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肿瘤免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诱发了诸多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虽然ICI总体各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临床罕见,如免疫相关性胰腺炎。本文对1例晚期胃癌经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并发免疫相关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原因鉴别、处置分析,并探讨免疫相关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提高医师对ICI罕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诊疗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泌尿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相关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例泌尿肿瘤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人口学特征、用药方案、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肌电图检查、病理表现、治疗转归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包含女性2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68岁,均因泌尿肿瘤接受ICI治疗,包括2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和3例膀胱癌(bladder cancer, BCa)。首次ICI治疗至发现免疫相关性肌炎的中位时间为39.5 d,中位疗程为2个疗程。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乏力,5例伴眼睑下垂,3例继发横纹肌溶解,5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合并肠炎。发现合并免疫相关性心肌炎的患者首次接受ICI治疗至肌炎起病的间隔时间更短(P=0.042)。8例患者均有转氨酶及肌酶谱指标显著升高,5例患者出现自身抗体阳性。3例患者完善了肌肉活检,表现出典型的骨骼肌炎性肌病样病理改变,伴CD3+、CD4+、CD8+、CD20+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浸润。诊断免疫相关性肌炎后8例患者均立即停用ICI治疗,使用甲泼尼龙单独或合并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后病情均好转。结论: ICI治疗后免疫相关性肌炎是具有独特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常见合并心血管不良反应,立即停用ICI并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及时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自2018年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于国内批准上市,近几年,国内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国内共有10余种PD-1/PD-L1抑制剂(ICI)批准上市,可用于肺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遗憾的是,仅有不到40%的患者对ICI有效,传统的疗效预测指标包括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等,但因组织异质性,易导致PD-L1假阴性,因肿瘤细胞突变产生的新抗原不一定转化为免疫相关性新抗原,使TMB准确性降低。上诉指标在临床中虽常用,但各有缺点,因此需要更多指标,协助临床筛选出ICI治疗最佳人群。文章主要就外周血细胞在PD-1/PD-L1抑制剂的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以及外周血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兴起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格局。抗血管生成药物使肿瘤局部血管正常化,有助于免疫效应细胞浸润,这一机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本文将对抗血管生成药物与ICI联合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并对相关临床研究进行汇总分析,旨在为NSCL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型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在癌症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1]。ICI是除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又一种能够改善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治疗手段。ICI治疗已经获得FDA批准,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中都证实有较好的客观反应率与更高的生存期[2-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间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 241例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单药或免疫联合化疗治疗, 1 241例患者中, 男1 066例, 女175例;年龄14~84岁, 中位年龄62岁。67例患者接受国产ICI单药治疗, 695例患者接受国产ICI联合化疗治疗;102例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药治疗, 377例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国产ICI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ICI单药组中, 使用国产ICI和帕博利珠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3.3%(29/67)和44.1%(45/102), 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9.1%(53/67)和84.3%(86/102),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免疫联合化疗组中, 使用国产ICI和帕博利珠单抗的ORR分别为60.9%(423/695)和62.9%(237/377), DCR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7.
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似乎并没有从ICI中受益,而是出现了疾病的加速进展,称为超进展(hyper progressive disease,HPD).目的 分析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增加,ICI相关感染常常被临床忽略,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MTB)是其常见的感染病原体。现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ICI相关肺结核和文献检索收集的18例ICI相关结核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ICI相关结核病的认识。所有病例均为确诊病例,其中肺结核15例(1例合并肠结核),肺外结核4例(血型播散性结核、骨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胸膜炎各1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小叶中心结节、磨玻璃样结节、空性病灶、斑片状影、实变影、大片状浸润影等。18例启动抗结核治疗,4例在抗结核的同时继续ICI,3例暂停ICI(2例重新使用后肿瘤有缓解),其余11例停用ICI,1例未提及。ICI相关结核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直接并发症,需提高用药前结核感染筛查,排除活动性结核。在ICI治疗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疑似结核症状时,需警惕活动性结核。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1与罂粟碱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和罂粟碱(PAP)治疗各种原因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结果显示:应用PGE1行阴茎海绵体内注射(ICI)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可以让患者长期行阴茎海绵体内注射(ICI)治疗.  相似文献   

10.
马冬  杨冬阳 《循证医学》2022,22(1):53-55
2021年,胃肠道肿瘤的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疗依然是研究的热点,尤其在胃癌领域,靶免治疗的研究全面开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和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及其适应证接连获批,不少新的免疫、靶向药物进入临床研究,相信随着...  相似文献   

11.
张迈  张衍 《浙江医学》2021,43(8):901-907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Ⅱ期临床试验PEMBRO-RT研究结果显示胸部放疗联合ICI治疗对比ICI单药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但同时联合治疗可能引起的毒性叠加备受临床医生关注,尤其是具有潜在致死风险的治疗相关肺炎。本文总结了NSCLC胸部放疗联合ICI治疗相关研究中发生肺炎的数据,就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放射性肺损伤以及放疗联合ICI治疗相关肺炎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郝帅  何勇 《重庆医学》2018,(22):2885-2888,2904
近年来,免疫治疗是继放化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又一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发展极为迅速.按照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方式,肿瘤免疫治疗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作为主动免疫治疗方向的一个分支,因其令人瞩目的疗效和长期持久的应答,已用于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等多个瘤种.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已获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包括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1].随着更多临床试验数据的刷新及疗效预测标志物、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一线、二线的应用模式逐渐清晰,弥补了肺癌精准个体化全程管理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轻中度与重度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和CT特征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PD-1/PD-L1 ICI治疗且发生ICI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发布的不良事件评定标准5.0版将ICI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轻中度14例和重度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主要包括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免疫治疗方式、临床症状等)和CT特征(主要包括CT分型、病灶密度、病灶位置、有无胸腔积液等)。结果 临床特征比较发现,轻中度组女性、无症状患者占比以及BMI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ICI治疗至肺炎发生时间、吸烟史、原发灶分类、原发灶病理类型、放疗史、ICI类型、免疫治疗方式、免疫治疗线数、胸闷气急、咳嗽咳痰、发热、呼吸衰竭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组CT分型为机化性肺炎型、病灶位于肺外周、病灶两肺未对称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重度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公共数据库分析胶质母细胞瘤(GBM)免疫微环境,寻找有效评价GBM免疫微环境的方法,以期提高GBM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判断预后。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网站下载GBM患者的临床信息、转录组数据和基因突变数据。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程度;K-means法样本聚类;“limma”包计算差异基因;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免疫浸润细胞(ICI)打分;“ggpubr”和“reshape”R包分析患者肿瘤突变负荷(TMB)与ICI之间相关性;“Survival”包绘制K-M生存曲线;“clusterProfiler”R包做基因GO富集分析;使用Java GESA software(version 4.1.0)和“h.all.v7.2.symbols.gmt”作为参考基因集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GBM样本可聚类分为5种免疫亚型(A-E);免疫得分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高、低免疫得分组患者间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ICI高打分组生存时间明显较长;TMB与ICI无相关性,但低TBM-低ICI患者生存最差;高、低ICI组的基因富集情况不同。结论 GBM患者...  相似文献   

15.
冯姝 《医学综述》2004,10(9):566-56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HIV侵入人体后借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受体侵犯宿主细胞,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破坏,进而引起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现就该病治疗的中心环节——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肿瘤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用开始改变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癌患者主要以化疗为一线治疗手段的现状,但仅少部分患者可从中受益。大部分患者会产生ICI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因此寻找能够预测ICI治疗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对筛选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肺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外伤性脑损伤后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增多,并引起脑损伤。文中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简称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对外伤性脑损伤大鼠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外伤性脑损伤组(T组)及ICI 118551治疗组(I组)。T组和I组分别静脉注射等容等渗盐水或ICI 118551 20 mg/kg,20 min后建立外伤性脑损伤模型。6 h后抽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T组及I组TNF-α、IL-6和NSE水平升高(P<0.05);与T组相比,I组TNF-α、IL-6和NSE水平降低(P<0.05)。结论β2受体阻断剂ICI 118551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抑制外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世界上第4大常见癌症,也是第3大癌症死亡原因。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使用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结果,但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非常有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治疗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TIME)。而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会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进而促进CRC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治疗抵抗。因此为了克服这一挑战和阻碍,有必要阐明CR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特征和背后的形成机制以及目前新兴的逆转免疫抑制的靶向治疗方法。鉴于免疫微环境在临床治疗中的普遍靶向性,靶向结直肠癌TIME的治疗可能是最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彭韵朴  周珏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9):1469-1471,146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问世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轻度到重度心肌炎.目前,对ICI相关心肌炎的诊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异性不高,内膜心肌组织活检可能出现采样误差,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不仅可以提供双心室射血分数、心肌应变、心肌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SKCC(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建立疗效评估突变预测模型。方法:针对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中121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基因组测序数据,应用Cox回归分析,鉴定与疗效相关的突变基因,并构建综合ICI药物疗效突变预测模型。结果:PBRM1和ARID1A突变与MSKCC泛癌免疫治疗队列肾癌患者治疗效果相关,基于此建立了年龄、性别、治疗类型、肿瘤突变负荷、PBRM1和ARID1A突变状态的疗效预测模型(1年生存AUC=0.700,2年生存AUC=0.825,3年生存AUC=0.776)。结论:PBRM1和ARID1A突变可作为肾癌免疫治疗疗效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基于以上两基因突变状态建立的的疗效预测模型可用以筛选更适宜接受ICI免疫治疗的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