)]较对照组[94.0%(141/150)]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质量,进而提高临床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行腔镜手术治疗患者21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106)行常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研究组(n=106)行腔镜器械细节管理,对比两组器械完好、清洗合格及准备差错率,并综合评估腔镜器械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器械准备差错率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完好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体管理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整体质量,降低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进而显著提升临床手术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纳入外来手术器械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件外来手术器械包,其中在手术室直接清洗包装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参照组,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的外来手术器械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外来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96.96%、包装合格率98.48%、灭菌合格率100%;对比参照组清洗合格率86.36%、包装合格率89.39%、灭菌合格率92.42%,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中可以显著改善器械合格率,提升灭菌以及清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月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23-4724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机械全程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检验合格率和应用外来手术器械实施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并对比分析。结果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前,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8.4%,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4.1%,医院感染率为6.98%;而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后,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99.8%,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99.5%,医院感染率为0.64%,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外来器械使用效率和医院手术室工作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观察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未实施规范化管理期间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规范化管理期间,本院消毒供应室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器械交接差错率等指标与实施前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率为98.33%,相比较于实施管理前的工作满意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外来器械的灭菌时间为(5.23±0.52)min,与管理前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外来器械的消毒合格率,提升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刘小飞  丛君玲 《当代医学》2010,16(18):122-123
目的探索医院手术室对外来器械管理的策略方针。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的现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制约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的真正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结果改进后组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明显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组手术器械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是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5s”法在眼科手术室精密仪器与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敏  张玉凤  邹莹 《吉林医学》2008,29(4):276-277
目的:研究“5s”在眼科手术室对精密仪器与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5s”法纳入日常对精密仪器与器械的管理中,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实施“5s”管理法后手术器械完好率、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完好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5s”管理理念的运用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析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使用的18500件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n =9250件)和观察组(n =9250件),对照组由手术室自行处理,观察组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对两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器械清点准确率、质量追溯有效率、生物监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湿包发生率、器械遗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可显著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器械安全使用,降低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康芸 《吉林医学》2012,(29):6437-6438
目的:总结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对策。方法:2011年9月1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改造完成后,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外来器械规范管理流程。结果:共接收外来器械183次,灭菌合格率100%,无植入物提前放行。结论: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消毒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采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管理模式,对实施管理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集中管理前的2013年度463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1 464件,手术室实施常规分散式管理;观察组为实施集中管理的2014年度491台手术,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2 138件。分析两组管理方法中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质量追溯有效率及临床使用满意度等指标。同时每月从两组组管理方法中随机抽取100件,共1 200件器械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比较两组管理方法中的残留蛋白测试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清点准确率、器械清洗合格率、质量追溯有效率、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率及临床满意度分别为100%、99.05%、100%、99.33%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76.06%、88.34%、81.83%和86.83%(P<0.05);而观察组管理方法的器械遗失率、湿包发生率为0.58%和1.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6%和27.65%(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分散式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所使用过的860件手术器械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性,将这860件手术器械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430件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对照组430件手术器械,实施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总合格率(95.34%),对照组的手术器械合格率总合格率(81.39%),对照组的手术器械消毒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手术器械的效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可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合格率,极大地降低术后感染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对比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前后的器械完好率、器械准备差错发生率、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升器械完好率,减少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器械准备差错事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人员管理手术器械的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11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2年,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30%;灭菌包检测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1%;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术部门有独立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管理,使手术器械就地处理,减少搬运中间环节,节省周转时间,能及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10S”管理法在手术室对器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分析。方法在日常的器械管理中,引入“10S”管理法,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规范人员操作和管理细则,规范管理和使用行为,避免随意性,养成良好使用、管理、操作习惯。结果在实施“10S”管理法后,手术器械完好率、手术器械周转率、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完好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10S”管理理念的运用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专业化清洗、打包、灭菌后再送至手术室无菌储物间备用,经护士及医生检验后方可使用。结果:对比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各290包外来器械的卫生及手术感染情况显示,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76.9%,手术室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导致手术延误率为5.2%;规范化管理后,外来器械包合格率为100%,未出现因外来器械不合格而致手术延误的事例。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统一管理,能使手术器械的卫生及质量状况明显改善,确保手术按时进行并降低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