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神经内科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一共有200例。分组情况为: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给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给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常规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采取护理措施前对比组间能力,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能力,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全部来自本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2018年下半年来本院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比较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并实施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单位在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共计140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70例。给予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给予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呋喃唑酮、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实施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神经介入治疗后的近期远期疗效以及对其出现并发症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苏州明基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介入治疗。观察分析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病情,以及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病情在治疗后好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更少,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比常规治疗要好,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6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析早期介入治疗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2.96%( P <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适感均比较微弱,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常规疗法加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好,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4例,对照组162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等容血液稀释血液净化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配合蒙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的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均是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医的患者,分组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64例),一组为观察组(64例),给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方法施治,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治疗配合蒙药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观察组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1.4107,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心身互动疗法配合蒙药治疗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于老年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并分析这种药物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研究的研究病例均为本院收集的,全部患者均是患有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并且患者出现了精神障碍情况,收集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共收集患者60例。然后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利培酮片与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与各个因子分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结果显示出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脑血管疾病并且已经出现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应用利培酮片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2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介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介入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SS分值、血液黏度、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相似,P0.05;介入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措施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一共收集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观察组应用养阴活血祛风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则按照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和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发生改变的患者数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医骨科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措施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单位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共计8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给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骨科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骨科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介入手术与药物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介入手术组(实验组)与药物干预组(对照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舒张末期流速(Vd),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经过检查颈部血管彩超与行TCD,治疗后对照组的Vs与Vd水平均要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个月的随访显示实验组患者有3例(5.17%)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对照组有15例(24.19%)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事件。结论介入手术治疗较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脑血管病变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共计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应用常规分娩治疗方法。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其在分娩时采用无痛分娩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痛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的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收治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应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神经内科中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并对这种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法与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病例,共计收治患者12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有60例,两组的名称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良好,显著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这的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共纳取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为脑血管疾病。我院以单双号为基础,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42例,给予其常规治疗和介入性治疗方法,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盒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6%和85.7%,观察组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实据统计学结果表示为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6.7%;表明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治疗,采用介入性治疗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进行有效增强,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孙彦博 《求医问药》2014,(15):157-158
目的:探讨用介入疗法与药物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这9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冠脉介入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经皮冠脉介入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严稳开  周静 《微创医学》2014,(6):717-719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微创介入疗法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应用超声微创介入联合动脉栓塞化疗法,对照组实施单纯动脉栓塞化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后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5%、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抗炎、保肝、补液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微创介入疗法治疗复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治疗后生存率高,可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