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心机高G训练中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记录并分析了47名离心机受训者心电图,训练同4个G模式组成,在6d内完成。受训得分为3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抗荷装备。结果表明:离心机训练中心律失常发生率高(87%),且随G负荷强度的增加而增多;+Gz时R/S比值〈1,或+Gz消失即刻心率骤减的人G耐力较低;先进抗荷装备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飞行员的抗荷生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G引起的空中晕厥,更好地发挥现代歼击机的战术技术性能,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抗荷装备以外,飞行员还必须进行抗荷生理训练。通过训练使飞行员正确掌握对抗动作,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力量,加强机体的代偿适应能力,提高对加速度的耐力。抗荷生理训练包括:对抗动作训练,体育训练,离心机训练、及加速度生理和抗荷机理的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3.
离心机训练矫治+Gz耐力不良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矫治两名+Gz耐力不良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方法在离心机上高+GZ负荷下训练抗荷动作(AGSM)和加压呼吸(PBG)动作。结果 AGSM的抗荷效果提高3.0-3.25G,加压呼吸了系统的抗荷效果提高2.75-3.0G,综合耐力比基础耐力高4.25-4.5G,两人均顺利通过8G10S的SACM+GZ曲线,达到训练标准。  相似文献   

4.
专项抗荷体能训练对HP动作抗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我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提出一套针对新的HP抗荷动作特点的专项抗荷体能训练方法。方法7名受试者,在60d内隔日分别进行针对HP动作特点的心肺功能和力量训练。心肺功能训练使用心率控制法控制训练强度;力量训练使用最大重复量的方法控制训练强度;配合训练前准备活动和训练后放松活动进行全身肌肉的协调性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自身 Gz耐力、心率、呼吸功能等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训练后受试者的基础G耐力、HP动作的G耐力和HP动作的抗荷效果显著提高。在有载荷情况下的心率降低,肺活量显著增大,最大呼气压力变化不大。结论新的专项抗荷体能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提高HP动作的抗荷效果、HP动作的抗荷耐力和基础耐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模拟空战机动(SACM)训练时心血管功能变化情况,从而提出保护措施。方法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10名,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SACM训练。训练中,飞行员穿用抗荷服,做L-1抗荷动作及进行抗荷正压呼吸(PBG);监视并记录心电图、耳脉搏和呼吸。结果 10名飞行员在SACM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为主,多发生于吸气末,4G以上的高G暴露中开始有心律失常发生,9G时发生率最高。心率增快程度和 Gz值呈正相关。在抗荷动作的吸气相,耳脉搏的幅值突然降低。结论 SACM训练中,室性期前收缩多发,这可能为一种潜在性的危险。应训练飞行员正确掌握抗荷动作和PBG的实施要领,调控有氧体育锻炼强度,定期进行SACM训练,并实行心电图监控,以减少空战机动中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新的抗荷动作:HP与PHP动作抗荷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目的:检验新的抗荷动作--HP与PHP动作的抗荷效果。方法:HP动作由两部分构成,第1部分为全身肌肉根据+Gz大小进行用力收缩;第2部分为2.5s 1个周期的呼吸部分,即在0.5s内以口快吸气,同时发出汉语拼音“H”,再通过半闭的双唇用力进行慢呼气2.0s,同时发出汉语拼音“P”。PHP是在抗荷正压呼吸条件下做的HP动作。测试对象为20名飞行员和10名志愿者。在离心机上测定10名飞行员采用KH-7抗荷服与HP动作的抗荷耐力,另外10名飞行员采用KH-7抗荷服与L-1动作时的抗荷耐力作对照。在离心机上测定10名志愿者采用KH-5抗荷服、抗荷正压呼吸装备和做PHP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分别采用HP动作、L-1动作的两组飞行员的抗荷耐力均可达到8G10s,但采用HP动作时心率、呼吸率显著低于L-1动作(P<0.05)。志愿者采用装备做PHP动作的抗荷耐力均达到了9G10s,且完成得比较轻松。结论:HP、PHP动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心脏负荷较小,而且飞行员易于理解、掌握,易于抗荷正压呼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离心机上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综合抗荷性能.方法 10名飞行员完成新型多囊式抗荷服的抗荷性能试验;6名志愿者完成新型囊式抗荷系统与PHP动作结合时的抗荷性能试验.结果 1)新型多囊式抗荷服抗荷性能为(2.60±0.17)G(P<0.01).2)志愿者采用新型囊式抗荷系统+Gz耐力为(8.35±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可供飞行员在地面不同的抗荷供氧加压制度下进行抗荷动作训练的仪器。方法抗荷供氧单元产生的气体压力信号经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调制、放大等处理后由数据采集系统转化为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再由上位机软件做进一步的计算处理,最终将训练结果以图表等简明方式呈现给用户。结果本训练器可按照规定的压力制度产生多种信号控制其面罩压力及服装压力等,供飞行员进行不同加压环境下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过程中可同时监测受试者的心电信号和蹬力信号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存储。结论本训练器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解决了在地面模拟加压环境实施抗荷动作训练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抗荷正压呼吸对下体正压模拟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下体正压在单轴向离心机上模拟推拉动作,观察抗荷正压呼吸对推拉效应的防护效果。方法受试者5名,均参加过载人离心机试验并掌握了正确的抗荷正压呼吸方法。第1天测定受试者的基础 Gz耐力、穿KH-x抗荷服时的 Gz耐力和实施抗荷正压呼吸时的 Gz耐力;第2天依次测定受试者的基础耐力、下体正压作用后穿KH-x抗荷服 Gz耐力和抗荷正压呼吸时的 Gz耐力。结果与第1天的试验结果相比,下体正压作用后受试者穿着KH-x抗荷服的 Gz耐力显著降低(P<0.05);但是进行抗荷正压呼吸时的 Gz耐力没有变化。结论抗荷正压呼吸可以减轻推拉效应对 Gz耐力的影响。关于抗荷正压呼吸的压力制度及其训练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 PHP 抗荷动作与 L-1抗荷动作的效果,评价 PHP 动作的价值。方法 64名保健疗养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分为两组,采用地面加压供氧锻炼器分别进行 PHP 抗荷动作和 L-1抗荷动作训练。测肱动脉收缩压及心眼距,按经验公式计算飞行员的抗荷能力,对比两组飞行员的抗荷效果。结果两组飞行员的抗荷能力均达到了9G,并能维持10s。做 L-1动作的飞行员反映难以掌握要领,训练吃力;做 PHP 动作训练的飞行员完成后觉得动作容易掌握,省力、轻松。结论 PHP 动作具有良好的抗荷效果,易于掌握,省力,完成起来比较轻松。  相似文献   

11.
特技飞行的加速度及飞行员从头向足的加速度耐力的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8架次905个特技动作的加速度参数及心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战术飞行训练中加速度的G值、增长率及作用时间都比一般飞行训练高。飞行员的心率增加次数与G值大小呈显著相关;飞行员主动操纵飞行时的耐力比离心机检查的耐力平均高1.4G;经过抗荷生理训练后,使用抗荷服和L-1对抗动作平均可以提高耐力2.24G,比训练前的耐力平均增加了1.18G。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地提高飞行员抗荷能力 ,笔者以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方法为依据 ,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训练前后的 G值比较 ,旨在为航卫保障提供客观依据。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来院疗养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 4 0名 ,男性 ,2 5~ 34岁 ,飞行时间 110 0~ 2 30 0 h,平均飞行时间 132 0h。体检合格 ,平日坚持体育训练 ,能正确掌握抗荷正压呼吸训练动作要领。训练前受训者身体状况良好。2 .训练设备与抗荷装备 :采用地面加压供氧锻炼器、加压供氧面罩、代偿背心、飞行头盔和抗荷服 ,按医用氧标准用99.5 %的医用纯氧 ,氧气压力不低于2 .2× 10 4 mm H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飞行员进行抗荷动作训练,观察 HP、PHP 动作训练效果。方法 17名健康鉴定为飞行合格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采用肌力协调抗荷训练器及地面加压供氧仪进行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观察训练前后主要肌群(大、小腿及腹部肌肉)静力变化,分析由心率、血压测算的对抗 G 值。结果所有参训飞行员均完成了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HP 动作训练后大、小腿肌静力显著提高(P<0.01);PHP 动作训练中在面罩压为30、50 mm Hg 时心水平动脉压显著升高,测算得对抗 G 值提高1.82G。结论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 HP、PHP 抗荷动作训练效果可靠,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掌握。抗荷动作与正压呼吸状态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歼击机飞行员运用抗荷动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斗机上的抗荷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中由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造成飞行员的空中失能,严重危胁飞行安全。正确的抗荷动作是预防G-LOC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我军飞行员对飞行加速度作用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荷动作训练,我们进行了有关抗荷动作问题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包括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内的歼击机部队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飞行总时间210~3200 h。1.2 方法根据飞行训练大纲中各课目产生加速度的特点和已经进行过的抗荷训练情况拟定问卷,采用多选和问答两种题型,共分10项:①为什么要做抗荷动作,其原理如何?②抗荷动作有几种形式?你采用的是哪种类型?要领是什么?③做抗荷动作的最佳时机及身体的正确姿势?④第一次知道抗荷动作的时间及传授人?⑤是否接受过规范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时间、地点?⑥你在飞行中是否有过灰视、黑视?首次发生灰视、黑视时的总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当时的飞行动作是什么?⑦你觉得做抗荷动作的难点是什么?⑧进行抗荷训练是否必要?是否需要复训?⑨哪些运动项目可以增强抗荷能力?⑩您理解影响抗荷能力的因素有哪几个?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战斗机上配有抗荷正压呼吸装备,可以提高加速度耐力,防止黑视的发生。飞行员进行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时,监测血压是评定训练效果的指标。在施训中我们摸索出测量血压的一些规律和技巧,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受训者训前半小时禁烟,穿抗荷背心、抗荷裤,取坐位。在安静环境下休息 10 min,裸露右上臂放于沙发扶手上,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安静状态血压。 每次训练的加压持续时间为45 s,间隔休息 5~10 min。面罩压 30、40 mm Hg 为训练标准;50 mm Hg 为考核标准,共测训练前的安静血压、3种面罩压下以及去压休息后的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飞行员抗荷能力的影响,为其抗荷能力的提升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8名空军军医大学男性学员为受试者。使用抗阻训练的方式进行6周的核心力量专项训练,每周训练4次,每次完成6组训练,以最大重复次数(repetition maximum,RM)计算训练完成动作次数,每组动作20~25 RM。分别测试并比较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受试者做抗荷动作期间的通气水平、肌肉血氧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核心力量训练前相比,训练后受试者在完成抗荷动作时的摄氧量(t=4.603,P=0.003)及潮气量(t=8.003,P<0.001)显著提高,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显著提高(t=7.306,P<0.001),收缩压显著升高(t=6.097,P=0.003)。结论 6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做抗荷动作时的摄氧量、潮气量、肌肉O2Hb及收缩压,对提高抗荷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离心机评价抗荷装备规范的技术考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荷装备性能,需要离心机对其评价,才能发展。目前国内外尚无离心机评价抗荷装备的通用规范。本文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结合我们三十多年在这项工作中的积累,归纳成载人离心机、加速度负荷中用人实验的医学标准、抗荷装备实验件、鉴定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抗荷装备性能离心机评价主要内容五个问题。文中提及的一些技术考虑,希望能对有关规范的建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抗荷动作与G-LOC防护的研究资料,为制定抗荷动作的规范化训练程序、方法与标准提供参考和思路.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62篇. 资料综合主要对各种抗荷动作的发展及其特点、在C-LOC防护中的必要性、防护生理机制、以及其应用效果和训练进行了论述. 结论 正确地实施抗荷动作是G-LOC防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抗荷动作的形式虽有多种,其共同目的都是要提高心水平动脉血压,提升脑组织血流量.有些动作虽然实验室效果比较好,但却不利于飞行员的实际应用.经过分析比较,我们推荐飞行员采用HP与PHP动作,在我军战斗机飞行员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并强调抗荷动作训练的重要性.亟需开展研究确定HP与PHP动作与抗荷装备结合使用的效果与方法,制定规范化的训练程序,确保飞行员能够在空中熟练实施高效的抗荷动作,实现对G-LOC的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19.
新研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研制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方法:①在离心机(+Gz增长率为1G/s)上测定了6名受试者的基础+Gz耐力,分别采用45%、65%和90%扩大覆盖面积抗荷服(45%ECGS、65%ECGS、90%ECGS)与KT-9抗调器配套时的+Gz耐力,确定其抗荷性能;②在离心机(+Gz增长率为3G/s)上测定10名飞行员穿45%ECGS配KT-9抗调器、并穿代偿背心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45%ECGS、65%ECGS和90%ECGS的抗荷性能分别为2.50、3.38和3.63G;飞行员穿45%ECGS进行抗荷正压呼吸及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可达到9G/10s。结论:新研囊式抗荷装备的抗荷性能比现役抗荷装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歼击机飞行员的抗荷能力是胜任飞行训练和作战的重要条件。除了利用抗荷装备提供的效果之外,正确地掌握抗荷动作同样起重要作用。当遇到非常情况,不得不弃机时,按正确的弹射动作跳伞,是求得生命安全的保障。然而,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歼击机飞行员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两种关键技术。为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