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型:(1)肿块型:可表现为单发巨大肿块或多发结节状肿块.伴有粘膜皱襞粗大;(2)溃疡型:表现与溃疡型胃癌或良性溃疡相似;(3)浸润型:病变弥漫浸润类似皮革胃或局限性胃窦狭窄.伴多发糜烂或小溃疡。胃恶性淋巴瘤具有病变广泛.多中心性溃疡、糜烂、肿块及巨大皱襞同时存在的特点.当X线显示恶性病变征象.而内镜多次活检阴性者.应该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清洁的肠道是结肠检查的基础,不仅有利于清楚准确地表现病变,而且对于内镜的保养也很重要。结肠清洁程度的判断标准可分为4种:[1~2](1)满意:全结肠清洁无粪便残渣,肠粘膜血管清晰可见或仅有少量粪水;(2)较满意:粪水较多须反复吸引;(3)尚可:有糊状...  相似文献   

3.
咽喉部血管瘤少见,其治疗是临床上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1,2]。1995年我科采用Nd:YAG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17~56岁,平均35岁;2例咽异感症,1例吞咽梗阻感伴间歇性咯血,1例声音轻度嘶哑,2例无症状,于体检中发现;血管瘤位于单侧室带2例,舌根、会厌舌面、会厌游离缘累及杓会厌壁、杓间隙累及单侧声带各1例。均为临床诊断,排除假性血管瘤样病变(无病检)。  采用武汉产ML-100型Nd:YAG激光手术治疗机,波长1.06μm,…  相似文献   

4.
Wegener氏肉芽肿的临床和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Wegener氏肉芽肿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在16~58岁之间。根据有无肾、肺及其它器官受累情况分为局限型和全身型。本组两型病例数相等。结果显示:病变侵及上下呼吸道(100%)、肺(50%)、肾(32%)、皮肤(23%)、胃肠道(19),以及其它器官。全身型胸部影像表现有渗出(6/11)、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0/11)、圆形结节(4/11)、空洞性结节(4/11)。CT扫描能够发现大量的胸部损害,对估计Wegener氏肉芽肺肺侵犯程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右胸头胸导联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右胸导联心电图:头胸(HC)导联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正常人描记同时间、同部位的Wilson导联(V3R~V7R)和HC导联(Hv3R~Hv7R)图形。结果两种导联方法心电图均无ST段抬高;HV5R~HV7R直立P波多于V5R~v7R(P均(0.05);病理Q波(Q≥1/4R,t>0.04秒)或Qr型波在V4R为6%,V5R为56%,V6R为62%,V7R为65%,T波直立者仅12%,然而HC导联均为R型或石型,T波直立者达88%。Q波出现率在V5R和HV5R、V6R和HV6R、V7R和HV7R间呈显著差异(P均<0.001),直立T波出现率在V3R~V7R和HV3R~HV7R间亦有明显差异(P波<0.01)。根据图形特征,HC导联右胸图形可分为3型:(1)HV3R~HV7R呈R型伴T波直立者占55%;(2)HV3R~HV5R为rS型,HV6R和HV7RR型伴T彼直立者占33%;(3)HV3R~HV7R均呈rS型伴T波平坦者占12%。结论由于HC导联右胸心电图在健康人群中表现为正常的P-QRS-T波群,故有益于右室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TCD在诊断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或不全闭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5例由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为一侧颈内动脉(ICA)闭塞或不全闭塞,其中1例为病,4例经MRI血管造影(MRA)证实,另一例经高频双功B超证实,结合文献探讨了TCD诊断一侧ICA闭塞的要点,即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峰流速减低,波形减弱,PI及PTI值的减低是诊断本病的敏感指标,而侧枝循环的形成是诊断的重要条件,压颈总动脉(CCA)试验则对于鉴别闭塞或不全闭塞、代偿血流来源以及ICA病变部位的粗略判断都是有益的。作者还依据侧枝循环出现的类型,将本病的TCD诊断分为4型:前交通动脉型、后交通动脉型、眼动脉反流型及混合型,文章最后认为TCD是诊断本病的一种准确性高、经济易行的无创伤性检查。  相似文献   

7.
非月经相关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2例非月经相关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感染灶依次为粘膜、皮下组织感染、输液反应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较典型:猩红热样皮疹、吐泻等常为一过性,而低血压、直立性晕厥、肌痛等常延续数天;多系统器官受累症状出现早,受累频率依次为肌肉、粘膜、血小板、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及肺脏;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全病程误诊的4例中3例死亡,入院后确诊TSS8例痊愈。提示:能否及时诊治与预后好坏关系密切,TSS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积极抗休克和及时使用耐β内酰胺酶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放疗口咽粘膜反应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咽粘膜损伤是鼻咽癌放疗中最常见的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影响放疗计划的实施或完成、局部病变控制情况、生存质量,因此减轻放疗过程中的口咽粘膜反应甚为必要。现将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放疗口咽粘膜反应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着重探讨鼻咽癌侵犯动脉间隙的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鼻咽癌侵犯颈动脉间隙MRI资料28例。采用Elscient GyrexV型MR机。自旋回波序列,横断位,T1WI(440/25ms),PDWI(2200/20ms)和T2WI(2200/90ms)计28例,冠状位,T1WI(440/25ms)计8例,磁显葡胺MR增扫4例。结果:(1)颈动脉间隙不对称,右侧17例,左侧8例,双侧3例。(2)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受压移位16例,包裹缩窄8例,不清4例,(3)沿颈动脉间隙侵犯海绵窦8例,侵犯口咽部9例;(4)咽后淋巴结肿大,单侧8例,双侧4例;(5)颅底骨质破坏中,颈静脉孔受累6例,蝶骨受累5例,斜坡受累3例;(6)病变信号表现中,T1加权呈等信号15例,低7例,不均信号6例;T2加权呈高信号23例,不均信号5例;(7)MR增扫呈斑片状强化4例;(8)腮腺向前推移7例,头长肌不清8例。结论:鼻咽癌侵犯颈动脉间隙的部位、范围和类型等MRI表现特征,对临床放射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提供重要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与评价颅内病理性钙化在CT定性诊断中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病理性钙化病人的CT片,按病理学将其分成二组;第一组为肿瘤性钙化,30例,第二组为非肿瘤性钙化,18例,主要观察内容;钙化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结果 (1)本组48例病变中,不同的病变在CT表现上有其一定的钙化特征。(2)肿瘤性病变其钙化特征分为囊壁型和瘤内型两种,以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及脊索瘤较为常见。(3)非肿瘤性钙化则常见于脑囊虫病,结节性硬化,结核性脑膜炎等良性病变,其钙化病灶为病变定性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 颅内病理性钙化对颅内疾病的CT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成像对斜坡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斜坡转移瘤的MRI表现,评价MRI对斜坡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oshiba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2例斜坡转移瘤患者行颅脑或颈椎T1WI,T2WI和增强扫描。结果:斜坡转移瘤MRI发现斜坡骨质信号异常,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有明显强化。病变范围表现为局限于斜坡、斜坡和颅底受累,合并脑转移、颈椎转移等多种形式。原发肿瘤分别为肺癌6例,鼻咽癌4例,乳癌2例。结论:MRI能够对斜坡转移瘤大小、形态、侵犯范围准确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新影像诊断(CT和MRI)在鼻咽癌诊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根据鼻咽和咽旁结构受侵对预后的影响,阐述咽旁及有关结构受侵的 CT 表现。从572例初诊 CT 所见统计了各部位受侵的频度。把鼻咽腔病变分为局限和广泛,分析了它们与颈动脉鞘区及颅神经受损的关系;它们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再一次证明颈动脉鞘区受累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颅内侵犯 CT 征象分析:包括海绵窦、脑池、颅窝底部、脑内及蝶鞍等异常改变,分析了颅内侵犯的入颅途径。据本组病例,经颈动脉管(或破裂孔)入颅者最多,占66%。通过572例随诊3年以上的病例,用 Cox 模型分析各部位受侵与预后的关系。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对预后影响有显著性的几个因素依次排列为:颈动脉鞘区受侵,颅神经损害,颅底骨质破坏[包括上部或(和)下部],和远隔部位(如眼眶,下咽,颅内)受侵,为修订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文中讨论了 MRI 对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局部复发的鉴别作用,提出 T_2加权图象在鉴别诊断上起主要作用。此外还研究了放射性脑病的 CT 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判断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并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追踪观察鼻咽癌分期是否对放疗具有敏感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其中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T2),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T3),12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T4),均行近期放射治疗(1疗程30次,66~70 Gy/次,5次/周,共6周),前后均行T1WI、T2WI和MRI增强扫描,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对病灶形态、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对比。上述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放疗前对比,MRI增强扫描,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7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的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及颈部淋巴结退小,并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趋势(P<0.05)。但5例病理分期为T4肿瘤中4例大小变化不明显及1例增大(P<0.05),并且病灶标准化强化强度变化也不明显。结论 MRI增强扫描灵敏显示鼻咽癌放疗前后的变化,对鼻咽癌的疗效评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鼻咽癌放疗疗效与病理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4.
Herpes zoster caused by reactivation of latent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usually develop in later adulthood.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herpes zoster is unusual, and involvement of pharyngolaryngeal lesion and cranial nerves is rare. Here, we report a 14-year-old boy who was diagnosed with laryngeal herpes zoster (LHZ), and developed subsequent cranial nerve symptoms suspected of vagus neuropathy. This case provides additional evidence that children can develop LHZ and subsequent cranial nerve symptoms. LHZ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varicella, has unilateral throat pain, with or without cranial nerve symptom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癌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无黄疸型胰头癌,具有完整临床和螺旋CT资料者共计17例。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T.B.、CA-19-9)。CT资料包括胰头癌肿块位置、大小、密度、边界,胆、胰管及胆囊异常,胰腺周围脏器结构(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周围)有无受侵,以及远处转移。结果本组17例无黄疸型胰头癌中,腰背部不适和/或腹痛13例;慢性腹泻4例;血T.B.值在正常或轻微超出正常值范围;血CA19-9阳性率高。螺旋CT表现均有肿块,胰头前份8例,钩突内侧9例,肿块大小2.5~5.5cm,平均3.3cm,肿块均呈较低或低密度,强化不明显,边缘不清;伴胆总管和胆囊扩张4例,胰管扩张11例;肠系膜血管和/或门静脉,和/或下腔静脉被部分或全部包埋12例;腹腔干及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浸润8例;淋巴结肿大和/或远处转移9例。结论螺旋CT对揭示无黄疸型胰头癌CT表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认识,提高术前MRI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MR影像资料,其中15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20例中病变主体位于鼻腔副鼻窦7例,眼眶5例,翼腭窝3例,颅、鼻、眶广泛受累2例,舌根2例,外耳1例。病变累及邻近2个以上解剖结构者15例,其中累及翼腭窝9例,上颌神经受累9例,下颌神经受累6例,翼管神经受累8例,中颅窝及海绵窦受累8例。在T1WI肿瘤实质以等信号为主13例,稍低信号为主7例;T2WI以等信号为主13例,稍高、高信号7例,20例信号都不均匀。增强扫描病变实质部分明显花斑状强化8例,中等程度强化12例,11例动态增强扫描中,增强曲线呈速升-平台型7例,其中1例部分病变呈速升-速降型;持续上升型4例。其内有片状短T1、长或混杂T2出血样信号4例。15例CT检查,肿瘤邻近溶骨性骨质破坏13例,其中3例病变呈膨胀性改变,邻近骨质受压为主。结论头颈部腺样囊性癌MRI信号特点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以等T1、等T2信号为主,多呈中度强化,范围弥漫;以稍长T1、长或稍长T2信号为主者,多呈明显花斑状强化,边界较清,范围相对较局限,以膨胀性改变为主。MRI检查能够清晰、准确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7.
肝脏实性占位病变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脏实性占位病变尤其是≤ 3cm的小肝癌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Medison- 880 0及 Toshiba- 35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5 MHz,对 16 8个肝脏实性占位病变进行检查 ,并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所得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6 8个肝脏实性占位病变中 ,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癌占 72 % (12 1/ 16 8) ;32个≤ 3cm肝脏占位病变中 ,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癌占 5 3% (17/ 32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 ,对病灶性质存有异议时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影像分析探讨鼻咽癌咽周间隙的浸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与远处转移的关系,为临床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方法:回顾性研究59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CT及MR表现,将影像检查结果按咽周间隙有无浸润分为浸润组和无浸润组,通过卡方检验法对两组病人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茎突后间隙受侵及咽后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1),茎突前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鼻咽癌原发灶中,侧壁受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最高,为83.3%,其次是顶后壁,为71.9%;鼻咽癌周围组织侵犯病例中,口咽、喉咽、后组颅神经受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与阴性比例差别显著。远处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咽周间隙浸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和价值的评估。方法46例食管癌患者均在同步放化疗前,放化疗结束后1-3个月接受3.0T磁共振DWI检查,根据食管病变及转移淋巴结高信号是否完全消失分为A组(高信号完全消失),B组(高信号始终未完全消失)。测量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食管病变长度变化、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变化。根据磁共振DWI区分食管病变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以及病变长度分为T1-3组(未受侵袭)及T4两组(受侵袭),分析两组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在磁共振DWI图像对纵隔淋巴结进行判定,并根据其有无转移分为N0组(无转移)和N1组(有转移),对两组食管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同步放化疗后食管病变长度明显短于同步放化疗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放化疗前、后ADC值均明显低于食管正常组织。各组放化疗后ADC值均较放化疗前明显增加。A组放化疗后ADC;值明显高于B组。T1-3组、T4组患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0组A13C值明显高于N1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可使食管病变明显变小;放化疗后食管恶性病变组织ADC值明显升高,提示ADC值可与形态学改变之前较早,较准确地反映肿瘤内部代谢变化及对同步放化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病变特点及螺旋CT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6例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期对照分析。结果:癌灶沿输尿管横径1.0~2.1cm,纵径1.5~15.2cm,于低分期组(pT0~T2)和高分期组(pT3~T4)中横径之间差别及纵径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癌灶平均CT值平扫时43HU,增强后74HU,增高幅度30HU,增强后显示更清晰;曲面重建(CPR)可显示泌尿道全程;pT3期6例,CT诊断正确1例,pT4期2例CT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输尿管癌病灶沿输尿管蔓延纵径大于其横径,但横径及纵向累及范围并不能作为肿瘤分期的依据,T0~T3期CT鉴别困难,T4期CT诊断准确;CT增强扫描具有确诊及鉴别诊断作用,CPR为临床医师直观地观察病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