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谷胱甘肽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联合银杏达莫与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DK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和血液流变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肌酐、血液流变学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较单纯银杏达莫治疗DKD可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疗效。方法:68例PNS患者随机分两组:(1)银杏达莫组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2)联合组(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胆固醇、尿FDP、血D-D、纤维蛋白原,复发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08%)高于银杏达莫组(82.35%),联合组复发率(6.45%)低于银杏达莫组(14.29%);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异常,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1或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能提高疗效,且对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对照组)和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组),对照组主要是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时间为12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肌酐等。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蛋白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疗效。方法:入选180例患者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同时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24h尿蛋白定量0.5~2.0g,血肌酐正常。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应用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照组应用金水宝胶囊。监测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对照组在治疗6周时平均尿蛋白量下降,治疗8周时治疗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治疗期间两组肾小球滤过率略有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较单用金水宝胶囊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黄葵胶囊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经激素标准疗程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半年无效的难治性膜性肾病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葵胶囊和泼尼松治疗14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16例。观察用药前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等,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vs对照组:92.9%vs 5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12和24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治疗同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难治性膜性肾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中度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9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缬沙坦组(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单用缬沙坦能更显著地降低尿蛋白排泄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抗过敏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100 mg每日1次;治疗组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次,疗程12周,检测治疗前后4、8、12周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Scr、BUN、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轻型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调节慢性肾炎氧化应激,探讨对蛋白尿影响的机制。方法:将50例入选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主要是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葵胶囊治疗,治疗组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等。结果:经过治疗8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1.80±0.23)g vs(1.21±0.18)g比较,显著下降(P〈0.05);两组SOD(88.0±10.9)nU/ml vs(101±11.7)nU/ml比较,显著升高(P〈0.05);两组MDA(7.0±1.5)nU/ml vs(5.9±1.7)nU/ml比较,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慢性肾炎氧化应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葵胶囊对Ⅲ~Ⅳ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DKD)肾组织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探究黄葵胶囊治疗DKD的机制。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Ⅲ~Ⅳ期DK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黄葵胶囊(口服,5粒/次,tid),持续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液指标、血清氧化应激及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骨髓过氧化物酶浓度低于治疗前,而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8-羟化脱氧鸟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层黏过蛋白、透明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具有拮抗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致纤维化因子的释放而改善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调脂、钙拮抗剂降压及饮食控制等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24h尿蛋白排泄率(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结果:在对照组治疗前,AER、BUN、Scr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CRP及TNF-α明显增高,经过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1个月,其CRP及TNF-α明显降低,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坎地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微炎症状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6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改善,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沉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PNS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生素D_3注射液和黄葵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早期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KD早期白蛋白尿患者采用盲选均分方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维生素D_3注射液肌肉注射(40万单位/次,每4周1次)并给予黄葵胶囊口服(2. 5 g/次,每日3次),对照组仅口服黄葵胶囊(2. 5 g/次,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尿素氮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UACR、hs-CRP均明显下降(P 0. 05),治疗组25-羟基维生素D_3的质量浓度(31. 0±4. 9) ng/ml较治疗前(19. 0±1. 4) ng/ml明显上升(P 0. 05);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变化(P 0. 05)。对照组治疗后UACR、hs-CRP分别为(86. 8±8. 4) mg/g、(0. 41±0. 11) mg/dl,治疗组治疗后UACR、hsCRP分别为(52. 9±6. 8) mg/g、(0. 32±0. 08) mg/d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UACR、hs-CRP均显著下降(P 0. 05)。结论维生素D_3注射液联合黄葵胶囊治疗DKD优于单用黄葵胶囊,能有效降低早期尿白蛋白和改善炎症因子,延缓DK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贝斯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1月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多贝斯胶囊1月后,测定治疗前后血Cr、BUN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血Cr、BU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24 h尿蛋白定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多贝斯胶囊可显著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Cr、BUN的水平,改善肾功能,但是对尿蛋白的减轻无明显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酐、CysC、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GFR明显上升(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肌酐、CysC、24h尿蛋白定量及GF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改善CRF患者血液流变学、稳定肾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GFR,有效缓解CRF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黄葵胶囊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1年12月)、MEDLINE(1996年~2011年12月)、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黄葵胶囊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全面收集有关黄葵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5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葵胶囊能降低NS患者24h尿蛋白[WMD=-0.58,95%CI(-0.79,-0.36)];升高血清白蛋白[WMD=4.10,95%CI(2.85,5.36)];降低血胆固醇[WMD=-1.24,95%CI(-1.55,-0.93)]和三酰甘油[WMD=-0.57,95%CI(-0.85,-0.28)];在降低血肌酐[WMD=1.42,95%CI(-1.11,3.94)]和血尿素氮方面与对照组相比[WMD=-0.25,95%CI(-1.32,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在降低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4h尿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血清白蛋白上优于常规治疗组,对于降低尿素及肌酐上无证据显示较常规治疗更为有效。由于纳入的文献其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DN早期患者43例,研究分组为正常对照组20例,黄葵胶囊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药物,黄葵胶囊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连续用药8周。分别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并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葵胶囊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检查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其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DN早期存在微炎症状态;黄葵胶囊可能具有调节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DK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组(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Alb和BMI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CKD〉3期DK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肾功能,可以延缓或逆转早期DKD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KD)氧化应激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内皮素(ET-1)以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UAER)。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9%、69.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4周、12周的m Alb、24 h UAE、ACR及Scr均较同时间点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MDA、ET-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OD、GSH-PX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从而延缓DKD进展,可能与其调节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程度和保护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尿毒清、析清、爱西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尿毒清组、爱西特组、析清组,疗程30 d,观察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结果:尿毒清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爱西特组与析清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肯定,与析清、爱西特相比,尿毒清灌肠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爱西特和尿毒清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时检查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1月,两组Scr、Ccr、BUN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24h尿蛋白定量、TC、TG、HDL、LDL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两组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通过减少尿蛋白排出、调节血脂、降低肌酐、尿素氮等多种途径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