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脏换瓣术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多数与手术创伤、应激、电解质紊乱及心脏自身病变等有关,但是个别可能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有关。本院发生1例与右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朱某某,男,25岁,身高168 cm,主因"劳累后乏力、气促3年"入本院心脏病中心。入院后经胸片、心脏彩超等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一例极为罕见的右心室异位性甲状腺。最初二维超声心动图诊为心脏肿瘤,后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异位性甲状腺。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从事护士工作。因呼吸困难于1982年入院。患者曾于1979年行阑尾切除术,在15岁时(1973年)发现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科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464例患者中,再入院29例次的再入院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2例未愈,死亡l例,2例辨周漏者再手术,26例病人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正确的后续治疗,坚持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部分病例因X线表现不典型,病情隐匿,常常误诊,造成治疗延误。在此对一例肺癌误诊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男性病人,71岁,以反复双下肢浮肿半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一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坚持服用降压药,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稍弱,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改变,心脏扩大。患者拒绝作CT检查。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三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入院后给予减轻心脏负荷,强心及抗感染治疗。入院护理诊断: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焦虑(与担心心衰可导致死亡有关)、知识缺乏。经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秀英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F0003-F0003
患男,76岁,以"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周,加重1d"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老年心脏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日趋减退[1],极易发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为减轻老年DHF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我们对88例老年DHF患者进行了干预性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8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老年DHF患者(用欧洲心脏病协会1998年制订的DHF诊断标准[2]),男65例,女23例,年龄平均(73·5±2·4)岁;其中冠心病68例,高血压病16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按心脏病例常规治疗。两组间年龄、病种无统计学意义(表1)。实施护理干预的时间为入院1周后,病情趋于稳定,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杜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08-109
目的探讨总结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手术180例,40例术后并发延迟性血肿,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干预组。进行护理措施干预。结果干预组结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经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但可以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皮肤感染的机率,同时也能增加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雷某,男,56岁,教师,因心慌、心累、气促、劳力性呼吸困难6个月于1987年3月28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198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慌、心累。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咳嗽、痰中带血,首次住我院。入院查体心脏轻度向左下扩大,心尖区有Ⅲ级以上粗糙响亮全收缩期杂音,向整个胸部、腋、背颈部传导。胸片提示有心源性肺水肿。临床初诊急性二尖瓣返流,肺水肿。经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感活动后心累、气促,发作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故第二次入院。  相似文献   

9.
陈晓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208-209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以期积极有效地挽救病人生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心内直视术2170例,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病人共计11例(发生率0.5%),死亡1例。结果3例经心包穿刺放液,2例剑突下开窗引流,5例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放置引流管痊愈;1例心包穿刺未果后行剑突下开窗引流,由于粘连严重,术中未及放液出现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心包穿刺,剑突下开窗引流,开胸探查(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脏瓣膜外科的迅速发展及体外循环的不断进步和日趋安全,二尖瓣交界直视成形术及瓣膜替换术逐渐增多,而对于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的各家意见不一。我院从1987年3月至1990年12月行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术50例无死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有2例在术中因心耳撕裂出血,至心脏停跳,经抢救成功,报告如下: 例1 男,45岁,住院号28949。劳力性气促,心悸8年,加重11个月而入院。经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态C02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施行心脏手术的患病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不使用CO_2,术中食道监测,心脏开放循环后,监测各个时段的心脏、大血管内残余微气栓数量。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判断病人大脑动脉中的动脉血流微栓子信号。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CO_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舒适度等。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CO_2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10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出现一例鱼精1 病例蛋白严重过敏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因劳累后心悸,胸闷2年而入院.入院后,经体征、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后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经过术前准备后,择期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中置换圣犹达23主动脉瓣号、27号二尖瓣.  相似文献   

13.
<正> 截止1983年国外文献,心脏纤维瘤的总数已有79例。现将我院超声心动图室发现经手术治疗,并由病理报告证实的1例右心室心内膜下纤维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以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半年于1985年3月22日入院。  相似文献   

14.
沙特娜  陆冠翔  苏文和 《中外医疗》2009,28(36):167-167
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有林农药中毒20例,其中有3例引起心房颤动,7例表现为低钾性心电图改变,10例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律失常较常见,所以有机磷中毒者入院后,不能忽视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及血钾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之间收治的43例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经食道心脏超声和经胸壁心脏超声进行临床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经食道心脏超声对于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的检出率高于经胸壁心脏超声,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经食道心脏超声的诊断率更高,优势更大,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穿透性心脏损伤(PCI)的诊治经验,为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地处理PCI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接诊的38例PCI患者,其中11例PCI患者送入胸心外科急诊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紧急开胸修补心脏裂口后再处理其他脏器损伤.结果 38例患者中,27例入院前死亡.急诊手术的11例患者,9例顺利康复,其中1例室间隔穿孔术中未发现,术后经介入封堵治愈,入院后死亡2例.结论 对于PCI的救治,应加强院前急救和转运,简化诊断方法,及时紧急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心脏直视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持续心电监护,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及预后。结果31例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经相应积极治疗后29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93.55%)。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重视术前改善患者基本状况,术中积极保护心肌组织以及术后有效的监护与治疗,能减少心脏手术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收治2例外伤性心脏损伤,手术治疗后发生多种合并症,经医护多方配合治疗痊愈.例1:患者,男,19岁,因刀刺伤心前区,于1992年12月21日下午6时半入院.拟诊:心脏损伤、左侧血气胸、失血性休克.急在气管内氯胺酮全麻下剖胸,将左心耳裂伤及左肺裂伤分别修补缝合后,带闭式引流管回病房.术后并发左侧创伤性胸膜炎、左肺下野肺不张、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劳损,经治疗护理51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性,13岁。因游走性大关节疼痛1年余,心悸、胸闷2个月,于1995年1月25日入院。经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X线拍片及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风湿热、风湿活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伴狭窄。心功能三级。入院后予以抗炎、抗风湿、卧床休息等综合处理。为了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在应用小剂量地高辛的基础上,于3月14日开始给予卡托普利(开博通,汕头金制药总厂生,每片25mg),一次口服12.5mg,每  相似文献   

20.
<正> 1977年9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肾炎并发严重心律紊乱型心肌炎病儿,入院时除尿检有改变外,急性肾炎症状并不明显,而以急性心肌炎表现为主:心脏扩大(图1),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图2),心跳骤停反复发作7次。经抢救与积极治疗39天,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图3),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而出院。出院后27个月复查,患儿无何自觉症状,血压正常,心肾情况及功能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