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ao Q  Liu Z  Zhang Y  He Q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6):359-362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0年的8例女性生殖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7例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6例发生于外阴,2例发生于会阴、阴道及盆底。其中,2例有病灶局部切除史。发病时间长短不一,为5个月至20年不等。治疗以局部肿物切除为主,术后随访3-63个月,除1例复发后访外,无一例复发。7例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细胞阳性反应为波形蛋白(vimentin)者7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7例、8因子(factor8,F8)7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4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3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4例,S-100蛋白及CD68均阴性。结论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间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其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来源可能性大。主要临床特点有生长缓慢和局部浸润性生长。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虽偶有复发,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可发生于全身的软组织,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误诊率高[1],肿瘤多呈局部侵袭性生长.2003年我院收治1例巨大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自发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女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女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 ,以免误诊漏诊。方法 :对女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2例行手术切除 ,并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术中见肿瘤呈无包膜生长 ,剖面苍白色、胶质样 ,有粘液性间质分隔。 1例因肿瘤浸润周围组织 ,术后持续性反复出血 ,且于 5月内复发。病检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排列于粘液样背景中 ,核无异形性或分裂相 ,其间有中等以上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 )、S10 0 (- )。结论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罕见 ,侵袭性与复发性是其重要的临床特点。术前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十分必要。治疗以扩大的局部外阴切除为宜 ,并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上皮来源的少见外阴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非上皮来源外阴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44.1岁;临床表现为外阴肿物者有32例,占76%;有伴随症状者21例,占50%.肿瘤直径1~15 cm不等.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行外阴病灶切除术40例,外阴单纯切除术1例,外阴广泛性切除术1例.术中见肿物直径>10 cm有2例,均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患者.手术切缘干净者41例,1例未切净者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第2次手术切净.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中,最常见的类型,良性肿瘤依次为汗腺瘤(7例,17%)和血管瘤(5例,12%);恶性肿瘤依次为平滑肌肉瘤(3例,7%)和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例,5%).结论 非上皮来源的外阴肿瘤少见,组织来源多为间叶组织,大部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的关键.良性肿瘤治疗上多采取局部病灶切除术,而恶性肿瘤,一般需行扩大切除术或外阴广泛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黏液瘤(angiomyxoma,AM)是一种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罕见的黏液背景上伴有血管增生的特殊类型软组织肿瘤,病理分为3型:浅表性、侵袭性、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浅表性血管黏液瘤(superficial angiomyxoma,SA)常位于皮肤浅表部位,好发于躯干及下肢,偶见于生殖道,边界清楚,易复发,不具侵袭性。而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好发于女性外阴、盆腔和会阴区,浸润深度较SA深,且边界不清晰,侵袭性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将其定义为"分化不明的肿瘤"~([2])。外阴SA与AAM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因"阴道壁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二次切除后4年复发"于2017年7月17日收入院。2012年11月患者曾行阴道壁肿物切除术(阴道壁近阴道口处触及一约4cm×3cm大包块),病理回报:侵袭性血管黏液瘤。2013年6月复发并再次手术,术中见肿瘤约6cm×5cm大,质软,部分呈囊性,边界不清,最深处达骨盆,病理结果同前。2016年9月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因其临床误诊率高及术后易复发而备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2007年以来本院接诊了2例AA患者,现将其临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着重探讨AA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减少误诊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因其临床误诊率高及术后易复发而备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2007年以来本院接诊了2例AA患者,现将其临床病理资料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着重探讨AA的临床病理特点,为减少误诊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TUPU)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7家医院收治的26例外阴癌Ⅱ期累及尿道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总结TUPU术式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手术,其中TUPU平均手术时间26.1±3.2分钟(20~33分钟),平均出血量10.3±2.5 ml(8~20 ml),平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1.8±2.3天(10~21天),平均随访3年4月。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2周出现尿路感染,经抗感染、调控血糖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症状,重新留置导尿管并同时辅以针灸治疗至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症状消失;1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疼痛,给予抗感染、碱化尿液、适当止痛药物的应用,3天后症状消失。26例中有2例(7.7%)复发,其中1例术后6个月尿道口周围复发;有1例术后9个月外阴切口部位复发。对这2例术后复发患者施行了局部放射治疗后病灶消失,其余24例(92.3%)未发现全身转移及局部病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对外阴癌Ⅱ期尿道口周围受累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术后患者可正常排尿,是特殊类型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报告患者,47岁。因外阴癌术后15年复发,外院放疗后3个月,于2013年10月30日入院。1998年12月30日行外阴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外阴高分化鳞癌,切缘基底部无瘤组织,左侧腹股沟深淋巴结有癌转移(1/3),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及右腹股沟深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6,0/5)。定期随访,未见复发转移。2011年9月3日因外阴瘙痒就诊,妇科检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