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腹腔镜等微创外科及外科手术技巧已日趋成熟,但并未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一直困扰着肛肠外科临床医生。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往往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研究~([1])表明,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笔者对高危直肠癌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导管经末端回肠行插管造瘘术,预防吻合口瘘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预防性造口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陈敏  景海涛 《医学综述》2009,15(21):3348-3350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价值。方法将136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未行预防性造口组79例(A组),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组57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2.7%)明显高于B组(1.8%)。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5.1%,5.3%)和切口感染率(6.3%,14%)无明显差异。但A组中再次急诊开腹手术率(1.3%)明显高于B组(0%),且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预防性回肠造口能明显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尤其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病例,更应明智地选择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美国医学索引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及文献。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口组270例,未预防性造口组254例)和15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包括96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预防性造口组4358例,未预防性造口组5330例)。Meta分析显示,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组有较低的临床吻合口瘘率(RR=0.31,95%CI 0.180.52,P<0.05)和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1,95%CI 0.170.52,P<0.05)和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1,95%CI 0.170.59,P<0.05)。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组有较低的吻合口瘘率(RR=0.70,95%CI 0.500.59,P<0.05)。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预防性造口组有较低的吻合口瘘率(RR=0.70,95%CI 0.500.98,P<0.05)、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0,95%CI 0.180.98,P<0.05)、较低的瘘后再手术率(RR=0.30,95%CI 0.180.49,P<0.05)和较低的瘘后病死率(RR=0.45,95%CI 0.280.49,P<0.05)和较低的瘘后病死率(RR=0.45,95%CI 0.280.72,P<0.05)。结论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瘘后再手术率,因此建议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选择性应用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行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且符合保护性肠造口指征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术(预造口组)34例,传统保护性横结肠造口术(传统造口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肠保护性肠造口率、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间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且无死亡。预造口组保护性肠造口率低于传统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期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造口组总并发症(包括一、二期手术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造口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是安全可行的。与加行传统保护性肠造口术式相比,能明显降低肠造口率,减少二次手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103例。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试验组)49例,未实施预防性回肠造口(对照组)54例,试验组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3-6月后行造口回纳,对照组常规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术。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本组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试验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平均住院时间16.49±7.62d,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5%,平均住院时间23.52±12.61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保肛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可作为一种安全的常规辅助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在直肠癌预防性双腔造瘘还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直肠癌低位前切术后行预防性造瘘口还纳的68例患者,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28例作为观察组,手工吻合肠管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梗阻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肠梗阻发生率较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预防性双腔造瘘还纳术中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纳入改良组,51例行腹腔镜LAR+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回纳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改良组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其余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回纳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Wexner评分和生活方式、心理行为、抑郁/自我感受、窘迫尴尬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部分盲肠壁埋于皮下改良盲肠造口术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在预防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7例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其中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47例,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患者60例。结果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1%,平均住院时间为(16.1±0.2)d;未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3.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0.1)d,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行防性横结肠造口能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Y型造瘘在保护肠道高危吻合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各类有肠道高危吻合口,予行预防性造瘘术,并于术后择期行造口还纳术的100例患者,其中预防性Y型造瘘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袢式造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住院天数、肠瘘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二次手术还纳手术时间、还纳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感染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二次还纳手术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住院天数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率、一次手术术后住院天数、一次手术肠功能恢复时间、造瘘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肠道高危吻合口患者行预防性Y型造瘘术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造口还纳时更加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无再次肠瘘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宜兴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37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19例患者施行预防性造口(51.4%),B组18例患者未施行预防性造口(48.6%).利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预防性造口组发生1例(5.3%)吻合口瘘,经反复腹腔冲洗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未造口组发生3例(16.7%)吻合口瘘,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1例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接受再手术;经检验,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均无因吻合口瘘而死亡的病例.结论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性造口能显著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同时也能降低与吻合口瘘相关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微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预防性造口、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数量。记录两组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肠梗阻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预防性造口、吻合口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够改善预防性造口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高海波  王锋  杨晓东 《吉林医学》2014,(18):3980-3981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高危因素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例直肠癌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50例)仅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B组(37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A组7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应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高危因素低位直肠癌患者可有效降低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及适应证。方法我院胃肠外科在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间对48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其中69例患者同时行预防性回肠袢式造口(A组),未行预防性造口者413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吻合口瘘总发生率为1.87%(9/482);A组与B组在年龄、TNM分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高中低位直肠癌比、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血运偏差、肠道准备欠佳、双吻合器钉合欠佳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男性比例、低位直肠癌比例、行新辅助放化疗比例、吻合口血运偏差患者比例、肠道准备欠佳患者比例、双吻合器钉合欠佳患者比例较B组高。结论应用末段回肠袢式造口预防高危患者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胡海  燕锦  刘超  徐琳  宋博  周海洋  张轲  易波  郑阳春 《浙江医学》2017,39(17):1413-1416,142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术后吻合口漏评分系统(CLS)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68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且未行术中预防性肠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评价CLS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评估CLS评分,计算CLS评分对应吻合口漏发生概率。结果268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6%(15/268)。CLS评分在发生吻合口漏组(12.93±2.12)与未发生吻合口漏组(9.68±3.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S预测吻合口漏的AUC是0.823(95%CI:0.733~0.913),OR=1.37(95%CI:1.16~1.62,P<0.01)。CLS=11分是预测界点,对吻合口漏的预判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66.0%。结论CLS能够预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为术中是否行肠造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预防性造瘘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全部进行根治性手术I期吻合,同时进行预防性末端回肠袢式造瘘,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结果 100例患者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9例(9.0%)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存在时,同时进行预防性造瘘,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对结直肠高危吻合口瘘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云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698-3700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各35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肛门动力学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肛门动力学,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不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 机分为预置组和造口组,每组98例,预置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造口组实施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护性末段回肠造口,比较2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 肠梗阻、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置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造口组,预置组患者手术 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造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5例和6例出现 术后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1);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各有10例出现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824);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1例和21例出现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 结论: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能减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手术相关并发症, 且不会增加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邓修民  肖进  林李生 《海南医学》2013,24(24):3697-3698
目的对比分析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应用肛管引流与预防性造口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6年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行肛管引流和预防性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吻合口瘘、造口并发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引流组低于造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肛管引流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和研究。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6篇,预防性造口组2654例,未造口组29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20,95%CI[0.11~0.38],P0.00001)。国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34,95%CI[0.24~0.47],P0.00001)。综合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也有较高的吻合口发生率(OR=0.29,95%CI[0.22~0.39],P0.00001)。结论无论国内和国外研究结果均显示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可以选择性用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20.
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慢性顽固性便秘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方式多样,采用腹腔镜经腹联合吻合器经肛手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加被便秘手术医生所推广。由于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术中吻合口的出现,术后不可避免有发生吻合口漏的可能性。预防性造瘘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中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及再次急诊手术率,通过对预防性造瘘文献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性造瘘在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