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带教在老年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老年内科临床实习护士学校学生112例,将所有实习护士进行分组,分为对照与与干预组,干预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方式带实习护士,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式带实习护士。待两组实习结束后,对所有实习护士进行考核,并做好调查记录,统计两组护士带教效果。结果对照组实习护士其考核成绩评价低于干预组,对于相关技能操作上,干预组实习护士其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干预组也远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来讲,临床路径带教方式更加优越,通过临床路径带教方式,可促使实习护士尽快掌握相关技能要求,可帮助实习护士将知识转变成为技能,更好促进实习护士对相关护理工作要求的掌握,由此可知,临床路径带教方式对于临床护理带教来讲具有积极影响意义,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影响和成效。方法将我院精神内科实习的90名护士,随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选择临床路径教学,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教学;对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考查两组实习护士对老师的满意度,还有患者对两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老师满意度和患者对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临床路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和产生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校内科实习的5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教学。对比2组实习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强化其技能操作水平,同时提升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我院内科护理学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到我院内科进行实习的42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护理学生实施常规的带教模式,而实验组护理学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与学生的考核评分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理学生对带教方式的总满意率为100% (21例),参照组护理学生的总满意率为57.14%(12例),两组护理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护理学生的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基本操作、理论知识、评估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护理学生,两组护理学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专科护理培训的123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其中对照组护士进行心血管护理学、心理学常规教学、实习。观察组护士采用双心护理的临床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学习前后,对两组护士进行双心护理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试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学习后,带教老师开展临床带教评价。结果观察组双心护理相关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心护理实践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带教评分的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患者沟通满意度和整体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双心护理模式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双心护理知识和应用实践水平,有助于完善心血管专科护士教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带教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在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6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依照入科时间将其均分为参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参照组护生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则施以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实习完成之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对比两组带教老师、学生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明显优于参照组,并且带教老师、学生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带教效果显著,教学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急诊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实施急救模拟综合演练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的80例急诊实习护生为对照组(常规临床带教),以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83例急诊实习护生为试验组(常规临床带教+急诊模拟综合演练),两组均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对比两组的急诊护理理论知识得分和实践技能得分,并对比两组对临床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急诊护理知识理论考核得分和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临床带教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实施急诊模拟的综合演练,可提高急诊护生的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水平,并可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临床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各4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取精神、对带教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差错事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的思想品德及劳动纪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明确了教学目标,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方法的40例实习护士生为对照组,另选取常规带教基础上加用微信平台护理带教方法的41例实习护士生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生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综合成绩评分,并统计两组护士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综合成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为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P<0.05)。结论:微信平台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管理,可改善带教质量,有助于实习护士生的学习,并能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综合护理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内分泌科32名实习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方式;将2017年1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进行实习的33名实习护理人员设为研究组,实施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模式,对两组实习护士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为100.00%,相比参照组84.38%明显更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可提升实习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水平,提高其对带教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护理带教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庆  陈勇嫦  周兰芳 《当代医学》2014,(19):164-164
分析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的护士60名,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带教,采用目标制、跟班制等方式,带教老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科时进行出科考核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观察组使用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教学。第1周:熟悉医院制度,各科室实习内容,患者病情与护理事项,数据收集方式,文书书写;第2周:学习中医护理的原则与特点,氧气吸入、静脉注射、输血输液反应、疾病分期预防和治疗;第3周:科室常见疾病中医指导;第4周:心肺复苏、吸痰法,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出科考核。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对带教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教学路径,探究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校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生76例作为分析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传统路径组护生38例和临床路径组护生38例。传统路径组护生给以传统带教教学路径方法,临床路径组护生给以临床带教教学路径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分析数据显示,两组护生刚入科时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实习后出科时,临床路径组护生的业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路径组护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方法新颖、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评价高于传统路径组护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带教教学路径相比,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利于护生护理业务理论及实操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护理带教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学校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强化隐性教育并探讨其对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11月来我院内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实习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实习带教的基础上强化隐性教育,实习结束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和患者对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文关怀能力除健康教育、协助满足基本需要两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维度评分和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强化隐性教育,能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带教教师及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作者所在单位45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运用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实践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的各项考核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胸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水平和质量,文章就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护理实习人员16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针对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教学法,针对观察组护理实习人员采用临床路径教学,对两组护理实习人员的实习成绩及带教方法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带教方法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在消化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9月本院消化肾脏内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6—9月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自我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理论成绩和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专科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包括病史收集完整性、护理诊断准确性、护理计划可行性、联系思考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评价(包括实习收获和职业认同感)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肾脏内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在护理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的护理临床实习生200名和100名带教老师作为观察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实习生100名,带教老师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取综合教学评价体系.结果:综合评价体系带教组的老师年度考核通过率学生对实习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带教组,并且接受综合教学评价体系带教组的实习生自我评价满意度、患者及其老师满意度、实习结束后出科考核通过率、实习生毕业后三甲医院就业率、执业护士考试通过率均高于传统的带教组.结论:在医院护理临床实习中实施综合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提高带教老师提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对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临床路径带教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把我院胃肠外科实习的36名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18名护理学生均实施临床路径带教,参照组18名护理学生均实施传统的带教.两个月后,分别考核两组实习护理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理论成绩、实际操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临床路径带教的研究组护理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及学生满意度等都要高于参照组的护理学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的教学中实施临床路径带教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及动手能力的积极性,更规范了教学流程,明显增强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士一共有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对实习护士给予循证护理教学,对照组对实习护士给予常规教学,对两组的带教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教学以后,研究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以后,患者对研究组实习护士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临床带教当中加入循证护理,可以充分调动实习护士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使临床带教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实习护士共64名,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名。其中对照实习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开展临床带教,观察组实习护士采用院级管理、护理部管理、科室管理与带教老师管理的分级管理办法进行临床带教指导。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在实行管理后的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在接受分级管理临床护理带教之后,其在护理工作制度、流程、法律法规、临床护理基本理论以及护理技术的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其考核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临床带教的对照组组护理实习生,对比其组间评分结果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时,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能力,加强其对于护理工作的熟悉程度,提高其护理操作的实际应用技巧,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护理带教效果,应当予以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