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文婷  廖国阳 《西部医学》2017,29(11):1617-1620+1625
【摘要】〓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肠道微生物可以对免疫系统,包括全身性的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疾病产生影响。来自于机体内外的理化刺激和生物刺激会打破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菌群数量和种类的改变都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的紊乱,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多种免疫疾病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肠道病毒在免疫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噬菌体可能影响肠道菌群数量和功能的表达,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噬菌体-细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笔者通过肠道噬菌体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作用两方面展开阐述,力求阐明肠道噬菌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以期利用噬菌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机体健康,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亦可作为早期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罗予  蔡访勤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8):48-48,52
双歧杆菌属是人和动物肠道中主要正常菌群之一,是有益生理菌;在急慢性腹泻、结肠癌、菌群失调等患者肠道菌群中,均有其数量减少。本项目主要研究正常机体和菌群紊乱者服用双歧杆菌制剂后,肠道菌群变化、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和红细胞免疫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一种以无菌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亚群失衡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而定居于其中的肠道菌群数量及其丰度的改变可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并可通过免疫调节方式影响全身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疾病。痛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独特。肠道菌群与痛风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故对两者进行深入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生长发育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生命早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重要时期,与成年后的代谢、免疫、消化等机体功能密切相关。低出生体质量儿与正常新生儿在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由生产方式、喂养办法不同及早期抗生素应用等原因干扰肠道菌群的定植过程所致。另外,低出生体质量儿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比例增加。这是因为早期抗生素应用引起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对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因此,研究早期抗生素应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对疾病的治疗和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还能为补充益生菌的数量和种类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与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饮食模式可通过影响宿主的肠道菌群参与机体能量代谢,进而发挥减重作用。高蛋白饮食不仅能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与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在肠道内还可被菌群进一步分解产生色氨酸、吲哚、5-羟色胺等一系列代谢产物,对人体的脑-肠轴及肠道黏膜免疫发挥调控作用,可有效降低肥胖患者体重,并改善机体的慢性低度炎症与代谢状态,为肥胖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一个由定植于肠道的大量固有菌群、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局部粘膜免疫系统组成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它在人体的代谢、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等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脏与肠道的关系极为密切,肝病病人由于胆汁分泌异常等等原因导致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肠道菌群的数量(和)或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肠道定植抗力(B/E比值)的降低,甚至发生菌群易位,由此对机体的代谢和免疫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前,肠道菌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但仅有少部分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在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且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功能,还对血压、血糖、血脂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重要作用,这些均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肠道菌群的改变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平衡,产生的炎性因子,一部分加重了缺血性脑损伤,另一部分却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未来,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确切机制和作用,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II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有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许多生理活动,对能量摄取、能量代谢、免疫甚至神经活动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已被证明可直接导致肥胖,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维持免疫稳态可用于防治肥胖。但肠道菌群对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还未阐明。本文主要围绕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认为肠道菌群广泛参与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等生理活动并能使整个人体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机体处于稳定、健康状态,它们在保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发现与几十种疾病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代谢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其他器官相关的身体功能,他们之间形成了“轴”,如肠脑轴、肠肾轴、肠皮轴、肠心轴等。大量研究证实肠脑轴主要与神经与精神疾病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的有效靶点,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防治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潜在方法,故而本文主要就肠道微生物对精神分裂症的肠脑轴作用机制及对治疗的影响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流感暴发还是季节性流感都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后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致使致病菌定植增加,益生菌数量减少。而肠道菌群失调又可降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水平,加重流感病毒感染后造成的肺损伤。肠-肺轴以及黏膜免疫系统将流感病毒感染对肺部与肠道的影响联系起来,淋巴细胞在趋化因子配体1-趋化因子受体9趋化因子轴的作用下可由肺迁移至肠,分泌γ干扰素影响肠道菌群的稳定性,增加机体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肠道菌群还可通过其结构成分或代谢产物等直接作用于流感病毒,或间接影响机体免疫反应,最终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结局。  相似文献   

12.
作者已证实,单细胞真菌多糖(Monocelled Fungi.Polysacchacide,MFPS)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并可抵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人与动物肠道的生态平衡是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关联的。为了解MFPS在调整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也为  相似文献   

13.
人和动物肠腔内寄生着一群种类和数量都极为庞大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总称为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肠道菌群发挥着许多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在受宿主因素影响的同时,也能参与宿主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不断涌现,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生物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平衡关系;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与生物钟关系的新进展,包括肠道菌群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的节律性,以及肠道菌群活动与宿主生物钟(中枢钟和外周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婴幼儿湿疹是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Th1/Th2失衡为主的细胞免疫调节异常是湿疹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1]。婴儿期湿疹的高发可能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迟缓或肠道菌群平衡破坏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2]。肠道定植的双歧杆菌能诱导局部和全身的辅助性T细胞应答向Thl方向偏倚,有助于机体Thl/Th2平衡的实现[3]。计算B/E比值即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的比值,可反映儿童肠道的功能状况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已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有巨大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活性发生改变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影响人体代谢系统的正常发展。目前已证实,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慢性炎症、血脂异常、过敏性疾病等相关。此外,肠道菌群失调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的积累、脂多糖的高循环水平、免疫失调以及胰岛素抵抗等,深入了解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以及作用机制可为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体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它们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基因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决定其第二大脑的地位。人体肠道内存在的细菌, 不仅参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更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代谢等疾病息息相关, 现就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旨在为临床治疗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慧  孙涛 《医学综述》2014,(3):468-471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参与机体的营养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免疫、抗肿瘤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并维持机体健康。一旦受到宿主及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被打破,则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引发和加重各种疾病。该文就肠道菌群失调的类型、致病因素、临床表现、相关疾病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组学研究发现,人体共生的细菌从细胞数量和拥有的基因数量上都远超人体本身。肠道共生菌群不仅可以调控肠道本身,还可影响远隔器官的免疫功能。最近的研究提示Foxp3+ T 调节细胞(Treg 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是共生菌群对宿主免疫功能调节的重要节点之一。多聚糖A(PAS)和短链脂肪酸(SCFAs)等一些人体共生细菌的代谢产物也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从而对维持宿主免疫系统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与宿主长期共同进化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复杂关系。这些高度多样化、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多种因素所致的肠道菌群数量、相对丰度的改变,均能打破肠道菌群的相对平衡,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参与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中均有许多新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为T细胞亚群失衡所致的免疫调节异常。因此,肠道菌群与AIT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未来,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进一步研究AI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优化治疗策略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是女性由生育期向老年阶段过渡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理论认为,“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提示太阴肺脾与女性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一定的关联;中医之肺脾与气血津液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影响机体的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及免疫功能等参与机体功能的调节,肠道菌群与太阴脾肺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相关性,且中医药疗法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因此,通过补肺健脾以调节肠道微生物进而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可行的。采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从而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为临床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