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病人的优质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病人选取20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法和优质护理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Pa O_2、Pa CO_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PaCO_2、PaO_2评分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缓解病人病情,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2000~2001年我们科采用面罩呼吸器配合静脉用药综合治疗、护理抢救10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入院10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呼衰),男8例,女2例,年龄65-90岁,平均74岁。既往有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40年不等。10例呼衰病人中有4例意识障碍而急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衰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重症呼吸衰竭病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呼吸功能复常时间以及接受住院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共接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家庭情况等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5例,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25例,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俩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实验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0%。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成功治疗率更高,并且患者的心情以及身体状况更好。结论在对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病情在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等都有效的降低,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对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更加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9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纽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环境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环境,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经过一般护理、症状护理,良好地监测了动脉血气分析,合理地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22例使用间歇指令通气(IMV),6例经高频振荡通气(HFOV),12例经辅助正压通气(PPAV)治疗,除2例因为停止治疗而死亡外,其余疗效满意。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应进行良好的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监测好动脉血气而合理地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享重症有机磷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8例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分两组救治不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采用机械通气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通过反复洗胃,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抢救护理措施,使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随机抽取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实施回顾性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本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当中使用间歇指令通气(i MV)者共计22例,高频振荡通气(Hfo V)者共计6例,经辅助正压通气(PPa V)治疗者12例,由于停止治疗而死亡者共计2例,其他呼吸衰竭新生儿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存在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重症监护时,既要做好一般护理,又要做好症状护理,注重对动脉血气进行监测,注重辅助呼吸,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内科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并配合细致周密的护理。结果本组治愈25例,明显好转5例,好转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较好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62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中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1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经护理后其家属的总满意率为77.42%,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极具广泛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例呼吸衰竭患者,经过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合理地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通过应用AC、SIMV、CPAP通气方式及综合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呼吸功能恢复与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法,比较分析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气管内插管和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以PaCO2、PaO2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综合各方面因素,呼吸机无创治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98例呼吸衰竭病人经过一般护理、症状护理.良好地监测了动脉血气分析,合理地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呼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58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正确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使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得到了提高.结论 呼吸衰竭患者应进行良好的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及心理护理,合理地辅助呼吸.严密的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和正确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成功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后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长期带管的老年重症病人 ,由于自身抵抗力低 ,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10年来我科对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气道梗阻或呼吸衰竭的老年病人共 7例进行气管切开术 ,其中 3例因病情长期不能拔管 ,带管时间为 3~ 6个月 ,现将 3例老年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长期带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3例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 72~ 86岁 ,1例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例为呼吸衰竭 ,行气管切开术后带管时间为 3~6个月。2 护理体会2 .1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科学研究,依据盲选法将患者均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各40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5%、7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重症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抢救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10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急救方式进行医治;观察组使用综合性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病人的抢救成功几率,呼吸功能康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有很明显的差别。结论综合性护理方式能够对中、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在医治上有一定的帮助,对重症有机磷中毒护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