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及MRI表现,评价钼靶结合MRI对DCIS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DCIS病例13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动态增强MRI和钼靶X线检查,同时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①将病灶的X线表现分成恶性钙化、中间性钙化和非钙化3组,PR与C-erbB-2在3组中的分布有统计性意义(P<0.05);②13例病灶中11例MR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以BI-RADS分级中的4、5级为MR和X线检查的阳性指标,其正确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S的钼靶X线表现可以作为乳腺DCIS的预后因子,乳腺MRI对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有特征性表现,钼靶X线和MR检查相结合能提高早期导管原位癌的检出率及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磁共振成像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与X线片、超声检查比较,评价MPd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诊断的正确率和界定病灶范围的准确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乳腺MR检查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连续病例17例,其中13例同时行X线检查、16例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资料作为金标准,作对照分析。结果(1)MR检查14例病灶有强化,11例表现为非块状强化,其中6例呈段样强化,2例呈区域性强化,导管样强化、多灶性局灶性强化、双乳大致对称的弥漫性强化各1例。这11例中有2例伴病变侧增强前的乳头后大导管扩张,其中1例增强后大导管强化,这2例均以乳头滴血为临床症状。2例块样强化表现为信号均匀、形态不规则的肿块。混合有肿块和非块样强化的1例,为信号均匀、边缘光整的卵圆形肿块伴肿块周围线样强化。(2)13例行X线检查,2例阴性;单纯钙化表现6例;钙化伴其他征象2例;非钙化病灶3例。8例含钙化的病灶中,恶性钙化5例,交界性钙化3例;钙化簇状分布5例,区域性分布2例,弥漫分布1例。(3)16例行超声检查,4例阴性,1例诊为良性病变,其余11例作出了正确的术前诊断,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内伴有点状的强回声改变。(4)以病理检查测量的大小作为金标准,对病灶范围界定方面MRI符合13例(13/17),高估2例;X线诊断符合7例(7/13),高估3例,低估1例;超声符合7例(7/16),高估2例,低估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原位癌伴微浸润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联合X线和MR检查能提高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MR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微浸润病例30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进行MR成像.结果 MR检出所有病例,敏感性为100%.10例呈肿块样强化(33.3%).20例呈非肿块样强化(66.7%).内部强化不均匀4例(20%),强化均匀2例(10%),内部卵石状强化和簇状小环状强化共11例(55%),另3例病灶呈点簇状强化(15%).所有病例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呈流出型12例,平台型18例.结论 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微浸润的MR特征性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并其内部卵石状及簇状小环状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型及流出型.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单纯溢液14例,溢液伴乳腺肿块4例,仅触及肿块18例,无症状2例.钼靶X线平片征象:①肿块型(19/37);②结构紊乱型(2/37).钼靶X线平片加造影:①导管扩张伴钙化(1/37);②导管内充盈缺损伴肿块(2/37);③导管扩张伴充盈缺损(5/37);④单纯导管内充盈缺损(9/37).结论 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三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对50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行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处理。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9例,34个病灶;良性病变21例,29个病灶。统计分析X线钼靶摄影、MR动态增强检查和病灶ADC值对全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X线钼靶摄影与MRI动态增强曲线诊断符合度比较(χ2=6.612,P=0.0092<0.01),X线钼靶摄影与MRI的DWI诊断符合度比较(χ2=4.375,P=0.0395<0.05),有统计学意义,MRI的TIC与ADC的诊断符合度比较(χ2=0.259,P=0.610>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乳腺MR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种MR扫描序列对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典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原位癌37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27例共64例DCIS,观察其钼靶X线表现.结果 (1)64例不典型的DCIS中,肿块31例,非对称性致密影14例,乳腺结构扭曲6例,双乳散在良性钙化1例,假阴性12例.(2)31例肿块中,不规则形17例(其中从乳头向深部沿导管走行的长条状肿块3例),椭圆形8例,分叶形5例,星芒状1例.(3)14例非对称性致密影表现者,均为无明显边缘的局限性密度增高影;6例结构扭曲,为正常乳腺结构紊乱但无明显的肿块可见.(4)12例假阴性表现者,11例发生于致密或多量腺体型乳腺,临床有可触及肿块10例,溢液2例.结论 不典型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多样,以肿块最常见,联合临床体检、B超及MRI能提高其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摄影表现。方法收集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3月共10150名乳腺检查及体检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片,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特征、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特征。结果①无临床表现者49例,发病年龄27~76岁,其中40~49岁年龄段者占总病例数的42%,X线表现钙化27例(其中18例无肿块),小结节19例(34%)。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扭曲或紊乱10例(18%);未扪及肿块者22例(39%);导管原位癌(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7例(66%),浸润性导管癌17例(30%),浸润性小叶癌2例(4%)。②乳腺数字钼靶X线可显示早期乳腺癌病变微细结构。结论数字钼靶x线成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的特征,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X线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X线片显示的微小病灶28例,采用乳腺钼靶X线定位下穿刺,留置导丝于微小病灶区,引导手术将病灶切除活检。结果28例微小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定位满意率93%,手术切除完整。病理检查:恶性病变9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例,导管内癌2例,髓样癌1例;良性病变19例。结论乳腺钼靶X线定位穿刺留置导丝活检术,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灶的性质,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及磁共振表现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及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38例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原位癌11例,黏液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髓样癌1例.结果:乳腺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结构及局部血管异常,肿瘤多呈星芒状、蟹足样,边缘多毛刺状、不光滑.钼靶X线示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钙化点数量较多,多呈沙粒样,可成簇生长,也可弥散在腺体的一个区内.主要MRI表现为病灶T1WI多呈低、等信号,T2WI多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钼靶乳腺摄影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是乳腺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能清楚的显示乳腺内病变的细微结构,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不能扪及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早期浸润的X线征象。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原位癌16例和原位癌伴早期浸润9例,观察其X线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25例X线表现均为钙化,其中按钙化形态分导管原位癌以碎石样钙化为主(6/16,37.5%),原位癌伴早期浸润以杆状钙化为主(5/9,55.56%);按钙化分布分,导管原位癌以成簇钙化为主(11/16,68.75%),原位癌伴早期浸润以成簇、段样为主(两者均为4/9,44.44%)。结论:DCIS及其早期浸润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通过乳腺X线检查,可提高DCIS及其早期浸润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