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心内畸形的诊断价值,并讨论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2年2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图像,多普勒频谱和彩色血流显像对3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观察,将其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文献总结其CDF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是:二维超声心动图多切面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肺动脉内异常高速血流由升主动脉射入,主肺动脉扩张,左、右肺动脉增宽,左心增大。其中Ⅰ型2例,Ⅱ型l例,合并室缺1例。彩超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相符。结论:2DE和CDFI可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提供正确的诊断和分型及发现合并心内畸形,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彩超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伴肺动脉高压型间隔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各房室腔大小,主、肺动脉起源,三尖瓣返流及三尖瓣返流压差。将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结果:产前诊断伴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12例,产后11例证实原诊断,1例误诊。认为伴肺动脉高压型胎儿房间隔缺损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右房室腔增大,三尖瓣返流且最大返流压差明显增高,二维超声排除房室腔结构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房室腔大小及三尖瓣返流情况产前诊断伴肺动脉高压型房间隔缺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诊断分型的价值.方法 对24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中Ⅰ型3例,Ⅱ型11例,Ⅲ型5例,Ⅳ型5例,单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儿5例,伴发其他心内畸形患儿19例,超声检查确诊20例并给予了正确的分型,诊断准确率83.3%oo,漏诊4例,其中Ⅱ型3例,Ⅳ型1例,且均伴有其他心内畸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肺动脉间隔诊断符合率高,可准确给予分型,对手术风险的评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准确率 ,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首次检出率。方法 本文总结了 15例先心患儿有关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检测结果 ,并与其外科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与外科手术结论一致者 6例 (占 40 % ) ;不一致 9例 (占 60 % ) ,其中漏诊 5例 (3 3 .3 % ) ,误诊 4例 (2 6.7% )。结论 多切面显示主肺动脉间隔回声中断 ,缺损边缘呈“T”字征 ,结合脉冲及彩色Doppler表现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价值,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特征。 方法对5例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过程和临床结局。 结果5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胎儿超声心动图有共同声像特征:三血管观声像图显示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出现回声失落即缺损(大小1.5~3.9 mm),左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流出道观显示缺损部位及其距半月瓣和(或)肺动脉分叉的距离,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缺损处为双向或肺动脉流向主动脉的彩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见相应的血流流向及分布频谱。5例胎儿引产尸检均证实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早期发现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对指导产科和出生后临床处理、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及提高出生患儿的生存质量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贵州遵义医学院附院(563003)冼惠珍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又称主-肺动脉窗(APW),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体症、X线所见和心电图表现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但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各有其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点,以期提高无创超声心动图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2-2017年经心导管及手术结果证实的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包括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分型、部位、大小、房室大小、分流情况,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情况。 结果 1.经心导管及手术证实主肺动脉间隔缺损49例,术前超声准确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45例,漏诊 4例,漏诊率为8.2%。2.I型 11例(22.4% ),II型 24例(49.0%),III 型14例(28.6%)。超声心动图诊断的45例分型均与经心导管及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单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4例(8.2%),合并其他心脏畸形 45例(91.8%),常合并畸形为室间隔缺损。3.49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点:(1)二维超声表现:直接征象:主肺动脉间隔连续性中断,缺损范围约5mm-50mm。继发改变:左心系统增大 22例(44.9%),右心系统增大 4例(8.2%),全心扩大(左心为著) 21例(42.9%),右室壁增厚 4例(8.2%)。主动脉、肺动脉内径增宽,以肺动脉内径增宽为著。(2)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左向右分流12例(26.7%),双向分流 25例(55.6%),右向左分流 8例(17.7%)。轻度肺动脉高压 3例(6.1%),中度肺动脉高压 10例(20.4%),重度肺动脉高压 36例(73.5%)。4.超声诊断的45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中出现右向左分流(艾森曼格综合征)的中位年龄为2.54岁。 结论 超声检查是一种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有效检查方法。但存在漏诊,当存在心内分流,但与肺动脉高压程度不匹配时,应考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可能。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术前详细评估有利于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左室双出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超声对左室双出口的诊断价值。方法两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病例,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例均为主动脉开口下室间隔缺损,心房正位,心室正位,大血管右型转位。其中一例合并有肺动脉瓣、瓣环及主肺动脉狭窄;另一例无肺动脉口狭窄。结论超声对左室双出口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诊断关键是二维超声见两大血管起始于左心室,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收缩期红色血流束由左心室直接射入主动脉与肺动脉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评价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2003~2004年期间用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对22例年龄15h~7岁(平均347d)的儿童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以及肺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22例肺动脉闭锁的患儿全部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未闭动脉导管(PDA),为肺动脉供血来源。6例体肺侧支动脉通道,其中3例合并小的PDA。2例既未探测到PDA又未发现体肺侧支动脉。所有PDA患儿均见到肺动脉融合部。彩色多普勒能精确地检测到有无侧支血管和供血起源,6例有体肺侧支、肺动脉融合的患儿中,5例(85%)可见到逆向血流。3例未能发现肺动脉主干。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和儿童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血供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PDA)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听诊不易区别,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则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1].自1992年2月至2002年2月,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20例拟诊为PDA者,其结果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11.
脉导管未闭(PDA)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听诊不易区别,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则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1].自1992年2月至2002年2月,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120例拟诊为PDA者,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通过总结二维超声联合时间-空间复合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Berry综合征诊断中的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探讨STIC技术在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Berry综合征胎儿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TIC图像,总结胎儿Berry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8例Berry综合征胎儿均表现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Ⅰ型3例、Ⅱ型5例)、主动脉弓离断(A型6例、B型2例)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为孤立性Berry综合征,5例合并其他心内结构异常(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例合并右室双出口)。8例患儿STIC图像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弓离断位置及左、右肺动脉起源。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STIC可准确诊断胎儿Berry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4例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3例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升主动脉分为两支血管,而主肺动脉长轴切面仅见主肺动脉和左或右肺动脉分支,同时伴其它心内畸形,1例只发现室间隔缺损,动脉分支起源异常漏诊。4例患者均经心血管造影检查和/或手术证实诊断。结果表明,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诊断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对10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诊断价值。 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观察APSD的大小、部位、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 结果10例患者中8例经手术证实为APSD,超声确诊8例,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1例漏诊。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瓣下膜样狭窄、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等。 结论APSD易漏诊或误诊,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诊断,超声在APS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解剖证实的肺动脉闭锁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异常声像图特点.结果7例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各切面观中仅1例显示主肺动脉显著窄于主动脉,6例未显示主肺动脉;5例显示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骑跨,2例室间隔完整者均合并右室发育不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5例动脉导管反向血流,3例显示三尖瓣反流.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5例,诊断右心发育不良1例,误诊永存动脉干1例.结论产前超声检出动脉导管反向血流是诊断胎儿肺动脉闭锁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经彩色多普勒技术对经手术证实的23例肺动脉瓣狭窄和40例心内分流患者的肺动脉血流速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导致肺动肺血流速度增快,但肺动脉瓣狭窄此起肺动脉血流速度增显著高于间隔缺损,一旦间隔缺损上起肺动脉内血流速度达到肺动脉瓣狭窄水平时,证明缺损很大,很容易明确论断。  相似文献   

17.
动脉导管未闭 (PDA)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听诊不易区别 ,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则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1] 。自 1992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 ,作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 12 0例拟诊为PDA者 ,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2 0例中 ,有 3例是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女 96例 ,男 2 4例 ,平均年龄 10 .5 (4~ 2 1)岁。1.2检查仪器与方法仪器为多尼尔 5 2 0 0型彩超 ,探头频率 3.5MHz。检查方法 :①心底短轴切面观 ,可清楚地显示肺总动脉、左右肺动脉及主动脉短轴、降主动脉的横断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房间隔膨出瘤(IVSBA)的超声特征,评价超声诊断IVSBA的价值。方法全部患者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共检出IVSBA患者24例,另4例为正常人。结果 24例IVSBA患者中,右室流出道狭窄4例,肺动脉狭窄7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8例,高血压5例。19例患者已经手术证实。结论 IVSBA需早期诊断,追踪观察,为临床提供合适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34例手术患者,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对室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其中男性13例,女性21例,年龄平均11.5岁。本组二维彩色多普勒诊断室间隔缺损34例,手术证实33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7%。26例清楚显示一束五彩镶嵌血流从左室经室间隔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此病的产前诊断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经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5例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特征.结果: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病例共5例,按Richardson分型法,Ⅰ型4例,Ⅱ型1例;缺损大小为0.17~4.0 mm.其中1例合并有室间隔缺损.声像图主要表现在三血管观上可见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出现回声中断,范围大小不等,缺损呈窗形或弧形.CDFI在缺损处可探及肺动脉向主动脉分流信号.结论:胎儿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具有特征性声像图,产前超声能够显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情况,是产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