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底市地方性氟中毒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现状,探讨致病因素,为改灶降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农村居民使用燃料类型,分类抽样,检查学生氟斑牙、尿氟,并测定食物、饮水、煤的含氟量。结果 不同燃料类型的乡镇居民都查出地氟病,以煤为惟一燃料的乡镇人群患病率高。历史地氟病病区仍是病区,新发现病区乡镇5个。用煤火薰的茶叶、辣椒、腊肉、干蔬菜含氟高。结论 煤氟高加上居民不合理的建房结构和炉灶设置,厨房无排气装置及围灶取暖、烟薰食品等综合作用导致地氟病。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作者于1983年对重庆市巫溪县70个乡(镇)、610个村的7~85岁人群作了整群普查,1984、1985年对患病率>30%的7个乡(镇)、15个村进行了复查。由于该地区经济落后,防治措施不巩固,病情仍较严重。根据重庆市政府关于地氟病防治工作精神,进一步查清巫溪县地氟病现状、分布范围及流行程度,为制定防治方案和防治规划提供依据,于2003年对原病区及可疑病区再次进行调查。一、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以原病区2个乡、6个村(上磺镇上磺村、阳桥村、四湾村、龙门村、严家村,中坝乡碾盘村… 相似文献
3.
丰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徐州市丰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自1982年以来,我们对全县25个乡镇饮用水源、重点人群和粮食、土壤、蔬菜、人尿含氟量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皖三省交界处,全县境内有复新河、大沙河、白衣河等,横贯其间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高亢平坦,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雨量800mm,蒸发量为1500~1800mm。全县25个乡镇,569个行政村,总人口97万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125万亩,以种植旱作物为主,主粮小麦、玉米、大米。蔬菜以白菜、萝卜,菠菜为主。从浅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近年来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并为今后的防氟改水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7月我们对阿拉善左旗氟中毒重病区之一的嘉苏木三、四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5
目的 评价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防制效果。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2 0 0 1年 5~ 9月对全省燃煤地区乡镇中心小学 8~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同时对原烧柴地区进行了地氟病线索调查。结果 在 85 7个乡镇中调查 772个 (受检率 90 .0 9% ) ,查出病区乡 5 92个 (检出率76 .6 8% ) ,其中轻病区乡 5 19个 (占 87.6 7% ) ,中病区乡 4 9个 (8.2 8% ) ,重病区乡 2 4个 (4.0 5 % )。病区人口约190 0万人 ,全省燃煤地区 8~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 5 6 % ,缺损率为 6 .5 % ,推算 8~ 12岁氟斑牙儿童约 110万人。重病区仍然主要分布在省境内西北地区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与 1986年调查结果比较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 <30 %的乡镇无明显变化 ,30 %~ 80 %的乡镇检出率增高 ,而 >80 %的乡镇数明显减少。在约 4 0 %的由烧柴转为烧煤的乡镇发现氟中毒病人。结论 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得到明显控制 ,但形势仍然严峻 ,病区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组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尿氟含量分布情况有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点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和尿氟含量删定.结果不同性别组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意义;高年龄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低年龄组;不同性别、年龄组尿氟含量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性别不同对氟斑牙患病率和尿氟含量无明显影响;在高氟地区的生活时间长短与氟斑牙的患病率成正比,对尿氟含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沙地村氟斑牙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情况。方法在沙地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并通过问卷收集对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298人,氟斑牙率为34.56%,地区氟斑牙指数为0.75,且年龄越大的人群患氟斑牙越严重(P<0.05)。56.38%的居民不知晓地氟病,52.01%的居民认为地氟病不能预防,且了解地氟病或认为能预防的人群氟斑牙率均更低(P<0.05)。结论沙地村居民对地氟病认知不足,该地区应进行持续性地氟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缓解氟斑牙,防止地氟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预防效果,减轻居民及国家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杜蒙县)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历史重病区,自1978年开展的地氟病调查以来,一直没有开展全县水平的现场调查。为掌握杜蒙县病情和水氟的分布情况,2003年12月份对全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和防治现况,为全国制定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局部数据。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病区县,根据病情分层.随机抽查57个自然村.调查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儿童尿氟、居民饮水含氟量和每个县改水进度及改水工程使用情况。结果4个县儿童氟斑牙检出率9、60%~32.91%;水源超标率8.3%~88.1%;尿氟几何均值0.68—2.45mg/L;改水进度24.1%~73.3%;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为26.6%~95.6%;工程报废率为5、13%~79.7%。结论4个县地方性氟中毒分布与既往资料对比已发生明显变化;氟危害在这几个县仍然较为严重;中、重病区改水进度没有显示出优势;工程报废情况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
11.
黔南州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掌握黔南地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方法 普查所辖4个病区县乡全部小学8-12岁在校学生共29540名的氟斑牙患病率,并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在所辖4个病区县随机抽取20个调查点8-12岁在校学生共1025名,检测尿氟水平。结果 氟斑牙患病率49.07%,氟斑牙指数0.91,重度氟斑牙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加重,尿氟均值0.95mg/L,不同年龄组学生尿氟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龙里县学生尿氟均值与另外3县学生尿氟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黔南地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属轻度流行,病情呈下降趋势,以改变氟炉灶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贝尔湖附近牧区是否是病区,搞清病情现状及摄氟来源。方法 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按Dean氏法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30岁以上成年人氟骨症患病情况;用氟离子选择电报法测定儿童尿氟、饮水氟、奶茶氟及砖茶氟含量,入户调查饮奶茶量,计算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结果 宝东和贝尔2个调查点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58.65%和66.00%: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分别为39.33%和31.46%,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饮水含氟量均值分别为4.37mg/L和4.12mg/L;奶茶氟含量均值分别为5.80mg/L和5.88mg/L;人均日饮奶茶摄氟量分别为8.70mg和9.50mg。结论 贝尔湖附近牧区是以饮水型为主的饮水饮茶混合型病区;饮水含氟量和奶茶含氟量及儿童尿含氟量均较高,达到重病区水平,但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相对较轻,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饶县小清河北部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分布和危害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方法饮用水氟含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采用 Dean 氏法。结果调查117个村,其中有95个村饮用水氟含量超过1.0mg/L,占81.20%,水氟最大值为6.45 mg/L;检查8~12岁儿童4185人,氟斑牙患病率72.19%,氟斑牙指数1.84。结论广饶县小清河北部地区为氟中毒中等流行病区,由深层地下水氟含量过高所致。 相似文献
14.
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五华县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今后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19个病区村中随机抽取9个,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轻、中、重病区分别随机抽取各3个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饮水氟含量、8~12岁儿童尿氟含量;调查改水情况。结果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总患病率为18.03%,未检出重度氟骨症患者;饮水氟平均浓度为0.54mg/L;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1.02mg/L;调查点总改水率100%。结论五华县地方性氟毒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原有氟中毒患者病情逐渐减轻的趋势,个别病区村的改水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16.
满洲里市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满洲里市地氟病病情,以往仅掌握水氟含量和氟斑牙患病情况,而对成人氟中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氟骨症病情尚不十分清楚。为掌握满洲里市地氟病病情,于1997年10月末深入现场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点 满洲里市分为市区和扎赉诺尔矿区两个部分,本次调查主要选择在市区范围内进行。12 水氟含量测定 对全市饮用水源采取氟电极法测定,以标准曲线法判定其水氟含量。13 儿童氟斑牙 全市6所小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按全国统一的Dean分度法[2]进行氟斑牙诊断。1…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定边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对陕西省定边县地方性氟中毒进行了流行病不调查。结果表明,平原区氟斑牙患病率达88.19%,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检出率为20.84%,女性高于男性。病区83.66%的水源氟含量超过1.0mg/L,氟斑牙患病率和症状,体征的检出率与水氟含量及年龄增长相一致,尿氟与水氟呈正相关,粮食和空气不是主要摄氟介质。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加强病情监测,为科学地指导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1997年选择1990年由省、县、镇三级政府投入157万元对莫干山、三桥、武康三镇中16个自然村氟中毒病区实施改水降氟,现将防治效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 16个自然村围绕天目山脉分支莫干山脉,1964年初勘测萤石蕴藏量为732万t。1942年日本商人开始开采,1965年始以浅孔留矿法进行一定规模开采,采矿点6处,年采矿量约8万t,洗矿水沿矿区下游的燎原、高峰等16个自然村排放。1982年上海职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制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全国受地方性氟中毒危害最严重的病区省份之一,属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改水降氟为主的防制措施以来,累计投资5亿多元,兴建各种类型的改水降氟工程近6000处,使病区600余万群众基本摆脱了氟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全面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的防制工作现状,查清目前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程度和病区分布,了解已建改水降氟工程设施的运转使用情况,找出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合理规划防制措施,指导地方性氟中毒防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民和县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查青海省民和县3个乡,8个村763人,年龄8 ̄65岁,检出氟斑牙356人,患病率46.66%,水氟1.06 ̄2.47mg/L。该县为饮水型轻病区,水氟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理特征,造成地表土壤含量含氟较高。饮食结构单一,氟进入人体后缺乏具有保护作用的维生素和动物性食品。长年饮用含高氟的茯茶等是地氟病流行的附加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