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82%),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6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肺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6例(占患者总数的72.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24.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52.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6.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3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试验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经过为期1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医嘱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在50例试验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8例(占患者总数的76.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在50例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34.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2例(占患者总数的44.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第2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及1年等时间点的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老年心绞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实验组(93例),应用布地奈德为对照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1],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93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48例(占患儿总数的51.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32例(占患儿总数的34.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13例(占患儿总数的14.0%),病情复发的患儿有17例(占患儿总数的18.3%);在实验组93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60例(占患儿总数的64.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28例(占患儿总数的30.1%),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5例(占患儿总数的5.4%),病情复发的患儿有6例(占患儿总数的6.5%)。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VC、FEV及PEF进行测定,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为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3d的治疗,在观察组24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12例(占患儿总数的50.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9例(占患儿总数的37.5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3例(占患儿总数的12.5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在对照组24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5例(占患儿总数的20.8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13例(占患儿总数的54.1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6例(占患儿总数的25.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置管术治疗小儿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鼻窦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保守治疗,应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置管术为治疗组患儿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半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组32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儿有27例(占患儿总数的84.37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4例(占患儿总数的12.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占患儿总数的3.12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75%;在对照组32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儿有20例(占患儿总数的62.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8例(占患儿总数的2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4例(占患儿总数的12.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鼻内镜下上颌窦置管术治疗小儿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此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6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0例(占患者总数的6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3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4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23.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3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28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60.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2.1%),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7.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在对照组28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42.9%),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5.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2.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1例),为两组患者进行急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在研究组41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康复的患者有31例(占患者总数的75.61%),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残疾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9.51%),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88%),康复率为75.61%;在对照组41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康复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39.02%),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残疾的患者有17例(占患者总数的41.46%),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9.51%),康复率为39.02%。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1.2158,P=0.000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治疗活动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活动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应用雷贝拉唑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研究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2例(占患者总数的84.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2.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56.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2.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治疗活动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硬膜外填充术联合臭氧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应用硬膜外填充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硬膜外填充术联合臭氧疗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5例(占患者总数的7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22%),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5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2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硬膜外填充术联合臭氧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为观察组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及护理,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1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147例(占患者总数的98%),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2%);在对照组1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102例(占患者总数的68%),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48例(占患者总数的3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臭氧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头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使用西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医针灸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76.4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1.76%),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1.7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3%;在对照组3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52.9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7.6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29.4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将这些患儿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及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给予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在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结果:对研究组患儿,在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在患儿(家长)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患儿对比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患儿住院费用,提高家属满意度,利于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优秀的患者有23例(占患者总数的76.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良好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20.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差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33%),治疗的优良率为96.67%;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优秀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50.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良好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25.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差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25.00%),治疗的优良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经宫腔镜注入中药的方法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采用经宫腔镜注入西药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经宫腔镜注入中药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7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35.1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51.35%),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3.5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9%;在对照组36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9.44%),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36.11%),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44.4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宫腔镜注入中药的方法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加减定喘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应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加减定喘汤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15例实验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66.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26.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6.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在15例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13.3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33.3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53.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67%。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加减定喘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疗法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抗生素序贯疗法为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儿有2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治愈率为4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在对照组50例患儿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儿有17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儿有2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儿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儿有4例,治愈率为3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解毒通络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毒通络方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LN、CPⅢ及MAO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LN、CPⅢ及MAO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7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3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5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5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解毒通络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使用西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应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为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经过2个月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30例联合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50.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43.3%),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46.7%),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1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