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头孢类抗菌素用量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滥用及致病菌耐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复杂性,使得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医生在选用抗生素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耐药基因是决定耐药性的关键因素,而耐药的产生和泛滥程度则随地区、医疗单位和时间不同,这一现象产生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一抗生素用量及其变化与细菌对该药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医院1994~2002年大肠埃希菌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趋势与该类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滥用及致病菌耐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复杂性,使得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医生在选用抗生素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耐药基因是决定耐药性的关键因素,而耐药的产生和泛滥程度则随地区、医疗单位和时间不同,这一现象产生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某一抗生素用量及其变化与细菌对该药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医院1994~2002年大肠埃希菌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趋势与该类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临床感染中细菌与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生素的用量之间联系,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南安化县人民医院2008年至2010年所用各类抗生素进行统计,并对4种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相关数据。结果湖南安化县人民医院抗生素使用总的限定日剂量(DDDs)呈上升趋势,4种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抗生素的DDDs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很大,医院要加强抗生素的管理,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密度与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密度对G-菌耐药性变异的影响。方法:对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2002~2005年用药密度统计;对4种G-菌进行连续4年耐药率变化统计,将"用药"对"耐药"的影响进行量化对比。结果:抗生素应用的选择是导致细菌耐药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亚胺培南用量增长一倍,铜绿假单胞菌(PA)对其耐药率当年增长14.3%;哌拉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铜/舒巴坦分别列2003年、2004年各品种用量首位,PA及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其耐药率均增加10%以上。结论:抗生素用药密度与细菌耐药性增长呈正相关,合理用药并控制用量可以减缓或降低耐药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杨斌  孙向东  陈程  张爽 《淮海医药》2007,25(5):413-415
目的 通过对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VA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 2001年1月~2005年11月VAP 107例(156株)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VAP患者占本组资料67.3%(156株),痛原菌G-菌71.8%,其中大肠埃希氏27.6%,铜绿假单孢12.2%,亚胺培南,氨曲南对G-细菌耐药率最低.G 细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占10.9%,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真菌占10.9%.结论 VAP G-是主要致病菌,针对耐药率上升,改变抗生素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美英 《医药导报》2004,23(4):0210-0212
综述抗生素耐药菌增多的原因、抗生素耐药菌的传播、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生化机制、耐药菌的变迁以及对抗生素耐药菌的控制与抗菌治疗策略。旨在克服耐药性威胁,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率变迁与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计算2006~2009年每半年各类抗菌药物每百床日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六种病原菌的耐药率,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与四环素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正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呈负相关,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广谱青霉素的用量呈负相关;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用量呈负相关;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量呈正相关.结论 细菌耐药率变迁与抗菌药物用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1998年8~12月对广州地区12所医院细菌室收集的3种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统一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铜绿假单孢菌未呈现对抗生素严重的耐药现象,对选用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范围在7.8%~33.2%.不动杆菌对IMP和3种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药物CFS、TIM、AMS耐药率较低(0%~3.7%),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范围在12.1%~78.5%.嗜麦芽窄食单孢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对四种抗生素(TIM、SXT、CFS、CIP)的耐药率在12.5%~2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45%.  相似文献   

9.
1998年8~12月对广州地区12所医院细菌室收集的3种临床常见非发酵菌统一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铜绿假单孢菌未呈现对抗生素严重的耐药现象,对选用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范围在7.8%~33.2%.不动杆菌对IMP和3种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药物CFS、TIM、AMS耐药率较低(0%~3.7%),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范围在12.1%~78.5%.嗜麦芽窄食单孢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对四种抗生素(TIM、SXT、CFS、CIP)的耐药率在12.5%~2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45%.  相似文献   

10.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分子基础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耐药基因的起源、以及如何处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旨在解决因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而导致的抗生素治疗学危机.  相似文献   

11.
Antibiotic resistance, especially 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is spreading globally and rapidly. Development of new antibiotics lags behind; therefore, novel approaches to the problem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re sorely needed and this commentary highlights one relatively unexplored target for drug development: conjugation. Conjugation is a common mechanism of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n bacteria that is instrumental in the sprea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mong bacteria. Most resistance genes are found on mobile genetic elements and primarily spread by conjugation. Furthermore, conjugative elements can act as a reservoir to maintain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ntibiotic selection. Thus, conjugation can spread antibiotic resistance quickly between bacteria of the microbiome and pathogens when selective pressure (antibiotics) is introduced. Potential drug targets include the plasmid-encoded conjugation system and the host-encoded proteins important for conjugation. Ideally, a conjugation inhibitor will be used alongside antibiotics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resistance to or within pathogens while not acting as a growth inhibitor itself. Inhibiting conjug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our arsenal of strategies to combat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crisis, allowing us to extend the usefulness of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生素应用现状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抗生素使用种类、病原菌种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感染者中使用抗生素的概率为96.4%,其种类有12类25种,抗生素最长的时间为45 d,最短的仅仅是用2 d;感染者的细菌对于青霉素、头抱菌素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程度并不相同,耐药性最高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临床只有结合细菌的耐药情况,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陈启 《淮海医药》2014,(4):346-347
目的:了解某院ICU的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分布及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某院ICU患者的308份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检查,统计病原菌分布的构成比及耐药率。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2.56%,革兰阳性球菌占17.44%,鲍氏不动杆菌占55.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70%。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0%,而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也敏感。结论某院ICU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最为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最为多见。鲍氏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有少数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4.
文兴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446-447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以期正确、合理及有效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180例呼吸道感染者且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耐药率统计,然后对所得数据给予相应统计学处理,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占28.33%、革兰阴性菌占71.67%且革兰阴性菌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同时对常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做好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及耐药性分析对临床合理选取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12月33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并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30例患者中23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茵药物使用率为70.91%;31例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达到13.25%。结论: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茵药物使用率偏高,需加强对抗茵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我院抗茵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和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从儿童血液标本中培养出的病原体资料,用WHONET 5.4软件分析病原体的构成情况及其药敏情况。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80株,细菌161株:革兰阳性菌94株,其中葡萄球菌69株;革兰阴性菌6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革兰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对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存在广泛的耐药。真菌有19株,对两性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均敏感。结论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以革兰氏阳性菌占优势,致病的细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较高耐药性,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选择药物,减缓耐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故城县医院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恒星细菌分析系统对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分离的613株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 2012年下半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株6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7株占68%,革兰阳性菌128株占20.8%,真菌68株占11.2%,除真菌外其他病原菌的耐药率较之上半年都明显增加。结论应完善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加强细菌培养意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和用药标准,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快速产生。革兰阴性杆菌在住院患者感染中占主要地位,临床医师应警惕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12月儿科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及同期临床检出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2%,不合理用药率为27.44%,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儿科用药主流,临床应用以二联为主(64.38%),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10.25%;共分离优势菌株294株,革兰阳性菌78株(26.53%)、革兰阴性菌201株(68.37%)、真菌15株(5.10%),铜绿假单胞菌(20.75%)、肺炎克雷伯菌(20.07%)、大肠埃希菌(16.33%)、鲍曼不动杆菌(11.56%)、金葡菌(12.59%)为儿科临床主要致病菌;不同细菌对儿科常用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8.87%),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5.18%)。结论: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滥用趋势,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根据药敏结果正确选药,控制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nd the lack of new antibiotics in the antibiotic drug development pipeline, especially those with new modes of action, is a major health concern. This review lists the 20 new antibiotics launched since 2000 and records the 40 compounds currently in active clinical development. Compounds in the pipeline from new antibiotic classes are reviewed in detail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development status, mode of action, spectrum of activity and lead discovery. In addition, the NP or synthetic derivation is discussed, with activity against Gram-negative bacteria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送检的血培养阳性菌株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0株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小于1岁的婴幼儿及新生儿,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7.9%,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嚼唑耐药率〉8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肠球菌耐药严重,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前4位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除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外,其余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儿童败血症主要见于小婴儿,多数来自重症监护病区,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耐药形势严峻,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