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内经》认为本证主要与肝胆病变有关。如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民病左胠胁痛……病本于肝”。后世医家又以肝脉布胁,胆脉循胁,肾脉贯肝膈为据,主张胁痛与肝、胆、肾经有关。病机多为肝郁气滞、湿热内郁、外伤血瘀、久病肝肾阴亏致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气滞血瘀或络脉失养引起胁肋作痛。然肝主藏血,其气从左  相似文献   

2.
中医没有脂肪肝病名 ,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中医的“积聚”、“胁痛”、“痰浊”等范畴。大多数学者认为 ,本病主要涉及肝、脾二脏 ,以肝为主 ;病理产物为痰、浊、瘀、湿 ;病因病机可归为酒食不节 ,或感受湿邪 ,或嗜食肥甘等而致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痰浊内生 ,气机郁滞 ,血脉瘀阻 ,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而形成。周琴花认为 ,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湿滞中焦 ;肾气亏虚而致气血痰瘀互结胁下形成本病。〔1〕谢敏卿等认为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阻滞 ,横逆犯胃 ,气病及血 ,血流不畅 ;肝病传…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叶天士络病理论为指导,通过研究《临证指南医案》中胁痛案,探讨胁痛络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总结归纳叶天士辨治胁痛的选方用药规律。叶天士认为胁痛络病的辨证可分虚实,络实证分为肝络气滞、痰湿阻络、寒凝阻络和血络瘀痹证;络虚证分为营络虚寒和肝肾亏虚证。治疗上,叶天士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首创辛味通络法。胁痛络实证宜攻之,以通络为法;胁痛络虚证,以“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为法,治以补虚通络,常用益气补血和甘缓柔润之品来荣养脉络。叶天士认为胁痛初起病在气分,肝失疏泄,气机失于调达,肝气郁滞则发胁痛;胁痛日久入血络,肝经气血郁滞,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脉,同时精血亏虚,络脉失于温润荣养而痛;且久病可入肝络,血瘀气滞,肝络气机运行不畅,肝失疏泄,亦致胁痛。叶天士善以柔肝来通络,盖肝为刚脏,多用甘缓养血柔润之品以益肝体,既能养血柔肝,又能辛润通络,使其用条达和畅。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肝血瘀阻是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肝纤维化一词,在中医古典文献中所描述的“瘀血”、“疒徵瘕积聚”的证状很相似。如唐容川云:“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脐腰间刺痛着滞。”王清任也认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而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每当人体出现气虚、气滞、气逆、阳虚、寒凝、热结、湿阻、津亏液少等状态下,均可影响血的流量,产生血瘀、血行停积、血行缓慢、血流停止等一系列的血流障碍。如肝郁久则血瘀,血行不畅,血不养肝,肝血壅滞、壅而成瘀,致肝络壅滞不通,而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胁痛主症、辨治要领、个人重要经验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熊继柏教授辨治胁痛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经验。熊教授认为:胁痛一证,最当辨清属虚、属实、在气、在血。胁痛实证分为气滞胁痛、瘀血胁痛、湿热胁痛;胁痛虚证主要有肝阴不足、肝郁脾虚。熊教授个人独到经验有3点:1辨治胁痛,首察证候虚实;2细观疼痛特点,辨识胁痛性质;3用药注重疏肝利胆;4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辨病用药。  相似文献   

6.
《索问·调经论》指出,“肝藏血”,《上古天真论》指出:“肾生髓,髓生肝”;《六气通天论》指出:“骨髓坚固则气血皆从”。这些理论,说明了肝与血、血与髓的关系。临床所见,外邪(HBV)入血,血中可存有毒邪(HBV 携带者),外邪入肝可伤肝而发黄疸、胁痛、臌胀、症瘕等症(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这是古今中外学者所共识之理。据此我们推论,外邪入血入肝而伤血伤肝,进而可入髓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等范围。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而言,主要与肝胆疾患有关。(《灵枢、五邪篇》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肝为厥阴,中见少阳,且有相火寄其中,其性至刚也。又肝恶燥喜润。燥则肝体板硬,而肝火肝气则妄动;润则肝体柔和,而肝火肝气宁静。“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由此说明肝与脾在治疗上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治疗问题慢性肝炎属祖国医学之“肝胃病”“胁痛”“症瘕”“积聚”及黄疸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证。虚,指正气虚,多表现为肝、脾、肾功能低下,其中尤以脾虚为多见。实,指邪气实,多表现为湿热稽留于肝胆肠胃或气滞血  相似文献   

9.
李延教授认为胁痛应责之肝、胆,病机主要为肝气郁滞、瘀血阻络、湿热蕴结以及肝络失养,久病邪滞肝络,病性为虚实错杂。治疗在疏肝理气、活血柔肝的基础上,兼以辛润通络、芳香散结等法,临证随症加减,获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难经》、《金匮》皆载此说,为后世“肝病治脾”的理论依据。《金匮发微》谓;“肝脏血虚,则其叶挺燥而压于脾”,指出肝脾相传,血不荣是其本质。在病理上肝脾互为因果,脾病则血失统帅,肝乏血养则由形变而至质变,使肝病进一步加重。故肝病治脾,不仅使病不相传,更主要的是治肝之要着。肝病治脾当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健脾运以达肝郁”。凡肝郁不达,脾陷生湿,气机壅滞,升降违和,症见脘痞胁痛,纳呆恶心,面乏华色,肢体倦怠,腹胀便溏,舌苔粘腻,脉象濡弦者,治以升健脾运以疏理肝郁。方选香砂六君或补中益气汤,取参、芪、术、草益气培脾为主,配以归、芍养肝血,升、柴达肝郁,俾脾  相似文献   

11.
王松珍 《河南中医》2001,21(3):62-63
生脉注射液是由祖医学益气复脉 ,养阴生津 ,救逆固脱的经典处方“生脉散”改革研制而成。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型休克、心脏疾病、微循环障碍等疾病。笔者根据其益气养阴之功效 ,灵活运用于临床治疗肝炎、甲亢、肠梗阻恢复期等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益气养阴降酶以治肝炎肝炎归属祖国医学“胁痛”之范畴。肝居肋下 ,其经脉布于两胁 ,胆附于肝 ,其脉循经胁 ,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景岳全书·胁痛》篇说 :“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两经 ,以两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又因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所以 ,若情志失调 ;或湿热内郁 …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湿热疫毒入侵,邪伏血分,致使正气亏虚、气血失调是其基本病机.其中医辨证分型可按病因分为湿热相关分型、毒邪有关的分型、气机相关分型、血瘀相关的分型湿相关的分型;按病机分为肝郁相关的分型、阴虚相关的分型、肝郁脾虚相关的分型、与脾虚相关的分型;按病位分为病位在肝的分型、病位在肝肾的分型、病位在脾胃的分型、病位在肝脾(肾)的分型.中医药治疗主要有辨证论治、专方专用、单方制剂及针灸、推拿等.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胁痛集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多种内科病都能出现胁痛。《景岳全书·胁痛》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其证分虚实,或因气滞、血瘀、湿热致肝胆不利,经络瘀阻,或因肝肾阴虚,脏失所养。不论胁痛是实证还是虚证,病  相似文献   

14.
一、对慢性肝炎的病理方面的体会慢性肝炎,中医虽然没有这个病名,但有关”胁痛”、“痞气”的证候是有相近似之处。其病理方面则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叙述。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理已有很丰富的知识,可供我们学习。但从中医的理论来看,本病的病机主要与肝脾两脏关系至为密切。须知肝病与脾病是互有联系的。从临床观察,本病开始多属脾胃见症,以后逐步出现肝的见症。这可认为起病于脾,寄病于肝。由于脾湿胃热交蒸,而致气郁血瘀,血既瘀热,则主藏血的肝脏受累而生病,乃是必然之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 )是指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 ,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乙肝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 ,中医并无此称谓。因其常以黄疸、胁部胀痛、胁下积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故中医将肝纤维化归入“黄疸”、“胁痛”、“积聚”等病证范畴。众多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论述 ,认识到乙肝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即是由实而虚 ,由表及里 ,由气入血 ,由轻到重的过程 ,其病因病机是沿“湿—热—毒—瘀—虚”来理解和阐释的。1 湿热疫毒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实质变性坏死而逐步演变的后果。祖国医学的积聚症包含本病。1 早期肝硬化 6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肝硬化的形成经历先肝郁气滞、久则入络成瘀的过程,其治疗先以疏肝理气为常法。姜老早期以逍遥散加减治疗胁痛效果不佳。姜老反复思考后省悟到,中医之“肝”,一是主藏血之“肝”,一是主疏泄、主情绪之“肝”。粗遥散能疏肝解  相似文献   

17.
张柏夫 《光明中医》2001,16(3):38-39
胆囊炎 ,多属中医的胁痛范畴 ,胆附于肝其经脉络肝 ,内藏“精汗”《灵枢·本输篇》称它“中精之腑”。精汁即胆汁 ,味若色黄。来源于胆受肝之余气而成 ,疏泄下行 ,注入肠中以助消化饮食物。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以血为本 ,以气为用。肝的疏泄作用 ,疏畅气血 ,调节情志。故此 ,治胆多从肝论治 ,胆病源于肝。若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气滞血瘀或血不养肝 ,使肝脉阻滞 ,则胆受肝之余气者少 ,亦随之而泄不利 ,导致胆病的发生 ,出现胁痛等症 ;另一方面 ,胆性刚直 ,在病理情况下 ,多表现火旺之征 ,因此 ,治胆必疏肝 ,治肝必泻火通络。同时注意调和脾…  相似文献   

18.
观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其中有关血滞、血瘀为病因所致病证,及其临床辨证论治方面曾不乏记载,特别是作为内妇科杂病的论著《金匮要略》,在其“血痹虚劳病”,“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篇中都提到血滞、血瘀病,并对此都作了许多简要的论述。而《伤寒论》虽作为外感病专书,但其中亦有涉及外邪引致的血滞、血瘀病,如蓄血、热入血室以及寒凝血滞之症等,不但在证因上作了阐述,而且也提出了有效的方治。这对于后世在发展血滞、血瘀证的学术理论,及其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都起了很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兹不揣翦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秀峰  吴吉英 《河北中医》2003,25(7):513-514
慢性肝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之一。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及有关文献的学习 ,现将慢性肝病治疗方法探讨如下。1 缓则治其本慢性肝病 ,病程较长 ,故以治本为要。根据慢性肝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常用以下治本五法。1 1 疏肝活络 肝藏血 ,主疏泄。《灵枢·五邪篇》说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 ,……恶血在内。”故慢性肝病肝脏本身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血瘀滞。主要临床表现为胁痛、胁胀、胁下痞块 ,以及肝掌、蜘蛛痣等。治疗当仿《金匮要略》肝着的治法 ,以辛润通络为主。《吴鞠通医案》说 :“宣肝络即所以1 山东省德州计生综合门诊 德州  2 5 3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