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翼腭窝的CT三维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评价翼腭窝解剖结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Philips Mx8000型多层CT检查仪对5个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准直1mm或0.5mm的容积采集,并将数据输入配套Mxview工作站(SGI02)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包括容积显示(VR)和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MPR)。鼻腔内侧壁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并与标本测量进行对比。结果:CT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十分清楚地显示翼腭窝结构及其6个通路结构,VR可以清楚、准确地显示鼻腔内侧壁结构,并均可以获得准确测量。结论:CT容积采集结合合理的三维重建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翼腭窝解剖及其相关通连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蝶腭孔的影像解剖并进行测量分析,为相关疾病诊治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力CT(HR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167例成人蝶腭孔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其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径线值。结果:MPR图像对蝶腭孔的显示率为100%,其开口以上鼻道后方最常见,平均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0.54±0.14)cm、(0.64±0.13)cm。蝶腭孔左右侧别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CT容积扫描结合MPR技术可更直观、准确显示蝶腭孔及其与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从而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常圆孔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健康成年人和40例颌面部外伤病人(病变未波及圆孔)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显示(VR),并对圆孔在轴位及重组图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及测量.结果 正常圆孔79.0%在MSCT轴位图像呈矢状走行的管状结构;圆孔长度(6.9±1.8) mm,前口宽度(2.7±0.5) mm,后口宽度(2.8±0.6) mm.圆孔前口至颧弓下缘中点距离(40.4±2.1) mm,至眶外缘的距离(37±1.9) mm.12%轻度凸入蝶窦,7%圆孔明显陷于蝶窦腔内.圆孔前口至翼管前口及腭大孔的距离分别为(10.4±2.3) mm及(32.4±3.8) mm.圆孔的形态、走行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可在VR三维切割图像中得到立体直观地显示.结论 MSCT可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圆孔及其周围邻近骨性结构,为颌面外科手术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骨盆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讨论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再现(VR)诊断骨盆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MSCT行骨盆扫描32例,重建层厚1.25mm,间隔0.6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MPR及VR处理,并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骨盆骨折患者共发现骨折59处。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及细小骨碎片,但不能显示三维空间关系,VR图像可以从各个方位准确显示表面骨结构的空间改变,但对细小无移位的骨折线显示不佳。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相结合能够清晰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的全部细节,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翼管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翼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健康成年人和40例颌面部外伤病人(病变未波及翼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显示(VR),并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切割及测量。结果翼管的形态、走行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可在MSCT轴位扫描图像、MPR及VR三维切割图像中得到全面、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清晰、立体直观的认识翼管及其周围邻近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颌面区骨折的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及技巧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区骨折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方法 对 30例颌面区骨折病人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 ,X线准直宽度 1.0~ 2 .0mm ,重建间隔 0 .5~ 1.0mm ,螺距比 1.2 5~ 1.5 0。数据传入工作站 ,用表面遮盖显示法 (surfaceshadeddis play ,SSD)和多平面重建成像 (multiplanereconstructions ,MPR)及容积成像 (volumetricredering ,VR)进行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经SSD、VR和MPR重建处理后 ,能够全面、立体、直观显示骨折线及其移位。结论 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依赖于高质量的原始资料的扫描和多种成像方法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髋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对四种重建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30例髋关节外伤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和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技术(4D)四种重建方法。结果:1.SSD、VR、和4D重建方法,对髋关节的骨折情况及相关位置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2.MPR显示图像更加细致,骨折线、移位情况较为清晰。3.本组30例患者的髋关节三维重建的CT图像均清晰、直观、真实地显示了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位情况及关节诸骨的相关位置。4.将髋臼和股骨头分离重建,可更加直观的观察髋臼内部的骨折线和骨折组成情况,对髋关节的后缘骨折及股骨头颈的内旋折清晰地显示。结论:恰当地选择扫描参数,行髋关节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髋关节的空间解剖关系,较为真实地、全面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为临床科室拟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一种寰枢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入技术. 方法用Mimics软件对CT扫描的20例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重建图像的椎弓根参数.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寰枢椎实物模型,测量模型椎弓根参数.测量寰枢椎标本椎弓根参数.对重建图像、实物模型和寰枢椎标本的椎弓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验证重建图像的精确性.在Mimics中寻找三维重建图像椎弓根最佳钉道,制订个体化置钉参数并模拟置钉,根据这个参数和在实物模型直观指导下在寰枢椎标本上置钉.置钉后行CT扫描,判断置钉准确性. 结果寰枢椎重建图像和实物模型与标本椎弓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准确反映寰枢椎解剖结构.用上述方法,4例寰枢椎标本共16侧椎弓根行置钉术,术后CT扫描显示一侧寰椎椎弓根螺钉稍穿破椎动脉孔内侧骨皮质,其余螺钉均未穿破椎弓根骨皮质. 结论用Mimics软件对寰枢椎进行三维重建,制订个体化置钉参数,同时配合实物模型的直观指导,提供了一种寰枢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钉的方法,利用该法能提高置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活体供肾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活体供肾血管解剖、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扫描机对37例活体供肾者术前行螺旋CT扫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而重建((2PR)重建方法进行肾血管及肾实质的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层块体积测量方法测量肾脏体积并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比较,测量肾动脉直径并与GFR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血管造影显示肾脏血管的准确性为89.2%,在各种三维重建方法中,VR在显示肾脏血管全貌、不同角度观察血管方面比较清晰,MPR显示肾脏实质较好.MIP结合轴位图像在判断血管分支,确定血管数量和显示血管有无异常方面比较准确,肾脏体积与GFR呈正相关,肾动脉直径与GF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血管、肾实质及肾脏功能的评估中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诊断脊柱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原始图像进行软组织算法及骨算法薄层重建,然后将薄层重建图像导入Syngo3D软件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和VR成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清晰直观显示了脊柱骨折的部位、类型、脱位、稳定性情况及三维空间关系;对内固定术后脊柱,能清楚显示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固定物立体形态。结论MSCT三维重建成像可全面、清楚、直观、立体、多方位地观察骨折伞貌及术后改变,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路径及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