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治疗肩胛骨骨折常用的经典Judet入路对冈下肌破坏大的缺点进行改良。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对经典的Judet入路进行改良,用经典Judet入路的皮肤切口,用Hardegger入路通过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的方法来显露深层结构,并应用改良入路对35例肩胛骨骨折采用改良入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1例获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时间15.8个月。骨折均在8~12周愈合,平均8.6周。疗效根据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与经典Judet入路相比,改良入路不仅有经典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肩袖肌肉的完整性,手术创伤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研究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应用。方法从1997年7月至2009年1月对3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对比其临床适应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Constant的评定标准: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肩胛骨骨折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Judet入路手术治疗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56岁。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11例,肩胛颈7例,肩胛盂骨折11例(其中Ideberg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5例),肩胛冈5例。本组患者术前均完善MS CT检查。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10 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5经改良Judet入路治疗21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结果 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43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11例,可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7周。结论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发生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患肩功能;术前全面的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对判断骨折的稳定性、手术指征、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有手术指征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选择经改良Judet入路应用桡骨远端斜T形钛钢板+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入路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2004年7月-2009年7月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患者2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取原伤口入路,闭合性骨折分别取肩关节前侧、肩胛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骨折复位后运用重建钢板、螺钉、钢丝等进行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6%。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辅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院于2001年6月~2009年6月使用重建钢板通过改良手术入路即肩峰至肩胛下角的直线连线入路对21例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患者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2000年5月-2007年11月经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34.6岁(18~62岁).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直接暴力伤2例.刀砍伤1例.闭合性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3例.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8处,肩胛因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肩胛颈骨折lO处,盂缘骨折6处,盂窝骨折4处.其中混合型骨折10例,合并全身多发伤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1例,肩胛上神经损伤2例.通过后入路手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和钢丝等固定.[结果] 1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0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5.7%.术后并发肩关节不稳1例.[结论] 经后入路内固定肩胛骨骨折操作简单,暴露充分.效果可靠.几乎各种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均可通过后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骨的体部骨折,外科颈骨折及肩胛因骨折以及多部位复杂骨折,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献报道肩胛骨骨折的发生率为0.5%~1%,笔者自2005年9月~2011年10月采取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复杂性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21~46岁,平均34岁。右侧23例,左侧25例。致伤原因:高空坠落及重物击伤6例(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交通事故伤40例,暴力打击伤2例。骨折类型:所有患者肩胛骨均为粉碎性骨折,关节盂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MillerⅢ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Judet入路和前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塑形后固定治疗15例MillerⅢ型肩胛骨骨折患者。结果术中出血量500~580(545.61±10.94)ml,手术时间90~160(127.40±9.60)min。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7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时间8~12(9.54±1.73)周,未出现骨不连、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健侧98.13分±1.46分,患侧87.67分±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上举:健侧152.47°±3.66°,患侧147.00°±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外展:健侧151.07°±4.42°,患侧146.00°±10.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盂极角:患侧均20°,平均为32.73°±1.94°,健侧平均为33.80°±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MillerⅢ型肩胛骨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盂极角、上举角度、外展角度均能达到理想要求,能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肩胛盂骨折后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肩胛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提供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20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肩关节后方的有关解剖结构。即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的形态、比邻及其间的神经界面等进行了观测,临床应用4例。结果:三角肌和冈下肌与小圆肌之间存在神经界面。沿小圆肌上缘与冈下肌之间进入。可避免损伤腋神经和旋肱后、旋肩胛血管。结论:后方入路对肩胛盂横行、纵行和粉碎骨折都适合,是肩胛盂骨折的最好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46例行侧后方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骨折块直视下复位后采用"T"型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固定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12年4月收治的46例行侧后方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方剪切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骨折块直视下复位后采用"T"型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观察固定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22±0.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等手术并发症。影像学评估: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的后倾角、内翻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SS临床功能评分平均87.6分,依据Rasmusse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58.7%)、良13例(28.3%)、可6例(13.0%)。[结论]侧后方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平台,降低前方入路广泛剥离导致的软组织并发症,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固定牢靠,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是较好的手术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rodsky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06采用Brodsky人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肩胛骨骨折,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DASH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及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4例采用后方Judet入路,2例采用前后方联合入路,1例喙突骨折与2例盂部前方骨折采用前方入路,2例肩峰骨折采用骨折处直接切开,2例盂部后方骨折采用后方肩胛骨外缘直接切开。16例伴有肩胛骨多处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固定,1例喙突骨折及2例关节盂骨折采用拉力螺钉固定,2例肩峰骨折分别采用克氏针和钢丝环扎,2例关节盂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21例获得随访,时间9~55个月。骨折均愈合。采用体格检查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浅表感染1例,外展>90°时轻微疼痛2例,肩胛上神经卡压1例。结论对于达到手术指征的肩胛骨骨折,适合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可以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人路治疗不稳定肩胛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不稳定肩胛颈骨折14例采用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重建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结果 14例获6~20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疗效根据Herseovici等标准:优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后侧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以较小的创伤获...  相似文献   

15.
肩后入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系列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肩胛骨骨折,男18例,女4例,年龄25~65岁,平均35.5岁。根据术前X线片与CT扫描对骨折进行分型,确定手术指征,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微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2例均获9~28个月随访,平均17.5个月,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4%。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8.5周骨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可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切口入路在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直切口入路,对照组则采用Judet切口入路行内固定术。记录每个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并进行Hardegger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rdegger功能评定结果比较发现,试验组的整体优良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胛骨颈部及体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直切口入路方式术程简便、创伤小、副损伤少,且术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Judet入路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42例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患者,男29例,女13例;年龄22~ 65岁,平均36.3岁.骨折按Hardegger等提出的分型:42例均为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其中肩胛体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11例,肩峰骨折4例,肩胛冈骨折3例,盂缘骨折3例,喙突骨折2例,盂窝骨折l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9d,平均6.6d.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9~24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8周,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照Hardegger提出的评定标准评价患肩功能:优27例,良9例,可5例,差l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早期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不同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3诊治的60例肩胛骨骨折,采用经典Judet入路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均获得随访5~22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显露骨折端、解剖复位骨折、个性化钢板内固定肩胛骨边缘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Zhou DS  Li LX  Wang LB  Wang BM  Xu SH  Mu WD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4):1686-1688
目的探讨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4岁(18~62岁)。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肩胛体部骨折11处、肩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其中多部位复杂骨折1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肩胛上神经损伤4例。通过改良Judet手术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1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结论改良Judet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大多数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可通过改良Judet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体部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以及不存在喙突、前部肩胛盂骨折的多部位复杂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通过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对肩胛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确定该入路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36例肩胛骨Miller-AdaⅡ~Ⅳ型骨折患者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指导训练。结果对肩胛骨Miller-AdaⅡ~Ⅳ型骨折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能够解决主要临床分型的几类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入路,可以使骨折以较小的创伤完成满意的复位以及牢靠的固定,同时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