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勤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1):34-35
肺间质纤维化是已知原因或原因不明引起的弥漫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也是多种肺疾病或肺损伤发展到晚期的一种常见病理变化。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西医主要以激素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明显,因此,肺间质纤维化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我们在临床中对本病进行了中医治疗和观察。现就本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已经证实白塞病可引起肺间质纤维化,但临床上并不多见,我院近10年来,首次收治1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疗效满意.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肺问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分期、动脉血气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方法:采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CT表现为纤维化期者50例,其中痰瘀阻络证25例,占50%。蜂窝肺期患者36例,其中肺肾两虚证19例,占52.8%。结论:肺纤维化期的患者,辨证以痰瘀阻络为多,治疗可予逐瘀通络,宣肺化痰;蜂窝肺期患者辨证多为肺肾两虚,治疗应侧重补益肺肾。 相似文献
4.
赵阳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25(2)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中前人对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归纳总结出目前各家学者的证型,初步证实肺间质纤维化目前研究的证型规律及临床上常见证型,为进一步研究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证型及中医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间质纤维化亦称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Diffuse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DIPF)或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s,ILD),泛称为肺纤维化。是一种异型的疾病,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但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的动静脉。其病种约有140个之多。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按其经典的分类方法,即将其分为原因已明和原因未明两类。其中原因已明者约占35%,主要包括吸入无机粉尘(锑、铝、二氧化硅、滑石、石棉、煤等)或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棉尘、磨菇工肺、鸟类饲养者肺、曲菌病等)、放射性损伤、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或肺孢子虫寄生虫等)、吸入气体(氯、氧化氮、脂类、合成纤维、电木、汞蒸气、化学性粉尘、氧、二氧化硫、烟尘等)及药物(自消安、环磷酰胺、博莱霉素、呋喃坦啶、氨甲蝶呤等); 相似文献
6.
7.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245-246
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瘀痰阻为主,辨证针对本病气阴两虚,兼有痰、瘀、热之邪的病机,治以益气养阴为主,兼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定喘等法.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发生在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等,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群,其病变侵犯肺泡壁也可延伸到支气管领域,由于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壁纤维化,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容量的减少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们运用中药治疗22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病程1~15年,平均54年。患者均有咳嗽、喘息、胸闷、气短、唾涎沫、紫绀、心悸、出汗、神疲消瘦。胸部X线所见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阴影。肺功能测定提示弥散功能障碍9例,肺容量降低4例,通气及弥散功能均障碍7例。支气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肺间质纤维化慢性病程、逐渐加重的疾病特点,文章提出了痰邪致病的观点。详细论述了内伤痰邪的产生机制,认为肺、脾、肾、肝和三焦功能的失司,均可导致人体痰湿的产生。并参考现代医学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出痰有显性表现和隐性指标,并提出个人的粗浅认识,凡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中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或者是实验室检查出现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升高,此时处方可从痰入手。最后将痰的致病特点总结为四个方面:起病缓慢,病情隐匿;病性复杂,兼夹他邪;痰分显隐,共同致病;危害严重,伤人形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以其"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的原则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显示出了其他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IPF的对应中医病名行业内仍未能达成共识,缺少权威的指南规范。(2)目前,研究中的地域和研究中心较为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观察性研究,从而忽视由地域差异而造成IPF在病因病机、证候分布上的区别,且目前文献纳入的病例数偏少,结果易受干扰,可重复性差。(3)研究所釆用的评价工具多为欧美国家直接翻译的问卷或经过国内专家翻译改进的普通性量表,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性,其研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中医在IPF的科研方面,缺乏具有中医自身特色的疗效评估量表,导致大多临床研究在疗效评价时缺乏对"证"改善的判定,而以"候"作为唯一评价,将中医的"证候"一分为二,缺乏了对患者整个人体状态的把握。(4)多数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的复方均为自拟方,缺乏针对同证型的古代经方作为对照,因此,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低。另外,传统中药复方剂型除了汤剂外,还包含了丸、散、膏、丹等,而这些剂型有的能在IPF稳定期治疗时发挥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中的中药复方剂型均为汤剂,未见其他剂型的研究报道。(5)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临床疗效评估停留在对短期症状改善的观察水平上,缺乏终点指标(如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的统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今后研究方向:(1)明确IPF疾病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加强疾病分期分型与中医主证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关于IPF类似疾病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并经过临床验证,规范IPF的中医病名。(2)对于证候研究有必要加强不同地区医家经验交流,开展不同地区大规模、多中心的联合观察研究,按患者生活的地域进行划分统计,深入研究地理、环境因素对IPF的影响。(3)参照国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规范中的步骤,研制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医内涵、符合患者报告结局特点的IP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完善疗效评价体系,用以满足中医对IPF的临床和科研需求,并在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4)加强古代经方对IPF的疗效研究,可以经方作对照,拓宽中医药治疗IPF的应用。(5)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尤其是加强远期疗效观察、卫生经济学评价及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终点事件的随访。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肺间质纤维化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特发性疾病,另一种是继发性疾病. 病者发病初期主要症状为肺泡结构紊乱.目前,医学上尚不明确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的根本原因,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诱发因素较为复杂、 病情发展速度快、致死率高,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负面影响较大,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治疗重在治本,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且随着中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医临床疗效得到不断提高[1]. 本文分析了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结合常用药物及药效提出相关治疗方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郝俊良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1(2):16-17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主要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其病因学尚未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而HP感染为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萎缩性胃炎中医证治探讨林真寿(浙江省椒江市中医院317700)林樱松(上海中医学院89中医(1)班200032)主题词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是一种难治的常见消化道疾病,西医至今认为胃粘膜的萎缩性病变难以逆转.中医运用辩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2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血沉(ESR)增高21例,类风湿因子(RF)强阳性17例,血小板增高15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8例,低氧血症18例。结论:IPF的发生与RA有关,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探讨曹贵文,李淑芳(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呼吸内科130041)徐伟(吉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13004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又称隐原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CF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肺弥漫性疾病,在我国并不罕见[1],... 相似文献
20.
典型案例例1:患者,女,59岁,小学教师,2005年3月7日初诊,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手指皮肤粗糙角化5个月。在北京某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住院治疗及出院后口服强的松,每次6片,每R2次,病情未见好转。闷喘逐渐加重,以致卧床不起,每日靠吸氧维持。面色黯红,口唇发绀,咳嗽呈阵发性,痰少而黏,舌质黯少苔,脉弦细而数。辨证为肺肾阴虚,痰瘀阻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